高化学必修一“无机推断”
一、常见的突破口:
抓住题目的突破口,是解决无机推断题的关键。
题目中的突破口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显性的突破口通常是指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特征的反应现象;而隐性的突破口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或者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固体状态:SO3液态单质:Br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不恢复的是Cl2、NaClO、Ca(ClO)2等次氯酸盐、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活性碳)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Br2、FeCl3、碘水等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SiO2金属氧化物中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非金属单质:Si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通CO2变浑浊:石灰水(过量变清)、Na2SiO3、饱和Na2CO3、NaAlO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S2-、HS-;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NH4NO3)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HCO3-、HSO3-、HS- 弱酸弱碱盐(NH4HCO3)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AlO2-+OH-、Ba(OH)2+H3PO4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
(26) 遇HCl生成沉淀,可能是: Ag+、 SiO32—、AlO2—、S2O32—
(27).两种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这两种溶液的溶质可能是
①Ba(OH)2与(NH4)2SO4或(NH4)2CO3或(NH4)2SO3 ②Na2S2O3溶液与强酸
4、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A + 化合物B →单质C + 化合物D
(5)同主族元素间的置换反应:如
H2S+O2 Li、 Na+H2O K+NaCl(熔融) 卤族元素间置换 Cl2+NaBr、KI等
(6)相互转化关系
(2)A 的化合物 + A的化合物→ A 的单质 + 化合物B 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
如:H2S+SO2 H2SO4(浓)+H2S SO2+S2- HCl+KClO3 NH3+NO NH3+NO2
(3)单质A + 强碱→两种含A 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 通常是X2或S;如:Cl2+NaOH S+NaOH(浓)
(4)单质A + 单质B →化合物C ;C + 单质A →化合物D
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
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别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如:Fe+Cl2 Fe+FeCl3 N2+O2 NO+O2 S+O2 SO2+O2(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常见: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Al(OH)3、
Fe(OH)3 及Al 2O 3 MgCl 2 NaCl 的熔融物电解等 。
(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 如Fe(OH)2+O 2+H 2O ; NOx+O 2+H 2O 等 (7)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反应:
(1)铵盐⎪⎩⎪⎨⎧↑+↑−→−
+↑+↑−→−
+↑+↑−→−∆
∆
∆
S H NH S NH HS NH O H SO NH SO NH HSO NH O
H CO NH CO NH HCO NH 232442233243422332434])[(])[(])[( (2)硝酸:4HNO 3=====2H 2O+4NO 2↑+O 2↑ (3)碱式碳酸铜:Cu(OH)2(CO 3)2 ====== CuO + 2CO 2↑
+ H 2O
(10)、直线型关系: )(222酸或碱D C B A O
H O O −−→−−→−−→−
A —⎪⎩⎪⎨⎧−−→−−−→−C
B 气体气体强碱强酸A 为弱酸的铵盐:(NH 4
)2
CO 3
或NH 4
HCO 3
;(NH 4
)2
S 或NH 4
HS ;(NH 4
)2
SO 3
、NH 4
HSO 3
Al 遇到酸或碱均产生H 2 Na 遇到水产生H 2 、Na 2O 2遇到水产生O 2 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⑴
⎪
⎪
⎪⎪
⎪⎩⎪⎪⎪⎪⎪⎨⎧⎪⎪⎩⎪⎪⎨⎧⎪⎩⎪⎨⎧↑↑−−→−↑−−−→−⎪⎩⎪⎨⎧↑↑−−→−↑↑−−−→−⎪⎩⎪⎨⎧↑↑−−
→−↑−−−→−↑−−→−22222222223
4
23
423
4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 ⑵ 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单质⎪⎩⎪⎨
⎧↑+=+↑
+=+22222422222O HF O H F H NaOH O H Na
元素的基本知识
(1)元素的基本的特征性的常识。
1号元素 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
6号元素 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富勒烯)。
7号元素 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单质有惰性,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8号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命活动关系
密切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
9号元素 氟:除H 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存在含氧酸,氧化性最强的单质。
11号元素 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
12号元素 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
13号元素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
钝化
14号元素 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
15号元素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16号元素 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
17号元素 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之一。
19号元素 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20号元素 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
根据特征数据推断: 知识准备:解这类题时要善于抓住物质转化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例CO →CO 2,NO → NO 2,SO 2→SO 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均为16 );放出气体的体积或生成沉淀的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气体的相对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等重要数据。
()
()
()
⎪⎪⎩⎪⎪⎨⎧↑−→−↑−→−↑
−→−+++
------2323222323SO HSO SO S H HS S CO HCO CO H H H 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