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追梦励志小故事

追梦励志小故事

追梦励志小故事有梦想就勇敢的去追求吧!分享几个关于追梦的励志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追梦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追梦励志小故事:走过我自己辽宁/赵晶晶很多人都说,高考是黑色的六月,因为它太重要了,一纸定乾坤。

古时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而我们为了一张写着“录取通知书”的纸片要辛苦十二载。

但我们比他们要幸福得多,高考每年都有,科举考试却三年才有一次……我走过高三,也走过高四。

作为一个侥幸实现梦想的学子,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伤心总是难免的高三时,生活单调并且乏味。

我的成绩一直在中等偏上的区域徘徊。

因为觉得自己考一个二本的学校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从未努力学习过,每天都过着无所谓的生活。

上课时听时不听,自习时无所事事,习题、作业想做才做,模拟考前也不认真复习。

每次考试之后,考得好并不觉得欣喜,考砸了也不会懊恼灰心。

高三上学期末,我甚至开始厌学。

我变得讨厌坐在教室里,一看到星星般繁多的习题就心情烦躁。

我渴望到外面去,无论哪里都好,只要不是教室。

于是我逃课,虽然只是周六、周日下午的自习课。

我没有钻进网吧或别的地方去玩,只是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背着一个空空的书包,心里也是空空的……现在与我同寝的女孩谈起高三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和体会。

一个女孩说,高三对于她是痛苦而且麻木的,残酷的竞争、沉重的压力,一次次压得她喘不过气。

另一个女孩却说,她的高三幸福又充实,每天不停地做题、背书,虽然累,但很快乐。

而我的高三,没有痛苦,但也没有快乐……2005年高考,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落榜了,正符合了那年语文的作文题。

整整一年的得过且过,让二本学校距离我都是那么遥远。

说不清知道成绩后我的感觉是什么,起初是不相信,然后便有了伤心、悔恨、自责……不甘心上一个三本学校,我便选择了复读。

去学校报到之前,我对复读充满了好奇。

然而真到了那一天,我却害怕了。

妈妈走的时候,我好难过。

泪水在眼眶里转了好几圈,我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我怕妈妈见了会担心。

我笑着对她说再见,但我真的好想放弃复读,跟妈妈回家去。

可是复读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要完成它。

真正生活在这里,才发现现实与我所想的背道而驰。

学校在离家三小时车程的一个县城,并且是老城区的最北边,偏僻得让人难以置信,学生一律不许出校门,每周只有星期日下午第四节课可以自由活动,每四个星期才有一天半假,可我单单花在路上的时间就一天,只能在家待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

每天不到五点半就要起床出早操,然后便是一整天的忙碌,一直到晚上十点熄灯。

那是怎样的痛苦煎熬啊,我想逃了,即使做一个可耻的逃兵也无所谓。

就在我的逃跑计划即将成功的时候,班主任的几句话让我犹豫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一年的辛苦换来的是明年六月的快乐果实,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是呀,也许这一年是我人生中的一道坎,不勇敢面对就永远越不过去,人生也将在这一刻停滞不前。

最后,我还是留下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渐渐发掘出不少复读生活的快乐。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早晨跑操时,其他人在背小本本,我则仰头看天。

天气晴朗时繁星满天,我总能找到猎户座。

教室里的空气也不像我想的那样死气沉沉,课间时有欢笑,也有歌声。

虽然一天中在寝室的时间不长,但我们总是能开着玩笑,讲着趣事。

只有周日下午一节课自由时间,那就好好利用它吧,跟妈妈、朋友通电话,倾诉自己的快乐和痛苦。

原来这里的生活也是美好的。

更快地接近成功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成绩提高了145分,从距离二本线几十分变成超过一本线45分。

你是否好奇我用了什么招数提高了成绩呢?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些众所周知的方法。

学莫先于立志。

理想,决定一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并为其提供前进动力。

每个考生心目中肯定都有自己理想的大学,若没有,那便赶快寻找一个吧。

有了目标,就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

当时我的目标是吉林大学,因为有个朋友在吉大学习软件工程。

因为担心考不上,我每天都很努力地学。

我还在一张书签背面写下了“目标吉大!”几个字,时刻激励着自己。

虽然我并没有进入吉大,而是选择了海滨城市大连,但正是吉大这个理想,让我在疲乏、厌倦的时候继续学习,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停止在山谷的人永远也翻不过大山。

好的理想便是一个好的开端。

只有理想却不努力,那理想便是空想。

理想的花苞需要勤奋去浇灌才能开放。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真理。

不管多么聪明的人,如果不勤奋,也终将一事无成。

我不是一个十分勤奋的学生,但也比以前勤奋了许多。

虽然我没有自己买习题册或辅导书,但老师发下的习题和卷子我都认真地去做,也认真改错。

自习课时,我或者做一套题,或者看看课本整理笔记等。

这在以前,那肯定是我发呆的时刻。

在班里140个同学中,我一定是做题最少的人,但只是一点点的勤奋就让我受益匪浅,更何况是更多的勤奋呢?学习应勤奋,但我是坚决不会在晚上11点后仍然挑灯夜读的。

白天的紧张学习已经让人很累了,大晚上的还要不停地使唤大脑,这会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并且晚上就是用来睡觉休息的。

如果睡眠不好,就会影响第二天一整天的学习效果。

用晚上几个小时低效的学习替换一天的有效学习,谁都知道是不划算的。

学海本无涯,唯勤是岸。

合理安排时间,勤奋学习,才能迎来金色的六月。

好方法就如一条捷径,让我们更快地接近成功。

及时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我的方法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我还是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课上认真听讲。

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就是课堂,老师讲授的内容也是多年总结下来的。

课上认真听讲45分钟,顶得上课下埋头学习一个半小时。

上课时我总是把老师黑板上写的、口头上说的所有要点都记录下来,课后再总结分类,不放过任何信息。

二、改错和满分答卷。

已经跌倒过一次,怎么能在相同的地方再跌倒一次?改错,不只是简单地改正一道题,从中还能获得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和正确的解题思路。

每次考完试后,要改正每道错题,使卷子成为满分答卷。

还可以将题目拓展,变换成其他题型,举一反三,做成一份超满分答卷。

三、不同科目有不同方法。

语文注重平时积累;数学要在大量做题中领悟做题思路和技巧;英语阅读和词汇十分重要;生物虽是理科,但很多东西需要背下来,应该勤看课本;化学要注意实验和对物质特性的了解;物理需要理解,理解了题意,题就做对了一半。

不能用它来悲伤“你笑,全世界的人都跟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在哭。

”在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由于前几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加上我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和厌倦,我的情绪变得非常糟糕。

我无心学习,内心充满了烦躁。

在这样紧张重要的时刻,我暂时放下学习,向班主任请假回家调整心态。

在家的那几天,妈妈为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陪我逛街买衣服,我还换了新发型,其间妈妈还找到一个心理咨询师为我排忧解难。

我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心态也趋于平和。

三天之后,我带着一份好心情奔回学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良好的心态为考场上的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提供了保证。

人要快乐,高考前更要快乐。

若平时考试考得不好,那就和同学聊一些有意思的话题,然后笑成一团,不去想成绩,不去想高考。

高考时也要让好心情伴随自己走入考场。

正如朴树的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你的生命它不长,不能用它来悲伤;那些坏天气,终于都会过去。

”曾经有人这样用鲁迅的作品形容高中各年级:高一,《呐喊》;高二,《彷徨》;高三,《狂人日记》;高四,《坟》。

我要对你们说的是,高四并不是“坟”。

作为一个复读生,我深知复读生承受着比应届生更多、更重的压力,但这并不足以压垮我们,只因复读生有着更多的复习时间和学习经验。

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制造快乐,高四生活一样可以生机勃勃、欢声笑语,高四的金子也能发光。

有付出就有收获,一年的辛勤劳动会换来丰硕的果实。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属于你们的时间离零越来越近,重视起每一节课、每一道题、每一分、每一秒,在2007年的夏天伊始,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

追梦励志小故事:复读时弃理转文昨天,陕西省2008年高考成绩公布,西工大附中的郭薇以693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文科第一名,其中语文138分、数学149分、英语140分、文综266分。

郭薇1989年5月出生于秦岭脚下的山沟里,爸爸郭新荣是当地一运输公司的副经理,妈妈杨凤娇是一名车间技术员。

一提起女儿,爸爸郭新荣开口就说,郭薇是个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郭薇从小就养成了自立的好习惯。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郭薇就在宝鸡的剑桥英语学校学习英语。

那时她才10岁,家距学校30多公里的路程,每个星期天上课时妈妈给小郭薇5元钱,她自己背着书包坐长途公交车到宝鸡市整整上一天课,然后,自己再坐公交车回来。

郭薇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尖子学生,她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2004年初中毕业后,以宝鸡市中考前三名的成绩被西工大附中录取。

郭薇的爸爸介绍说,学习对郭薇来说,是一件特别愉快的事情,她把学习从来不看做是负担,而是在快乐中学习。

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一直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学习,她从来都是自觉地做作业,家长从不督促。

一般情况下,郭薇的作业在学校就已经全部做完,在课外很少做作业,而是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喜欢弹钢琴。

现在,郭薇的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业余9级。

同学们说,郭薇的自身素质也很高,语、数、外都很拔尖,之前学校几次模考她都在前几名。

她平时乐于助人,大家把她视作榜样,尤其数学、英语很棒,经常像小老师一样帮助同学解答难点。

她学习有独到之处,善于寻找学习上的问题与老师深入交流,从而取得更高妙的学习方法。

2007年,作为理工科考生的郭薇考了670分,报考了北京大学,结果没被录取。

复读这一年,她由理科转报文科,目标还是北京大学。

年初,她在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

在今年高考的晚上,郭薇仍然很悠闲,她为了保持轻松的心态,晚上9点多钟还在乒乓球桌旁奋力扣杀。

考试结束后,她第一次估分是630分,第二次估了650分……在家里呆了些日子后,她就去东北了。

昨天,郭薇从同学的电话里得知自己成了陕西的文科第一名后,惊讶地说:真是没想到!追梦励志小故事:一位中等生的百日之战陈飞荣。

以565分的总成绩幸运地被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录取。

就在高考前两个月,他被班主任老师预言最多能上一个好点的二本,然而最后一个月后的高考,却促使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最终的成功?相信他高三最后的突击策略能给你们启发,找到胜利的希望。

做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记得在我高考的百日誓师大会上,我们学校特地请来了一位高考状元充满激情地讲述自己如何从年级80名的排名努力,一跃成为高考状元的经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