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土地资源调查的理论基础PPT课件

第1章土地资源调查的理论基础PPT课件

4.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5.针对不同的土地资源调查目的最终得到 的成果有什么?
教学安排
课程讲授: 采用课件进行讲授,结合土地资源调查的需要,通过课 后作业与案例练习,使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课程的基本 内容 。
课程作业 课后作业+案例练习
成绩评定 期末成绩=考试成绩×80%+平时成绩×20% 平时成绩(20%):考勤+作业 期中考试(20%) 期末考试(60%)
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
主 要
分布状况;

查明一个地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

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性、结构与动态演
替规律。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研究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面积、土 地利用结构、土地权属状况,以及利用方式、程度、投入 与产出、存在的问题等。
• 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属性,表达社会作用的结果。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土地 劳动对象 资源 生产资料
• 土地资源:人类可以利用并能产生价值的土地。 • 土地资源<土地 • 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
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国土资源学——资源,发展 变化的概念)。 • 土地资源——在发展变化中对“人类可以利用”的转 化,使得土地资源和土地之间的概念缩小。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主要是根据土地评价的需要查清土地质 量的性状指标。
指 土地的可量度或可量测的属性 如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
获 得
野外实地调查及测定;收集相关学科 的调查成果和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土地要素调查指标:
气温(年和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积温)、
气 候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全年各月或旬降水量、降
㈠.任务: (1)查清土地的权属、界线及
其土地总面积。 (2)按土地利用分类,查清各
权属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土地类 型、数量、分布及其面积(本 调查的重点),故又称土地数 量调查。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容:
调绘界线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界线;各级行政辖区(含村)范围界线; 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
参考书目
[1].吴次芳,《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8. [2].刘黎明,《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中国 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一章 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土地资源调查目的和任务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水季节、降水强度)
自 地形地貌 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 然
属 水 文 地表水、地下水、水利设施、水旱灾害状况


被 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特种土宜植物
土 壤 土壤质地、理化性质、土壤侵蚀、障碍因素 地 质 岩石种类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社会经
交通状况及区位、人口和劳动力、基 础设施(如能源、供水、供电、电讯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 分布及利用现状等的调查.
大 体 分 为
土地 质量 调查
土地 类型 调查
土地 利用现状
调查
区域 土地资源 综合调查
专项 土地资源
调查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1.土地质量调查:
土地资源
质 量
是指
优劣程度 (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 相对于人类需求(生态系统平衡、 食物安全、人类健康等)、特定用 途(包括农业生产、林业、保护和 环境管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效果 的优劣程度。
土地资源调查:运用土地资源学的知识,借助有关 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查清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 经济属性状况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 土地的自然属性: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 况、历史演变。
• 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生产潜力、适宜性、限制性、 土地利用特点、权属关系和管理状况。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概念区分
• 土地与土壤:土地>土壤
土地:地上、地表、地下 土壤:土地表层部分,是土地的组成要素
• 土地与国土:土地<国土
国土:泛指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含领土、领空和领海
土地与景观 :不同范畴,部分交叉 土地与自然地理系统:不同范畴,部分交叉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二、土地资源调查的定义(P3)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目录
1 课程介绍 2 课程目标 3 教学安排 34 参考书目
课程介绍
1.土地资源调查
导论篇:
理论基础;发 展动态; 基本内容与方 法。
调查篇:
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 土地类型调查 。
应用篇:
土地资源动态 监测; 土地资源调查 图件编制。
课程目标
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资源调查? 2.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有什么? 3.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量算面积 量算出各权属单位和各地类图斑面积。
编制图件 汇总面积
分幅权属界线图和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他图件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 面积。
编写报告
编写土地利用调查报告和技术报告,分析土地利用、管理的 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 4、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P34)
• 以反映土地利用状况为主的,以及为区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 为目标。
• 一是盲区普查——盲区:通常是荒地或高山区、调查难度较大。综 合调查试图通过较为全面的综合调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P2)
土 自然产物
自然地理属性
地 人类劳动产物 社会经济属性
综合 体
土地:地球陆地表面上,由气候、地貌、水文、地质、
土壤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活动
种种结果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 气候、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和植被——自然地理属性,表达 自然分异规律(自然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

济条件 等) 、公共设施(医院、教育、文化

娱乐、体育、社区等)。

农用地生产力(农林牧渔用地结构、
属 性
土地 生产力
作物布局、垦殖率、单位面积产量或 产值、总产值或总收入、产投比)、 城市土地收益(区位、面积、营业额、
和收益 利润、税金)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2.土地类型调查
土地类型:是指由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气候、水 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遵循各自的分异规律, 并与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有规律的、 大小不同的、相对均一的地域组合单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