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期专题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含解析

(统编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期专题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含解析

专题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选择题1.【2017年甘肃省庆阳市】“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答案】A2.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 B.沼气 C.木柴 D._______【答案】A【解析】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故选A,填煤、石油等。

3.【2017年重庆市B】将适量乙醇(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料,简称乙醇汽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B.静置后乙醇汽油会出现分层现象C.一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D.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答案】B【解析】A、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成,使用乙醇汽油能节约石油资源,正确;B、乙醇(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形成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与稳定性,静置后乙醇汽油不会出现分层现象,错误;C、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9个原子构成的,正确;D、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正确。

故选B。

4.【2017年天津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答案】C5.【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孤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

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答案】B【解析】A.“可燃冰”外形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错误;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正确;C.“可燃冰”不是天然气和水结合成的,错误;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故选B。

6.【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A.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D.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答案】C【解析】A.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B.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即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降低空气净化能力;常塑料袋等,会导致白色污染;D.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

选C7.【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答案】A8.【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 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

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答案】B【解析】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可燃冰在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常温常压下易分解,不易长久保存;C.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成石油。

D.可燃冰作为一种相对清洁能源,燃烧时热值高,污染少,但不是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选B9.【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

涉及的反应有:①2NaOH+SO2=Na2SO3+H2O② Na2SO3+SO2+H2O=2NaHSO3 ③2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③说明NaHSO3属于酸C.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A选项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NaHSO3属于盐;C选项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可知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 10.【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2017年5月,扬州市启动“公众看环保”活动。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乱排废水B.垃圾分类 C.节约用电 D.增加植被【答案】A【解析】A选项乱排污水会造成环境污染;B选项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垃圾回收利用;C选项节约用电,有利环境保护,减轻空气污染;D选项增加植被,有利于环境保护,减轻空气污染,涵养水源;故答案选择A11.【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答案】B【解析】A选项为爆炸物标志;B选项为中国节能标志;C选项为禁止吸烟标志;D选项为禁止带火种;故答案选择B12.【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选项为禁止烟火;B选项为禁止带火种;C选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D选项为禁止吸烟;故答案选择D13.【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的主题。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D.鼓励乘坐公共汽车【答案】B14.【2017年广州市】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类别A 太阳能、风能、煤清洁能源B C60、He、水银单质C 纯碱、烧碱、Ba(OH)2碱D CH4、CO2、葡萄糖有机物【答案】B二、非选择题15.【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领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亚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2CO2;CH4+2O2CO2+2H2O。

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CO和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

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答案】(1)3:1(2)CH4(或甲烷)(3)AC【解析】(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12:4=3:1;(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一氧化碳燃烧时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的个数比为1:2,故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CO和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甲烷;(3)A、由资料“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可知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正确;B、与专家的观点无关,错误;C、可燃冰开采困难,正确;D、与专家的观点无关,错误;E、与专家的观点无关,错误。

故选AC。

16.【2017年浙江省绍兴市】今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举台,我国南海神孤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 4·8H 2O 。

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

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

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记录。

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 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 可燃冰(CH 4·8H 2O )中C:H:O 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

甲烷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 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写一条)_______。

(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8H 2O+2O 2CO 2+10H 2O )【答案】(2)①3:5:32;有机物;②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7.【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8分)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266米深的神狐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

“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 4•8H 2O ,它的相对分子量是160,则CH 4•8H 2O 中CH 4的质量分数为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 性;(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 .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C .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答案】(1)10% (2)光合作用 (3)方向 (4)ABC【解析】(1)CH 4•8H 2O 中CH 4的质量分数为0012+4100160=10%;(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4)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约能源,正确;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正确;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