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第二讲
文本
2、写文章要讲逻辑。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 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文本了“友谊”,……美 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2020/5/30
6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本
二、“逻辑”的发展历史 文本
2020/5/30
文本
7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2. 中国先秦“名辩学”
(一)主要研究对象 本
文本
名、辞、说、辩
(二)代表人物
邓析——“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词”
惠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公孙龙——“白马非马”
文本
墨翟——“名”,“辞”,“辩”
2020/5/30
11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斯多亚学派 ——神圣的秩序; 文本 新柏拉图主义——可感世界中的支配性力量;
基督教
——指代上帝的话语。
2020/5/30
2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2. “逻辑”的中文词源
本 文本
先秦——“名学”、“辩学”、“名辩学” 李之藻(明末)——《名理探》 严复(清末)——《穆勒名学》,“名学”、“逻辑” 其他:“理则学”、“论理学文”本
文本
“辩”—— 说辩的方法和原则: 或、假、效、辟、侔、援、推、止。
2020/5/30
12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四)《墨经》名辩学举例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
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
文本
——关于论辩的社会功用。
杀盗非杀人。
——强调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区分。
(三)《墨经》中的名辩学
《墨经》:
《经上》、《经下》、《经说上本》、《经说下》、《大取》、《小取》
文本
“名”——“以名举实”: 达名、类名、私名,兼名、体名,形貌之名和非形貌之名;
“辞”——“以辞抒意”: “合”(直言命题)、“假”(假言命题)、“尽”(全称命
题),“或”(特称命题)、“必”(必然命题)、“且”(可能 命题);
——“譬”相当于形式逻辑中的类比。
推:“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
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君子必学祭礼。”子
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
犹无鱼而为鱼罟也。”
文本
——所谓“推”是一种归谬式的类比推论。把对方的主张用作推论 的前提,再得出一个本质上与之类似的荒谬结论,以此驳倒对方。
——《孙文学说》第三章
2020/5/30
4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3. “逻辑”的几种不同涵义
(一)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例:“中国革命的逻辑本”、“事物的逻辑”
文本
(二)表示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例:“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文章的逻辑性很强”
(三)表示某些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例:“‘强权即公理’这句话是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
2020/5/30
3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理则学”的由来
然则逻辑究为何物?当 本 译何名而后妥?作者于此,
盖欲有所商榷也。文本凡稍涉猎 乎逻辑者,莫不知此为诸学 诸理之规则,为思想行为之 门径也。人类由之而不知其 道者众矣,而中国则至今尚 未有其名,吾以为当译之为 “理文本则”者也。
(313B.C.~232B.C.)、克吕西波(282B.C.~206B.C.)
【语录】哲学家必须具有三种德性: 精确的逻辑训练、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自然知识
逻辑学贡献: 把命题首先分为原子命题文和本复合命题,重点讨论
了复合命题,初步构造了一个公理化的命题逻辑推论 系统。
2020/5/30
10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程
逻
二零一五年三月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一、“逻辑”的词源
1.“逻辑”的词源 本
文本
逻辑logic——逻各斯logos(logoi)——希腊词根leg-(说、讲)
逻辑的原始含义:有条理地说话 。
“逻各斯”的不同含义: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
“必或或谓不之当牛。,”谓之非牛。是争彼文也本 。是不俱当。不俱当,
——矛盾律:一对矛盾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然有一个命题为 假。
2020/5/30
13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彼,不可两不可也。”
——排中律:一对矛盾命题不能同时为假,其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譬:“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文本
亚里士多德讨论了范围广泛的逻辑问题:
概念、范畴,“四谓词”、“十范畴”,三段论,直言命题、 模态命题、证明理论以及对谬误的文反本驳,矛盾律、排中律,提 出了比较系统的公理化思想。
2020/5/30
9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二)斯多亚学派的命题逻辑
代表人物:
本
芝诺(约336B.C.~264B.C.)、克雷安德 文本
2020/5/30
14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墨子·经下》) “以。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 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墨子·经说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主张“所有的言论都是错误文的本 ”,而墨 家则认为,这句话自相矛盾,因为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就至少 有一句话是正确的,因此主张“所有的言论都是错误的”就是不成 立的。
(四)指逻辑学或逻辑学知识。 例:“所有大学生都应该上一上文逻本辑。”
“现代管理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 很必要。”
2020/5/30
5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课堂练习:分辨“逻辑”的几种不同涵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本“逻辑”(大写字母),但他
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
上雅海典师学范院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亚里士多德
芝诺
2020/5/30
雅典学院(La Escuela de Atenas)
(拉斐尔,8 1483-1520)
孔庆典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业课 —— 逻辑学导论
1. 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一)亚里士多德的词项逻本 辑
文本
“逻辑之父”
《工具论》 ——《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 《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