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副井绞车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副井绞车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洛阳叁伟煤业有限公司-----副井绞车安装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负责人:苏占奇贯彻负责人:马荣恩措施执行负责人:丁书敏编制:马荣恩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审批意见措施名称:副井绞车安装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意见:副井绞车安装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我公司更换后的副井绞车安全可靠的运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特制订付井绞车安装和使用安全术措施如下:一、主要技术参数付井深: 134米、井架高14米绞车型号:JTP1.6M主绞车用钢丝绳直径:21.5 mm长 250 m柔性罐道钢丝绳直径 21.5mm 长160 m罐笼自重(含防坠器):1.45T允许乘人:6人最大载荷:5.1T二、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责任机构组长:丁书敏副组长:马荣恩、吕占立成员:程俊峰、张玉培、王旭峰、姚汉伟、苏占奇、陈广道三、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定位放线→基础验收→机械设备安装→电器设备安装→二次灌浆→设备调试→空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运转→竣工验收移交。

2、基础验收①绞车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对设备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是否符合尺寸要求。

②绞车安装前、应在基础表面铲出麻面,以使二次浇灌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能与基础紧密结合。

③绞车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④卷筒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⑤绞车设备搬运应配合起重工专人指挥使用的工具及绳索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四、安装1、绞车安装①绞车设备安装就位前,按设计图纸并依据建筑物的轴线、边线线及标高线放出安装基准线。

将设备基础表面的油污、泥土杂物清除和地脚螺栓预留孔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②整体安装的绞车,搬运和吊装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

③整体安装绞车吊装时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垫铁找平找正,垫铁一般应放在地脚螺栓两侧,斜垫铁必须成对使用。

设备安装好后同一组垫铁应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④现场组装的绞车、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轴颈和轴封等处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

2、主轴安装:①主轴装置的安装采用将底座、主轴和滚筒全部组装后,在进行整体操平找正。

②主轴装置全部安装好后,用手搬动滚筒应转动轻松,如果搬动,还得从新进行调整。

3、滚筒组装:①组装滚筒时,连接螺栓必须拧紧。

拧紧后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

②连接螺栓的型号、规格、数量和防松装置,必须符合设备文件的规定。

③连接螺栓装配时,螺栓、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

④轮毂组装时,轮毂与大轴必须贴紧,两半轮毂的结合面处应对齐和接触紧密,并严禁加垫。

⑤切向键与键槽的配合必须严密,工作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总面积的60%;挡扳与键靠紧,严禁有间隙。

4、减速机的安装:①根据厂家要求不需解体检查,整体吊运、安装。

5、制动系统安装:①制动各销轴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油孔应畅通装配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

②同一制动轮两闸瓦中心平面的重合度严禁超过2mm。

③同一付制动器两闸瓦工作面平行度:不应超过0.2mm。

④制动器支架端面与制动盘中心线的平行度,不应超过0.5mm。

且两端平行度对称相等。

⑤闸瓦与制动器的间隙:不应超过1.mm。

⑥闸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不小于60%且在全格的基础上接触面分布均匀。

6、液压站安装:①液压站安装标高必须符合设备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

当出厂技术文件无规定时,二级制动安全闸的回油管口必须高于盘形制动器油缸中心线80m/m。

②液压站的油泵、阀、内部油管、油箱等必须清理干净,管道接口处在0.7Mpa油压下,严禁漏油。

③液压站用油必须符合出厂技术文件规定。

④制动手把在全制动位置时,直流毫安表必须接近零;制动油缸的残压必须低于0.5Mpa。

⑤液压站外部油管安装应排列整齐、不漏油、不渗油、美观。

7、电气部分安装(1)低压电源柜、变频调速柜、制动电阻柜等柜体吊装运输带包装进行,避免损伤设备油漆和使低压电源柜、变频调速柜、制动电阻柜等柜体产生变形,待就位前再拆包装,对柜中的精密仪表、继电器及附件根据情况拆卸保管,以防损坏。

低压电源柜、变频调速柜、制动电阻柜等柜体运至现场后应进行开箱检查。

检查其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制造厂的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备用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

柜体应无机械损伤,柜内所有元件应完好无损。

(2)低压电源柜、变频调速柜、制动电阻柜等柜体组装采用自制专用吊装架安装就位,吊装时应利用低压电源柜、变频调速柜、制动电阻柜等柜体吊环作吊点,无吊点时应有软绳捆住底部吊装,安装过程应保护好本体的油漆完整,内部元件的完好无损。

按要求,柜后留800㎜操作通道。

(3)低压电源柜、变频调速柜、制动电阻柜等柜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表中要求:项次项目允许偏差(㎜)1 垂直度(每m) 1.52 水平度相邻相盘顶部2 成列盘顶部 53 不平度相邻两盘边 1 成盘面 54 盘间接缝 2五、设备起吊安全技术措施:1、所用工具、材料必须在使用前逐一详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

2、采用吊车进行起吊,都必须设专人负责指挥。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不得盲目行动。

4、需要用人力抬动时,必须统一指挥,用力一致。

5、如果起吊失败,所用过的工具、材料必须重新详细检查,不得凑合使用,确认无误,才能继续进行工作。

否则必须更换。

6、精神恍惚、神志不清者,禁止参加该项工作,严禁酒后上岗操作。

7、工作中,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齐心协力、互相关心,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并停止作业,待所存隐患处理结束后,方可重新投入工作。

8、起重机的工作场地:地面应坚实平整、承压能力不小于3.5MPa、整机应水平、作业过程中支撑地面不得下陷;若地面较软,要在支脚板下垫上结实的木块。

9、起重机作业时,所有轮胎应支离地面。

10、支腿与支承面必须垂直,支腿与地面间应铺垫80mm厚的硬木板。

11、吊重作业中,不准扳动支腿手柄,如果要调整支腿,一定要先将所吊重物放落地面。

12、作业前应检查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及钢丝绳、吊钩等吊具,均应保持完好,起动后应空载运转,检查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13、必须按起重特性表所规定起重量及吊距范围内操作。

严禁超负荷作业。

14、负荷在空中,司机不准离开驾驶室,吊臂下不准站人和行人通过。

吊重作业时应有专职起重工负责指挥,在作业现场有其它人员操作时,当起吊及放下时必须发出信号。

15、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得与其他人员闲谈;一般情况下,只对指挥人员的信号作出反映,但是对于停止信号,不管是谁发出的,在任何时候均应服从。

16、不符合操作规程的指令,司机应拒绝执行,有人往起重机上攀登时,必须停车。

17、操作人员在身体不适或精神不佳时,不应操作起重机,严禁酒后作业。

六、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①地脚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装置;垫铁放置位置必须正确,接触紧密,每组不超过三块。

检验方法:小锤轻击,扳手拧拭和观察检查。

②试运转时,卷筒旋转方向必须正确。

经不少于2h的运转后,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40℃,最高温度不超过80℃。

检验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2、允许偏差项目:绞车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规定。

绞车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①主轴轴心线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偏差允许偏差:10/2000L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尺量检查②主轴轴心标高(mm)允许偏差:±50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尺量检查③提升中心线的位置(mm):允许偏差:5mm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尺量检查④主轴轴心线与提升中心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0.15/1000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水平仪检查⑤轴承座沿主轴方向的水平度允许偏差:0.1/1000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水平仪检查⑥轴承座垂直于主轴方向的水平度允许偏差:0.15/1000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或水平仪检查七、绞车试运转;经过全面检查手动盘车,供应电源相序正确后方可送电试运转,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卷筒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h。

运转后,再检查绞车基础有无移位和损坏现象,做好记录。

八、安装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2、设备运抵现场后要依据装箱单进行清点和检查,看是否存在因装卸、运输等原因造成的损伤和丢失3、严格按安装工艺流程施工。

4、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安装绞车时,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并有专人指挥,6、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加强防盗管理,防止配件、器材的丢失和设备的损坏。

7、严禁作业人员在主轴装置下面拆除轨道和木垛,吊件下面严禁站人和人员行走。

8、安装时,在设备吊装过程中,应加强指挥,避免设备碰撞梁、墙、柱。

重要的设备指定专人管理、保管与存放。

9、进行有污染的作业时,各种设备、阀门等均需进行覆盖保护。

10、对有传动轴的设备在吊装时,不能将传动轴作为吊点,防轴承变形。

11、在设备吊装时,钢丝绳不能直接捆绑在设备上,要在钢丝绳与设备之间垫软木来保护设备表面不受损坏。

12、进入施工现场不许吸烟。

13、施工现场备有数量、质量合格的消防工具,除非消防急用,任何人不准挪作它用。

14、易燃品、要单独储存。

码放整齐。

油料、油漆等要隔离封闭存放,专人保管,并建立防火制度。

15、配电室及用电气设备集中的地点、必须放置四氯化碳、干粉等不导电灭火器。

16、焊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焊接操作规程和焊接设备、工具的使用要求;17、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安全装置是否安全有效;18、绞车安装后,要做到各部件连接紧固。

19、停、送电需派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20、不得带电检修、搬移电器设备和电缆,特殊情况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21、施工过程中,必须有现场负责人在现场统一协调,指挥作业,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搞好自主保安、互保联保,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2、其他事项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等相关规定。

23、所有参加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在技术员带领下认真学习本措施,学习后在措施上签字方可上岗作业。

九、安全使用技术措施1.严禁人员和物料混合提升,要做到“下料不下人,下人不下料”,由运输队陈广道负责监督。

2. 安全检查作业人员和“三固定”(绞车司机、井口把钩工、井底把钩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由苏占奇负责进行监督。

3.井口和井底车场都必须有把钩工,且持证上岗。

人员上下井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听从把钩工指挥,严禁争抢上下,开车信号发出后严禁人员进出罐笼,由运输队陈广道负责进行监督。

4.进、出口必须装设罐门或罐帘,高度不得小于1.2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