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1通风机说明 (1)1.1工作原理 (1)1.2一般设计 (1)1.3轴承 (2)1.4调节 (3)1.5空气动力运行条件 (3)2使用说明 (5)2.1通风机启动前的准备 (5)2.2通风机启动程序 (5)2.3通风机的并联运行 (6)2.4通风机运行的监测 (6)2.5通风机停机程序 (7)3通风机维护 (8)3.1停机期间的维护工作 (8)3.2停机时的维护工作 (8)4润滑说明 (10)4.1主轴承 (10)4.2可调前导叶装配 (11)5故障原因和检修 (12)6通风机部件的拆卸和装配 (1)6.1联轴器拆卸和装配 (1)6.2叶轮拆卸和装配 (1)6.3主轴承拆卸和装配 (1)6.4可调前导叶装配拆卸和装配 (2)27备件订货说明 (3)7.1备件库存 (3)7.2订货 (3)7.3存放要求 (3)8般说明 (4)8.1管路连接 (4)8.2运输 (4)8.3风机在现场工地安装前的存放 (5)9工地安装 (6)10An风机设定的整定值 (10)11特别提示 (11)12增压风机特别提示 (12)附图剖面图AN系列轴流风机大件吊装顺序图AN系列轴流风机转动组装配示意图AN系列轴流风机转轴系找正原理示意图测温装置安装I测温装置安装II失速报警装置(失速报警装置由我厂供货时)测振装置布置图(测振装置由我厂供货时)AN系列风机系统控制功能表图AN测试支管布置图主轴承装配油脂填充区域图主轴承装配测温孔润滑孔编号标识图后导叶芯筒、锥形冷风罩测温穿线孔编号标识图本技术文件受法律保护,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使用、复制、扩散或以其它方式提供给第三方。
1 通风机说明1.1工作原理AN系列轴流通风机由进气箱、大小集流器、可调前导叶装配、机壳装配(叶轮外壳和后导叶组件)、转动组(传扭中间轴、联轴器、叶轮、主轴承装配)、扩压器、冷风管路和润滑管路等组成。
AN风机工作时,气流由风道进入风机进气箱,经过收敛和预旋后,叶轮对气流作功,后导叶又将气流的螺旋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并在扩压器内将气体的大部分动能转化成系统所需的静压能,从而完成风机的工作过程。
轴流通风机的运行范围受失速线的限制。
如果超过此极限,首先就必然使叶片处的气流出现局部分离。
当风机内存在一定量涡流时,就会产生失速,进一步恶化发生“喘振” 0当系统的阻力线位于性能曲线图中的失速线的左上方时,由于不稳定性的出现,则通风机就不可能在相应的压力、流量范围的工况点运行。
如果风机在非稳定区运行,将使前导叶和叶轮叶片产生激振,会导致疲劳损坏。
我们已在特性曲线图上标出了通风机的工况点,可以保证其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在稳定区运行。
1.2一般设计按照气流的流动方向,通风机包括下列主要部件:★进气箱★进口大集流器★可调前导叶装配★进口小集流器★机壳装配(叶轮外壳及后导叶组件)★转子(带滚动轴承)★扩压器所有静止部件均用钢板制造,各部分之间皆用法兰螺栓连接。
进气箱内设有导流板,以提高气流的均匀性。
为了方便运输和安装,一般都设计成剖分式结构,到现场再一起组装,待安装好后按图示将相应对口法兰内壁封焊。
进口集流器和可调前导叶装配也采用水平剖分式。
叶轮外壳为水平剖分式,它与后导叶装配连接在一起后称为机壳装配,通过焊接在其上的两个支腿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
沿径向布置的后导叶既可稳定和引导通过叶轮后的气流沿轴向流动,还连接外壳与芯筒,支撑着轴承箱,并使之同心对中。
转子包括叶轮、主轴承装配、传扭中间轴和联轴器等部件。
叶轮为钢板压型焊接结构件。
由于其叶片具有比较理想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因而不仅有较高的气动效率,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磨性。
结构上叶片采用等强度设计,既提高了强度,又提高了叶片自身的固有频率(一般可达到运转频率的8倍以上),叶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大大提高。
安装时,叶轮安装在刚性很好的主轴轴端上,即悬臂结构。
叶轮和电动机之间用传扭中间轴(空心管轴)和联轴器挠性连接,传扭中间轴放于护轴管内,可避免介质的冲刷和烘烤。
扩压器由于尺寸较大,一般剖分成若干部份供货。
待安装好后将对口法兰内壁封焊。
作为引风机或增压风机,由于介质温度较高,扩压器芯筒内壁和冷却风管道外壁必须由用户在安装时作隔热保护(作送风机时可省略)。
护层材料和厚度详见相关说明资料(作送风机用时外壳也必须由用户在安装时作隔声护层),护层的主要材料推荐为S = 100〜300的玻纤棉板或岩棉。
扩压器外壳和芯筒依靠焊在扩压器内的一双层椭圆管(进气)和一单层椭圆管(出气)及其支撑筋联接。
进气箱和扩压器的支腿均固定在基础上,但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按安装图仔细装调,务必使进气箱和扩压器在基础上固定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能自由滑动一定的距离,以利设备在热态运行时有一定的伸缩量。
为此,地脚螺栓处都设置有滑套。
1.3 轴承转子运行时轴向载荷主要由角接触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由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共同承受。
滚动轴承从外侧通过一加油管定期加入油脂进行润滑。
多余油脂排入一排泄管排出。
轴承的型式、润滑剂、油量和加油的间隔期,请参见第4条。
主轴承装配外部装有一个冷风罩,用一台冷却风机作强制冷却(一台备用)。
为了监测轴承温度,装有测温元件,并配有就地仪表箱,并可远传信号(测点至仪表箱,仪表箱至集控室的连接由施工单位的专业人员完成)。
测温孔、润滑孔编号见轴承箱测温孔润滑孔标识图,现场安装时测温线缆穿线要求连接孔号与穿线孔号一一对应,见后导叶芯筒和锥形冷风罩穿线标识图。
监测仪表的组装和联锁,请参见附件“AN系列风机系统控制功能表”图中有关要求。
1.4调节通风机采用安装在叶轮上游的可调前导叶调节改变运行工况。
轴向方向的气流用可以转动的前导叶,按照叶轮的旋转方向或其相反方向进行预旋导向。
前导叶在运行过程中可通过执行机构设定一个合适的角度来调节气流。
前导叶的行程范围可用调节限位装置分别调至-75° (关闭)和+30 °(全开)予以限定。
如果采用带遥控的执行机构来调节前导叶的话,该机构的行程是以不应撞击导叶限位块而限定的。
如果相碰,连杆将损坏。
如果采用带有百分刻度的电动指示仪表给出导叶位置的相应信号,建议将指示仪表进行校准,使“打开100% ”的点与合同所规定的最大负荷点相重合(100%开度应w导叶的+30°开度)。
说明:与气流方向一致的预旋:与叶轮旋转方向一致(导叶在负角度位置)。
与气流方向相反的预旋: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导叶在正角度位置)。
1.5 空气动力运行条件1.5.1通风机运行区域指的是在不损坏风机的前提下风机的连续运行区域。
在广阔范围内,AN系列轴流通风机的性能可以通过调节前导叶以满足现场要求。
在该范围以外运行,尤其是如果持续运行时间较长,则会造成损坏:如进口流量太小,会产生旋转失速,会出现出力下降过快或振动突然加剧,在失速下运行将会增加某些部件的负荷,特别是前导叶和叶轮叶片,喘振可使叶轮压盘螺栓被震断或震松。
这个禁止运行区域见下图。
设备的许用连续运行范围请参见所附的特性曲线。
加%餐!_失速报警装置是用来测量叶轮上游的差压,在稳定区,该差压很低,失速报警器不释放任何信号,如果进入失速区运行,则差压增高,失速报警器将释放信号。
(注:在前导叶开度小于43% 的情况下,因所测得信号是无用信号,故须予以解列)AN系列通风机前导叶的最大位置:限定在+30°处。
1.5.2通风机投运对系统的要求大多数通风机都要求配有入口管路隔绝门和出口管路隔绝门,使通风机与系统隔开,其理由如下:★在起动过程中,应节制电机负荷;★在系统装置中可能只是为了试机而启动;★在同一系统装置中有几台通风机,而且备用通风机必须与系统装置隔开,以防止气流之间发生干扰,出现倒流使通风机转动或反向转动,入口隔绝门关闭时连续运行是不允许的,但在入口管路隔绝门关闭时起动是可以的。
出口隔绝门在设备起动前必须先打开。
每台通风机在入口管路隔绝门关闭时,如果前导叶已闭合,将通风机增速到全速是可以的。
但当通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时,必须立即打开入口管路隔绝门。
然后可将前导叶打开到所要求的范围。
入口管路隔绝门开启根据以下要求确定,即必须在通风机达到额定转速以后 10秒内使入口管路隔绝门开始打开最迟 1分钟内使入口管路隔绝门全开,因此执行过程最好是自动的。
2 使用说明(参见附件《AN系列风机系统控制功能表》示意图)2.1通风机启动前的准备如果试运行与正式运行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则在正式运行之前应完成如下事项: 2.1.1清除防腐剂。
2.1.2检查轴承(如油脂失效,必须更换)。
2.1.3必须确保全部螺栓均已拧紧且可靠。
检查所有管路、法兰及其螺栓的紧密性。
2.1.4在电动机联轴器处人工盘转通风机转子,盘转必须轻便容易。
检查叶轮叶片顶部与其外壳内壁之间的径向间隙。
检查叶轮与后导叶芯筒之间的轴向间隙。
间隙数据已在总装图中给出。
2.1.5检查前导叶调节机构。
手动操作导叶执行装置,应全部关闭和打开数次。
接着应在导叶全开或全闭时分别检查刻度板。
2.1.6检查监测仪表及其在联锁时的功能是否正确。
2.1.7应确保工具或外物不得遗留在通风机内和其进口上游的管路内。
2.1.8按照正确功能检查“排除紧急事故”的开关;如果电动机电缆由于某些或在此期间的其它理由没有接好,则必须在重新连接以后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2.1.9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检查联轴器和电动机的驱动装置。
2.2 通风机启动程序2.2.1应确保油脂均已充满油管(在设备出厂前轴承箱润滑油脂已加好,运行前可不用加注油脂)2.2.2开机2小时前开启冷却风机2.2.3关闭风机前导叶(调到-75 °)2.2.4全部打开风机出口管路隔绝门2.2.5关闭风机入口管路隔绝门2.2.6接通主电动机2.2.7自动打开入口管路隔绝门(若入口管隔绝门在一分钟内没能全开,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228开启风机前导叶,调至所需工况★注意:冷态试机时,导叶开度不可调得过急、过大,应监视主电机电流是否过载。
因为冷态时,介质密度大于正常热态运行时的密度,且管网系统设备不一定完全正常投运,此时导叶开度过大有可能导致主电机过载。
2.2.9 风机如振动较大,应立刻停机检查。
2.3通风机的并联运行当一台风机正在运行时,起动第二台风机采用并联方法。
(1)如果要将第二台风机起动并与正在运行的第一台风机并联运行,则一定要将正在运行的第一台风机的工况点(风量和风压)向下调至风机失速线最低点以下(见风机特性曲线),当正在运行的第一台风机的工况点调至失速线最低点以下后,可以随时起动第二台风机与第一台风机并联。
准备投入并联的第二台风机起动前,应按 2.1节做好“通风机启动前的准备’ 后,再按2.2节“通风机起动程序”第2.2.1至2.2.7条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