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题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2.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C.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3.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
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
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4.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B.C.D.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6.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7.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2AgNO3=M(NO3)2+2A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溶液可能为蓝色B.金属M可能是铝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8.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X>Y B.Y>X>Z C.X>Y>Z D.X>Z>Y9.向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和 Cu(NO3)2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10.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C.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11.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后只有丙金属表面有气体产生;再将乙金属放入甲金属的盐溶液中,乙金属表面有甲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乙>甲>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乙>丙12.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B.Y>X>ZC.Y>Z>XD.Z>Y>X1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是FeCl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14.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你认为放在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A.蔗糖和无水硫酸铜B.食盐和生石灰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D.烧碱和生石灰15.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无法计算16.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
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
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再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强于Cu B.Al强于MnC.Mg强于Al D.Mn强于Mg17.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Y、X、Z B.Z、X、Y C.Y、Z、X D.X、Z、Y18.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19.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20.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21.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2.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气体生成B.溶液中有氯化铜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2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A.A B.B C.C D.D24.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25.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6.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27.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
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服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CuSO4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Cu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28.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A.Zn、Ag、CuSO4溶液B.Zn、Cu、Ag、H2SO4溶液C.Cu、Ag、ZnSO4溶液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29.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30.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C解析:C【解析】A、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故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 正确;B、金属R能够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金属R比铜活泼,故B正确;C、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可能生成AlCl2,故R不可能是铝,故错误;D、反应前R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R以化合态存在,化合价不为0,故化合价一定改变了,故正确。
故选C。
2.C解析:C【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详解】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三种,故A错误;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硝酸铜的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C正确;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