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不符合题意;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但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即起始值不为0,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符合题意;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错误的是A.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B.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D.向一定量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当加热一段时间以后,生成氧气、氯化钾,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质量不变。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此选项正确;B.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2AgNO3=2Ag+Zn(NO3)2,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溶液反应,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变大,图像应先降后升,此选项错误;C.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使pH值逐渐变大,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7,此选项正确;D. 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氯化镁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开始时就生成沉淀,当H2SO4和MgCl2完全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也不再产生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3.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滴至dg时,溶液pH>7【答案】B【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C.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A.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pH逐渐增大,由于反应生成水,溶液的pH不能大于13;故选项错误;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镁的金属活泼性强,镁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错误;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待有晶体析出时,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钡离子与硫酸根直接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故选:D。
6.某同学设计了下表中的三组实验,分别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甲乙①银、锌的混合物稀盐酸②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钡溶液③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氢氧化钠浓溶液④生锈的铁钉稀盐酸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银、锌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一开始就会产生氢气,所以①不能;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所以②不能;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产生,氯化铵再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所以③能用曲线表示;向生锈的铁钉加稀盐酸,氧化铁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产生,铁再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④能用曲线表示;故选B。
7.探究稀盐酸与氧化铝粉末发生反应的实验,烧杯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AlCl3B.该实验是将氧化铝粉末逐渐加入稀盐酸中C.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相同D.a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铝和氯化氢,故A错误。
B、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铝中,故B错误;C、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都是氯化铝,故C错误;D、a点表示氧化铝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a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质量相等,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 B.B C.C D.D【解析】【分析】【详解】A、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稀盐酸前不能产生氢气,起点应从原点开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当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二氧化碳,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氧化铁不断溶解,溶液中铁元素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稀盐酸不断加入,氢氧化钠不断减少,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9.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开始溶液中铁元素质量为零,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不再改变;正确;B、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加入盐酸的量达到一定量时氧化铁完全反应,固体质量等于零;错误;C、反应前是盐酸溶液,反应后是氯化铁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只要盐酸还在增加,溶液质量就在增加。
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的速率大,反应结束后小;错误;D、反应过程中生成水,溶剂增加的更快一些;反应结束后溶剂水的增加速度变慢;错误;10.已知某混合溶液由NaCl、HCl、K2CO3、H2SO4、CuCl2、MgSO4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
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Ba(OH)2溶液的关系如图。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A.HCl、CuCl2B.HCl、MgSO4C.CuCl2、H2SO4D.NaCl、K2CO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HCl、CuCl2,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沉淀生成,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选项正确;B、 HCl、MgSO4,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所以氢氧化钡和盐酸,氢氧化钡和硫酸镁的反应同时进行,即:加入氢氧化钡后立即生成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C、 CuCl2、H2SO4,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D、NaCl、K2CO3,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只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沉淀,和氯化钠不反应,图像与事实不相符,选项错误。
故选A。
11.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好),三种固体质量相同,分别滴入相同体积的浓度8%盐酸,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溶于水也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瓶内压强会增大,后又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烧瓶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也随着减小;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也放出热量,但是没有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它的曲线在氧化钙的下面,而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大量气体CO2导致瓶内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结束加强增大最大后不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