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含答案
,
故C正确;
D.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4N×0.1m=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8.9%,
故D错误。
3.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C.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大了水的动能
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A错误;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
C.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C正确;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
选C.
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的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忽略球的机械能损失,高尔夫球的机械能守恒;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此时的甲具有动能,不具有弹性势能;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此时高尔夫球发生了形变,高尔夫球的弹性势能转化动能,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不相等,球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大,故B正确,ACD错误.
13.如图所示,一位女交警推老人沿水平人行横道过马路,关于此过程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人所受重力对老人做了功 B.地面对轮椅的支持力对轮椅做了功
C.女交警对轮椅的推力对轮椅做了功 D.老人对轮椅竖直向下的压力对轮椅做了功
【答案】C
【解析】
老人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老人所受重力没有做功,故A错误;轮椅受到了地面的支持力作用,但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B错误;女交警对轮椅的有一个推力,轮椅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推力对轮椅做功,C正确;老人对轮椅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但轮椅在压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压力对轮椅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C.
由图像知道,木块两次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又因为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相等,即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F1=F2;由图象知道,第②次的运动速度v较小,由P=Fv知道,在当拉力相等时,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所以,P1>P2,故选D.
15.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 )
A.甲图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没有做功
B.乙图学生跑步时,地对脚有力的作用
C.丙图乒乓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仍受到球拍的作用力
D.丁图拔河时尽量降低重心,可以减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图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故A错;
B、乙图学生跑步时,脚对地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对脚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3)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4)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0.一高尔夫球以二百公里的时速水平撞击钢板,图为球撞击过程中的三个状态,其中甲是刚要撞击的时刻,乙是球的形变最大的时刻,丙是刚撞击完的时刻,已知撞击时间非常短,若忽略球的机械能损失,则()
A.球在甲、在甲时刻的动能较丙时刻的小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球在甲、丙两个时刻的动能大小
B、苹果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越来越大。故B正确;
C、苹果下落过程中,所含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所以苹果的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阳光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心,而且也让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下面图与对应描述相符合的是( )
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W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OB=2OA,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F1=150N;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G+G动)/3=(300N+60N)/3=120N,故A错误;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故动力F1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乙方式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W有/W有+W额=Gh/Gh+G轮h=G/G+G轮=300N/300N+60N=83.3%,故C正确;乙方式中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v绳=0.01m/s×3=0.03m/s,则乙方式F2的功率为:P=F2v绳=120N×0.03m/s=3.6W,故D错误,故选C.
6.2018年5月6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一则高空坠物的新闻。一个从12楼掉落的苹果把三个月大的婴儿砸成重伤,再次提醒大家要杜绝高空坠物。苹果在下落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越来越大B.动能越来越大
C.质量越来越大D.惯性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苹果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答案】B
【解析】
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正确;
BC、物块从P到N碰撞后还能返回到P说明没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C正确;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限度,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14.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F2P1>P2B.F1<F2P1<P2
C.F1=F2P1<P2D.F1=F2P1>P2
【答案】D
【解析】
【详解】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2,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s=2h=2×0.1m=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
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
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25N×0.2m=0.45J,拉力F的功率:
11.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5.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
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含答案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
故选B.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只重1000N的木箱,用100N的水平推力,将木箱沿力的方向,匀速向前推动1m,则有( )
A.重力所做的功是1000JB.推力所做的功是1000J
C.摩擦力所做的功是100JD.推力所做的功是100J
【答案】D
【解析】
A、由题意可知,木箱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知,重力做功为0J.故A错误;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甲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使用特点可知:绳重和摩擦力不计, ,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乙为动滑轮, ,由题知,G动=20N<G,因此 。
D.乒乓球某次弹起过程中,弹起瞬间的动能大于此过程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乒乓球在地面上连续弹跳中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球与地面碰撞时有能量损失,运动中有空气阻力,所以小球在运动中机械能逐渐变小.小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为机械能在逐渐减小,所以球跳起的高度逐渐减小,AB选项不符合题意.乒乓球在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