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10题,每题1分)1、似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铅锤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2、DS1水准仪下标1表示仪器本身每公里能达到的精度为1mm。

(√)3、水平角如果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应配置在稍大于0°00′00″处,第二测回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应配置在180°00′00″处。

(×)4、全站仪的竖盘指标差属于观测误差。

(×)5、导线测量的精度是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的。

(√)6、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所观测的垂直角及其水平距离,应用三角公式计算它们之间的高差的。

(√)7、在半径为15km的范围内,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测距误差可忽略不计。

(×)8、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后前前(黑红黑红)”的观测顺序。

(√)9、在测图时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出地面上5cm的细节,则所选用的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500。

(√)10、在曲线上的桥,各孔梁中心线的连线是一折线,称桥梁工作线,与线路中线一致。

(×)。

二、单选题(20题,每题1分)1、使用中的GPS接收机要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B)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个月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规定,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DS3 型不应超过(B)A :15″B :20″C :25″D :10″3、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A )。

A、测量复核制度B、测量抽检制度C、测量自检制度D、测量报验制度4、过桥墩中心作一直线平分相邻二孔梁中心线的夹角,这个角平分线即(A)。

A、桥墩横向轴线B、桥墩纵向轴线C、桥梁工作线D、偏距5、线路纵断面是由许多不同坡度的坡段连接成的,为了缓和坡度在变坡点处的急剧变化,使列车能平稳通过,在坡段间设置曲线连接,这种连接不同坡段的曲线称为(D)。

A、平曲线B、缓和曲线C、桥梁工作线D、竖曲线6、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切线长、曲线长、外距、(B)。

A、缓和曲线长B、切曲差C、转角D、偏距7、变形观测一般位置精度为(C )。

A、0.1mmB、0.01mmC、1mmD、1cm8、水准测量时,水准仪视准轴线离地面不应小于(C)m。

A、0.1B、0.2C、0.3D、0.49、附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D)A、坐标增量闭合差B、导线全长闭合差C、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角度闭合差10、直线AB的象限角R AB=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B)。

A、30°B、210°C、150°D、330°11、在变形点附近相对稳定的地方,设立一些可以利用来直接对变形点进行观测的点作为过渡点,这些点称为(C)A、转点B、高程点C、工作基点D、导线点12、缓和曲线上某点的偏角应等于相应弧长所对中心角的(C)A、1/2B、1/4C、1/3D、1/513、精密导线测量时,导线最短边长不宜小于300m,相邻边长的比不宜小于(B)。

A、1:2B、1:3C、1:4D、1:514、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如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图上距离为0.01米,则其地面坡度为(A)A、1:10B、1:5C、1:20D、1:1515、某导线全长620m,算得fx=0.123m,fy-0.162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D )。

A.1/2200B.1/3100C.1/4500D.1/304816、某图纸上标明断链K115+309.2=K115+320.0,该断链为(B)A.长链B.短链C.断裂D.断开17、关于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国家标准中对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B )。

(A)二、三、四等和一、二级(B) 三、四等和一、二、三级(C)一、二、三、四等(D)一、二、三、四等和一、二级18、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D )A.57º10′24″ B.-14º49′36″ C. 104º49′36″ D. 14º49′36″19、在全圆测回法的观测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A )A.归零差B.测回差C.C2互差 D.指标差20、下面是三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D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0.025m B. 250m±0.060m C.150m±0.035m D. 200m ±0.040m三、多选题(15题,每题2分)1、建筑物的变形包括(A BC)。

A沉降B水平位移C倾斜 D 弹性变形2、水平角测量的方法有(A B)A测回法B方向观测法C经纬仪法 D 偏角法3、精密测角时,在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或减弱(A C)误差等的影响。

A视准轴误差B 大气折光C水平轴倾斜 D 地球曲率4、连接两相邻坡度线的竖曲线,可以用(A D)形式。

A圆曲线B 缓和曲线C悬链线D抛物线5、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包括(BC D)。

A坡度B 水平角C距离D高差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D)A、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红黑尺,红面底部从零开始,黑面底部一根为4.687m,另一根为4.787m。

B、转点是指水准测量中既有后视读数又有前视读数且起专递高程作用的点。

C 、DJ1经纬仪的精度比DJ6经纬仪的精度低。

D、竖盘指标差属于仪器误差。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A、坐标方位角的范围是0°~360°。

B、同一直线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C 、象限角等于坐标方位角。

D、竖直角的范围是0°~90°。

8、关于误差分布状况性质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ABD)A、在一定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极限值。

B、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小。

C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频率相等。

D、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算数平均值趋近于零。

9、基本线形曲线的主点包括(ABCDE)A、直缓点(ZH)B、缓圆点(HY)C、曲中点(QZ)D、圆缓点(YH)E、缓直点(HZ)。

10.在全站仪观测前,一定要先输入哪些参数,以使仪器对测距数值进行自动改正。

(ABC )A、棱镜常数B、温度C、气压D、仪器高11、高斯平面投影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A中央子午线无变形B无角度变形,图形保持相似C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D离中央子午线越近,变形越大12、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ACD)A、踏勘选点B、平差计算C、角度观测及起始边的定向D、基线测量13、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和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可知等高线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有(ABCD)A、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B、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

C、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D、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平距与坡度成反比。

14.对于水准测量闭合差的叙述,哪些项正确?(CD)A、水准测量闭合差按测站数成正比例调整。

B、闭合水准环线闭合差实测值为零C、闭合水准环线闭合差理论值为零。

D、附合水准路线上各点间的高差代数和与两个已知高程水准点间高差之差,即为闭合差。

15.下列哪几项是桥(涵)放线最常用的方法?(BCD )A、距离交会法B、直接丈量法C、角度交会法D、极坐标法四、简答题(5题,每题4分)1、如下图所示,简述一个测回水平角观测基本步骤。

答:1)B点安置全站仪,A 、C点上立目标棱镜;2)将望远镜置为盘左的位置。

瞄准A点,将水平度盘置为稍大于零的位置,读数A左(如),记录。

顺时针旋转望远镜,瞄准C点,读水平度盘的读数C左,记录。

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上= C左–A左3)将望远镜置为盘右的位置,瞄准C点,读水平方向读数C右,记录。

然后逆时针旋转望远镜,再瞄准A点,读水平方向读数A 右,记录。

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下= C右–A右4)计算水平角:计算一测回角值:β= (β上+ β下)/ 22、简述水准仪的i角检验方法。

答:(1)在平坦地面选相距40~60m 的A 、B 两点,在两点打入木桩或设置尺垫。

水准仪首先置于离A 、B 等距的I 点,测得A 、B 两点的高差11b a h I -=(2)然后把水准仪移到AB 延长方向上靠近B 的Ⅱ点,再次测A 、B 两点的高差,必须仍把A 作为后视点,故得高差22b a h II -=(3)如果I II h h =,说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平行的,即0=i 。

如果I II h h ≠,则说明存在i 角的误差。

(4)计算i 角ρ⋅∆=S iI II I h h h b a -=--=∆22式中Δ即为仪器分别在Ⅱ和I 所测高差之差,S 为A 、B 两点间的距离,对于一般水准测量,要求i 角不大于20″,否则应进行校正。

3、卫星定位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哪些?。

答:WGS-84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

4、铁路上的曲线梁桥多为“以折代曲”,何为梁的平分中矢布置方式和切线布置方式?答:平分中矢布置:梁中线位于弦长中矢的平分线上,梁中线到跨中线路中线的距离等于中矢值的一半儿。

切线布置:梁中线位于跨中线路中线的切线上。

5、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通常有哪些方法?答: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五、综合题(论述题或计算题)(3题,7分、7分、6分)1、已知ZH点里程为DK15+863.699,坐标为(4363014.547,482302.125),JD坐标为(4362644.4968,482364.1696),其中A 点里程为DK15+913.699,试计算A点沿线路方向切线方位角和大地坐标。

(R=2000,l s=90)(7分)答:由已知得αZH-JD=170°28′55.2″β={(15913.699-15863.699)2/(2*2000*90)}*180°/π=0°23′52.4″故A点沿线路方向切线方位角=170°28′55.2″-0°23′52.4″=170°5′2.8″A点处切线支距坐标计算得x=50-505/(40*20002*902)=49.9998y=503/(6*2000*90)=0.1157由坐标转换公式得X A=4363014.547+49.9998*cos170°28′55.2″+0.1157*sin170°28′55.2″=4362965.255Y A=482302.125+49.9998*sin170°28′55.2″-0.1157*cos170°28′55.2″=482310.5072、某项目部采用DS3水准仪进行附和水准路线测量,线路走向和尺子读数如下图,将所测数据填入记录表中,并进行平差计算,计算BM1、BM2的高程,高差闭合差f允=±30√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