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代人的奋斗史
奋斗是一个人实现理想的努力过程。
每代人的历史背景不同,奋斗理想就不同。
但是每代人的奋斗史却惊人的相似: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去追寻、去努力、去创造。
除夕夜里,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等待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但是时间尚早,小孩子们便闹着要听老人们的故事。
以下是我根据复述总结出的爷爷的奋斗史。
爷爷出生于1927年,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炮火中度过。
迎着建国的春风,爷爷奶奶经过红娘的介绍,喜结了一段良缘。
在那段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他们举案齐眉相符相持,小日子过得清贫但很甜蜜,时光匆匆数年之后有了第一个结晶-------大伯。
那时候,社会主义公社化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
每天早晨,爷爷带着耕作工具积极参与生产队的大生产。
傍晚,爷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每到此刻,奶奶总会从锅里拿出热乎乎的玉米糊和地瓜干,看着奶奶和在襁褓中的大伯,爷爷心里觉得无比的踏实和幸福。
但是有一天,爷爷傍晚面带愁容的回到家里,在奶奶细心地劝说和安慰下终于道出了实情。
原来大队里有好几百人居然没有一个识字的,就像今天村长要求大家登记时,没有写出一个字,只有一排排的红手印,爷爷思来想去没有文化是不行,没有文化既不能造福于家乡,又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添瓦。
因此,爷爷为此伤心了一些时间。
爷爷思虑多时决定,为了家族的振兴、家乡的繁荣、国家的富强,必须要读书识字。
恰在此时,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识字班,爷爷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乡镇上有个识字班。
白天,爷爷奶奶积极参加大生产队的生产。
晚上,爷爷走五里夜路去参加镇上的识字班,每次夜半时分就着明亮的月光,沿着崎岖的小路,回到静静的村庄。
在识字班里,爷爷初次学习识字,由于不再年轻识字比较困难,但他仍然坚持不断地练习,常常在劳动之余用棍子在地上练习。
春去秋来无论寒暑,爷爷没晚都要去识字班学习。
经过一年不懈地努力,爷爷终于完成了实习班的学习。
在这一年之中,爷爷饱受了别人的目光和奶奶的唠叨声。
终于,爷爷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识字的人。
自此之后,每天下工回来,爷爷都在记分本上几下他和奶奶所干的工分,再也没有摁过手印。
过了不久,村长发现爷爷不但识字还具有一定的知识,于是就让他担任会计一职,主要负责一些工分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长就请爷爷教大家识字,所以爷爷在村里的威望逐渐升高,所以村长就把更多的工作交予爷爷管理。
爷爷白天参加队里大生产,晚上还要熬夜处理村中的事情。
奶奶经常抱怨的说从来都不照顾身体,看多了那么多白发,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做事认真、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大家的人。
爷爷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来累了大半辈子,终于在村委选举中退休了。
这就是爷爷努力奋斗的一生。
爸爸是60后的尾巴,听爸爸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基本解决了人们的生活问题,实现了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问题。
但是服装供应还是比较紧张的,新衣服只有过年节才穿。
农村人们日常的衣服上会打补丁。
衣着的色调以蓝、灰、绿、黑、白为主,服装样式比较简单,人们的服装样式比较传统。
城市中,春秋季人们的服装以中山装、工装、军装为主,男性在夏季以白衬衫,蓝绿色的长裤为主,女性夏季一般着碎花衬衫或碎花裙子。
过年是那时的人们最想过的节日,因为能买到新衣服(实际上往往是用家里的织布做的),能有几角压岁钱,能自家瓜子或花生,能吃上一年也不能有几顿的白面饺子,男孩能玩上几个鞭炮,女孩能有一两件小服饰,这是最强烈的也是最可能实现的。
爸爸是兄妹五个中最小的一个,都因没有考上大学没有找到好出路在家务农。
爸爸虽然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但是干的活却不是家里最少的一个。
爸爸与大伯年龄相差了将近
二十岁,因为那时的农活全由人来干,家里的小孩便由爸爸来照看,看完这家那一家的小孩又送来了,所以爸爸是照顾小孩的高手。
爸爸和别家的孩子一样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就去学堂上学,虽然没有别人学的出色,但也不会比别人逊多少。
爸爸的脾气特别好,现在也一样,但是千万不要惹恼了他,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爸爸说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上一位同学说爸爸拿了他一只铅笔,可是爸爸没有拿,爸爸和他争辩,那位同学就认准是爸爸拿的,爸爸很委屈,无处申诉,气急之下就和那位同学打了起来,小时候的爸爸虽然很瘦但是力气很大,一会就把他的同学打的哇哇大哭,爸爸被老师叫了去。
爸爸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位同学的名字。
因村上没有中学,爸爸到集上的中学去上学,学校离家很远,那时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只好步行去上学。
爸爸说家里没有表,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时间,每天听见鸡的打鸣声就起床,挨家挨户喊同村的小伙伴去上学,最后实在喊不应其中的一个,几个人就在街上大声喊上几句‘我们先走了’,结束了早晨的结伴行动的一拨人嬉闹着奔跑着赶往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
本应该要上高中的爸爸因为家里说海南有一个好活可以用来生计,初中毕业以后独自一人背上行囊坐上南下的列车。
正当为了一番事业而准备奋斗的时候,海南的工作并不尽人意,不久爸爸便失业回家了。
因学业不能继续进行,爸爸便另谋出路。
为了生活的宽裕,爸爸收过废品、卖过雪糕、学过木匠、学过盖房子等等,凡是能够挣到钱的小生意或者生意几乎都尝试着干过,直到现在家里还有爸爸盖房子、干木匠用过的工具那,例如瓦刀、墨线等等。
在我五岁的时候,爸爸学会了开车,因为这个技能,我们家的生活才能正常的维持到现在,虽然之前爸爸在砀山开车并没有挣到使我们能过上富足日子的钱,但我们很满足,也很幸福。
后来家里多了弟弟,爸爸便辞了在砀山的工作去了天津。
转眼爸爸在天津工作已经十年,在这十年里家里添了洗衣机、电视和冰箱,还有一辆小型的摩托三轮,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富裕起来。
爸爸经常说他对我和弟弟的要求并不很高,只是要求你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业,找一个好点的工作,以后能够养活自己,不用他们再为我们操太多的心,他和我妈也就心满意足了。
由于以前家庭条件不好耽误了我的学习,当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我都灰心了,但是爸爸毅然让我选择了三本学校继续学业,因为他认为好的出路就是上学。
现在为了弟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妈妈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在县城购置了房子,他们为了我们几乎倾乎了所有,他们脸上的皱纹就是证明,他们逐渐老去的年华为我们的未来铺平了道路,他们仍无怨无悔。
我出生于1991年11月,正值冬天最冷的时候。
刚出生的我睡得将白天和黑夜颠倒了,白天呼呼大睡,晚上扯着嗓门哭,可是急坏了爸爸妈妈。
时间推移,我慢慢长大,上学后的还是那么的不听话。
妈妈把我送到学校,看着妈妈走了,我再悄悄的跟回家,也因此挨了一顿打,从此便好好地呆在学校上课。
虽然刚上学是挺费劲的,不过一直到现在,我仍是家长中的好孩子。
作业不用爸爸妈妈督促,自己就会自动完成。
初中三年,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之一,因为我也是老师器重的学生,学习优秀,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
三年是挺长,其实也很短,因为所有的美好似乎一瞬间就会消逝。
开始努力奋斗的初三,匆匆忙忙转眼即过。
同学们为了考上高中竭尽全力。
临近初三第一学期末期,班里进行了一次分流,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职业高中,最好的朋友也走了,突然感觉很孤独。
不过在老师们尽心的辅导下,心情慢慢恢复,继续奋斗中考的征程。
美好的初中走了,却迎来了我灰色的高中。
高中,成绩成了学生说话的武器。
成绩靠后的我几乎没有说话的权利,因为大多说同学都瞧不起你,我感到很自卑,只想赶快结束这样痛苦的征程。
这样的三年实在太漫长了,到现在我还是不愿意与人提起。
但
是为了我的以后,高三我努力奋斗,体重的下降证明了我的付出。
虽然结果不是我想要的,毕竟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我无怨无悔。
大学他来的太慢可又太快,太慢是因为我对他期望了好久,太快是因为现在已经是大三,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面临毕业。
为了证明我并不比别人差,我努力提高成绩,我做到了。
大三了,已没有了大一的稚嫩,大二的迷茫,现在更多的是成熟。
都说大学是半个社会,至少我现在已经领悟到了。
我的身上还肩负着爸妈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渴望,我必须努力奋斗。
我的理想很简单,考上研究生、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为了国家的利益付出我的心血。
我现在正青春,为了我的理想,我仍走在奋斗路上。
看过我家三代人的奋斗史,你就会发现每代人的成功都是由主人公一人独自一人创造出来的。
其本质原因是在于我们家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没有背景没有关系。
但是,我家每代人凭着一颗永不放弃的心一直努力拼搏,为了自己的家族,为了自己的家乡,为了自己的国家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我虽然年轻,但是不曾懈怠的学习,努力充实自己。
我坚信,我必然会成为有用之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就是我家三代人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