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化指标的检验(无特殊说明水为蒸馏水)1、酒精度的检验(密度瓶法)原理:通过蒸馏除去样品中的不挥发物质,用密度瓶测定出馏出液的密度。
根据馏出液的密度,查表1,求得20℃时酒精度。
用%(体积分数)表示。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全玻璃蒸馏器(500ml ),附温度及密度瓶(50ml ) 操作步骤:用100ml 容量瓶准确量取100ml 样品于500ml 蒸馏瓶中,用50ml 水分三次冲洗容量瓶,洗液全部并入蒸馏瓶中。
连接冷凝器,以取样用容量瓶做接收器。
开启冷凝水,缓慢加热蒸馏。
收集馏出液接近刻度,取下容量瓶,补加水至刻度。
将密度瓶洗净、干燥,带温度计和侧孔罩称量,至恒重。
将密度瓶中加入蒸馏水,于20℃时用滤纸吸去侧管中流出的液体,盖上侧孔罩,擦干瓶壁上的水,称量出水与密度瓶的重量。
将密度瓶中的水倒出,用试样冲洗密度瓶3~5次,装满,于20℃称量。
计算:0.9972.12.9981122020m m A A m m A m m -⨯=⨯+-+-=ρ2020ρ——样品在20摄氏度时的密度,g/ml ; m ——密度瓶的质量,g ;m 1——20℃时密度瓶与水的质量,g ;m 2——20℃时密度瓶与试样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保留至一位小数。
2、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菲林试剂法)原理:利用菲林溶液与还原糖共沸,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反应,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以样品或经水解后的样品滴定煮沸的菲林溶液,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根据样品消耗量求得总糖或还原糖的含量。
试剂和材料:盐酸(1+1),NaOH 溶液(200g/L ),葡萄糖标准溶液(2.5g/L,称取在105℃~110℃烘箱内烘干3h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的无水葡萄糖2.5g ,用水溶解至1000ml ),次甲基蓝指示液(10g/L ),菲林试剂(Ⅰ、Ⅱ)。
操作步骤:a ):标定预备试验:吸取菲林试剂Ⅰ、Ⅱ各5.00ml 于250ml 三角瓶中,加50ml 水,摇匀,在电炉上加热至沸,在沸腾状态下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的蓝色消失呈砖红色时,加2滴次甲基蓝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
正式试验:吸取菲林试剂Ⅰ、Ⅱ各5.00ml 于250ml 三角瓶中,加50ml 水和比预滴定少1m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至沸,保持2min ,加次甲基蓝指示液,在沸腾状态下于1min 内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液的总体积。
菲林试剂Ⅰ、Ⅱ各5ml 相当于葡萄糖克数的计算:V m F ⨯=1000F ——菲林试剂Ⅰ、Ⅱ各5ml 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g ;m ——称取无水葡萄糖的质量,g ;V ——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
b ):试样的制备测总糖用试样:准确吸取10ml 的样品于100ml 容量瓶中,使之所含总糖量为0.2~0.4g ,加5ml 盐酸溶液,加水至20ml ,摇匀。
在68±1℃水浴上水解15min ,取出,冷却,用NaOH 调节至中性,调温20℃,加水定容备用。
测还原糖试样:准确吸取10ml 样品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备用。
c ):样品的测定:测量总糖,以试样代替葡萄糖标准溶液按照a )操作,记录消耗的体积。
对于干酒,吸取10ml 的样品于预先装有菲林试剂Ⅰ、Ⅱ各5.00ml 的250ml 三角瓶中,再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
计算:X 1=(F-cV )×1000X 2=(F/V 3)×10000X 1——干葡萄酒的还原糖的含量,g/L ;X 2——总糖含量,g/L ;F ——菲林试剂Ⅰ、Ⅱ各5ml 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g ;c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g/mL ;V ——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溶液的体积,mL ;V 3——消耗试样的体积。
所得结果应保留至一位小数。
3、干浸出物(比重法)原理:用密度瓶法测定样品或蒸出酒精后的样品的密度,然后用其密度值查附录,求得总浸出物的含量,再从中减去总糖的含量,即得干浸出物的含量。
操作步骤:使用蒸出酒精后的残液,或者取100ml 样品蒸发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后取下。
用水定容至100ml 。
将密度瓶洗净、干燥,带温度计和侧孔罩称量,至恒重。
将密度瓶中加入蒸馏水,于20℃时用滤纸吸去侧管中流出的液体,盖上侧孔罩,擦干瓶壁上的水,称量出水与密度瓶的重量。
将密度瓶中的水倒出,用试样冲洗密度瓶3~5次,装满,于20℃称量。
计算:00180.11⨯=ρρρ——20℃时样品的密度,g/L ;ρ1——样品测量的密度,g/L ;1.00180——20℃时密度瓶提及的修正系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4、总酸的测定(1)电位滴定法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原理,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有机酸,以pH=8.2为滴定终点。
根据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总酸含量。
吸取10.00ml样品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插入电极,放入一枚转子,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始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开始时滴定速度可稍快,当溶液pH=8.0后,放慢滴定速度,每次滴加半滴溶液至pH=8.2。
计算:=cVX⨯5.7X——样品中总酸含量(以酒石酸计),g/L;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7.5=酒石酸摩尔质量/吸取样品体积,g/mol·ml。
所得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2)指示剂法原理:利用酸碱滴定原理,以酚酞做指示剂,用碱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碱用量计算总酸含量。
操作步骤:吸取2ml样品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水,同时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摇匀后,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并保持30s不变色。
计算:X=cV5.37⨯X——样品中总酸含量(以酒石酸计),g/L;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37.5=酒石酸摩尔质量/吸取样品体积,g/mol·ml。
所得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5、挥发酸原理:通过蒸馏的方式蒸出样品中的低沸点酸类即挥发酸,用碱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若挥发酸含量接近或超过理化指标时,则需测定游离二氧化硫和结合二氧化硫,对结果进行修正,得出样品中挥发酸的含量。
吸取10ml 样品在蒸发装置上进行蒸馏,收集100ml 馏出液。
将馏出液加热至沸,加入2~3滴酚酞,用0.05M NaOH 标定至粉红色,30s 不变色即为终点。
计算:00.100.601⨯=cV X X ——样品中实测挥发酸的含量(以乙酸计),g/L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1——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60.0——乙酸的摩尔质量,g/mol ;10.00——西取样瓶的体积,ml 。
所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挥发酸含量接近或超过理化指标时,则需对结果进行修正。
VV c V V c X X 9375.032875.13232211⨯⨯⨯-⨯⨯⨯-= X 1——样品中真实挥发酸含量,g/L ;X ——实测挥发酸含量,g/L ;c 2——碘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吸取样品的体积,ml ;V 2——测定游离二氧化硫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3——测定结合二氧化硫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32——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g/mol ;1.875——1g 游离二氧化硫相当于乙酸的质量,g ;0.9375——1g 结合二氧化硫相当于乙酸的质量,g 。
所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游离二氧化硫(直接碘量法)原理:利用二氧化硫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测定样品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
试剂和材料:1:3硫酸;0.02M 碘标准溶液,淀粉指示液;配置好后再加入40gNaCl 。
吸取25.00ml 样品于250ml 碘量瓶中,加入1ml 淀粉指示剂和10ml 硫酸,用电标准溶液迅速滴定至淡蓝色,保持30s 不变即为终点。
以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
计算:10002532)0(⨯⨯-⨯=V V c X X ——样品中游离二氧化硫的含量,mg/L ;c ——碘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消耗碘标液的体积,ml ;V 0——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32——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g/mol ;25——吸取样品的体积,ml 。
所得结果保留至整数。
7、总二氧化硫(直接碘量法)原理:在碱性条件下,结合态二氧化硫被解离出来,然后用碘标准溶液滴定,得到结合二氧化硫的含量。
试剂和材料:100g/LNaOH 溶液,其他与测定游离二氧化硫相同。
操作步骤:吸取25.00ml 氢氧化钠溶液于250ml 容量瓶中,再准确吸取25.00ml 样品,并以吸管尖插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式,加入到碘量瓶中,摇匀,盖塞,静置15min 后,加入1ml 淀粉指示液,10ml 硫酸溶液,摇匀,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30s 内不变即为终点。
以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
计算:10002532)0(⨯⨯-⨯=V V c X X ——样品中游离二氧化硫的含量,mg/L ;c ——碘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消耗碘标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32——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g/mol;25——吸取样品的体积,ml。
所得结果保留至整数。
8、铁、铜的检验。
参照GB/T—15038-20069苹果酸层析实验原理:将葡萄酒以小圆点的形式分布在滤纸上,滤纸的一段进入特殊展开剂中,随着展开剂在滤纸上的移动,有机酸就会以不同的速度分布在滤纸上,从而进行分离。
●酒石酸的速度最慢,离葡萄酒小圆点最近。
●乳酸、琥珀酸最快,被展开剂推动至滤纸顶端。
●苹果酸位于二者之间。
试剂和器具:沃特曼1号滤纸,层析缸或者一个可以密闭的瓶子,微吸管,电吹风,正丁醇,50%乙酸,溴酚蓝。
展开剂:1L正丁醇中加入1g溴酚蓝混合,再以50ml混合液与25ml50%乙酸混合,制得展开剂。
操作步骤:将配置好的展开剂装入层析缸中,封严。
在滤纸下端4~5cm处滴上待分析的样品,每滴样品之间的距离为3~4cm,最中间一滴为苹果酸,作对照。
每种样品直径控制在5mm以下。
用电吹风吹干样品,然后重新滴加样品,重复滴加8~10次。
将点好样品的滤纸卷成筒状,固定。
滤纸的两端不能相互接触。
将滤纸轻轻放入层析缸中,使滤纸不触及缸的内壁,样品也不进入展开剂中,然后密封。
当展开剂移动到离滤纸顶端1~2cm时,取出滤纸,放在通风处干燥。
滤纸变为蓝色时,上面的黄色斑点即为有机酸。
二、有关试剂的配置和标定(无特殊说明水指蒸馏水,酒精为无水乙醇)● 菲林试剂的配置● 甲液:称取CuSO 4·5H 2O69.278g ,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摇匀,过滤后装于棕色瓶中,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