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的护理 (1)
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表现
1.外阴结节,常伴有疼痛及瘙痒。 最主要症状 2.局部丘疹或小溃疡。 3.尿频、尿痛、排尿烧灼敢和排尿困难。 4.晚期出现不规则的乳头状或菜花状肿块。
临床分期
Ⅰ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最大直径在2厘米或2厘米以下,腹股 沟淋巴结无转移可疑。 Ⅱ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最大直径超过2厘米,腹股沟淋巴结 无转移可疑。 Ⅲ期:病变超过外阴部,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或转移可疑。
术后护理 1 .疼痛护理 由于会阴部神经末梢丰富,术后切口常用大量棉垫加 压包扎,病人常感到疼痛不适,为保证病人术后舒适与休息, 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多和病人 聊天,转移病人注意力,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保证病人的夜间休息和睡眠。 2.伤口护理 并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渗湿等。 如有渗湿及时更换,并且每天更换2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引流管的护理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后难免会有一些淋巴液,组织 液以及一些淤血积在皮瓣下,所以术放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 引流,及时引流出皮下积液,组织液等,使皮肤与皮下组织紧 贴。促进愈合,预防感染。如发现引流量多,引出鲜红血液,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引流不通畅。可适 当抽吸或挤压引流管,如在不通畅。通知医生处理。尿管一般 保留一个星期以上,每日行外阴擦洗,指导病人多饮水。
病例讨论
• 基本情况
• 姓名:肖** 性别:女
• 主诉:外阴癌术后5年,复发2年。 诊断:外阴腺样囊性癌II期术后复发 手术方式:广泛外阴切除术+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现病史
• 5年前患者于遵义医学院诊断外阴腺样囊性癌,术后患者 未补充治疗,未定期复查,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外阴 出现肿块,质硬,伴外阴肿痛、腹胀,无阴道流血、流液、 发热、胸闷、尿频、血尿、便秘、腹痛等不适;就诊于遵 义医学院,予药物外用(具体药物不详)现感包块疼痛加 重,感排便不适就诊于我院门诊,遂门诊“外阴癌”收住 我科,患者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 明显减轻。
4. 体位训练 术后及时提 醒病人床上多翻身活 动,预防压疮和坠积 性肺炎,以及下肢静 脉血栓的形成。并鼓 励病人多屈膝外展位, 双膝下垫一软枕,以 免术后伤口发生粘连, 影响以后的日常生活。
预防
1.保持外阴清洁,尤其月经期。 2.预防感染,如有炎症等及时 治疗 3.早发现早治疗,如发现外阴 有肿块,瘙痒,白斑等及时 到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病 情。 4.定期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 5.注意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增强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定义
• 外阴癌是外阴的恶性 肿瘤,并不少见,约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 瘤的5%,好发于5060岁,四十岁之前很 少发病其中一原发性 鳞状上皮细胞癌为主, 继发性恶性肿瘤少见。 最长发生在大阴唇, 其次是小阴唇、阴道 前庭及阴蒂等处。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目前外阴癌的病因尚 不明确,但大多数专 家认为人乳头状瘤病 毒(HPV)是期发展 的主要原因。其次外 阴白班、长期阴道不 洁卫生、梅毒性慢性 溃疡、外阴部慢性炎 症刺激及病毒原因等。
Ⅳ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之; ①腹股沟淋巴结固定或破溃,临床肯定为转移者; ②病变侵犯直肠,膀胱或尿道的粘膜,或癌瘤已与骨骼固定。 ③远处转移或触及深盆腔淋巴结。
诊断
•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 活体组织病理切片检 查
• 其次细胞学检查、多 普勒超声、CT扫描、 核磁共振等。
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
2.其次为放射治疗
2.病人自诉疼痛得到缓解。 3.并发症得到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处理。
护理措施
•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该病的病因,治疗及护理,尽量减轻病人 的心里负担,鼓励病人说你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鼓励、支持 和安慰病人。护士主动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各方面的知识,鼓励 夫妻双方坦诚相待,为将来达到和谐的性生活而共同努力。 2.手术前准备 ① 外阴及肠道准备 首先要保持外阴清洁,术前三天用1:5000高锰 酸钾坐浴,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术前一天进半流质饮食, 术前晚予生理盐水加硫酸镁口服,清洁肠道。 ② 手术野准备:术前备皮,备皮范围:上至剑突,下至大腿内侧 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整个会阴部以及清洗脐部。 ③ 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及屈膝外展位。因术后病人约一周不能下 床,为防止术后病人发生尿潴留和便秘,以及防止手术部位发 生粘连,影响预后病人的正常生活。
术前图片
术中图片
术后当天
术后第二天
术后第三天
术后第四天 .......
现在
护理诊断
1.恐惧:与担心手术以及术后影响正常生活有关。
2.疼痛:与会阴末梢神经丰富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范围大、术后住院时 间长有关。 4.形象紊乱:与手术部位特殊及手术切除范围广有 关。
护理目标
1.病人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