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摆一摆 想一想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摆一摆 想一想
(预设:摆出来的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正好是圆片的个数。)
3.带着发现的规律回到3个去验证。
4.比较用2个直至4个摆出的数中,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用圆片摆出的不同数的个数比圆片个数多1)
【四次研学】
下面不用圆片,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直接写出用5个 可以表示哪些不同数?
展学预设:
预设:5. 14. 23. 32. 41. 50
【二次研学】:有序思考
用3个可以在个位和十位上摆出哪些不同数?怎样能做到摆出的数不重复、不遗漏?
展学预设:
同桌合作学习,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录。做到有序摆放和记录。
【三次研学】:找规律
用4个 可以在个位和十位上摆出哪些不同数?
展学预设:
1.小组合作学习,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录。做到有序摆放和记录。
2.发现了什么?
教学内容
摆一摆,想一想
授课时间
2016.4.5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后的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通过让学生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置值思想。同时,让学生有所发现,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为什么同1个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不同呢?
(预设:把1个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梳理定学】
利用手中的圆片和数位表做有趣的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引出课题)
【研学】
◎个体研学
◎同桌研学
◎小组研学
【展学】
◎讲一讲
◎算一算
◎做一做
◎评一评
◎画一画
◎其他
【一次研学】:初步感受“位值”
设计载体分析
知识前
量分析
学生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有所掌握,包括对数位表、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后续联
系分析
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初步的归纳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运用数位、计数单位、记数的概念,掌握用1——9个圆片有序摆出两位数的方法。
用2个可以在个位和十位上摆出哪些不同数?
展学预设:
1、学生用圆片动手摆一摆,进行汇报,教师填写记录单(11 2 20)
2、追问:
(1)这3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2个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20?
(预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
(2)怎样挪能得到最大的数?怎样挪能得到最小的数呢?
展学预设:验证发现的规律
不用摆,用6、7、8、9个 可以表示哪些不同数?任意选择小组合作
6: 6 15 24 33 42 51 60
7: 7 16 25 34 43 52 61 70
8:8 17 26 35 44 53 62 71 80
9: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2、这些数由几个圆片摆出来的?36 81
板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
规律:
1.摆出来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正好是圆片的个数
2.用圆片摆出的不同数的个数比圆片个数多1
摆出的数
数位顺序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1—9个圆片有序摆出两位数方法,并能根据结果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多角度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并概括规律。
教具准备
数位表磁力扣记录单课件
学具准备
数位表圆片记录单
模块自选超市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集体增补)
二次梳理
【预学】
◎微课
◎资料
◎教材
◎学具
◎预习单
◎其他
【预学教材】教材51内容
【练学】
◎基础
◎能力
◎拓展
我的年龄可以用7个圆片摆出来,而且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1,你能猜出老师的年龄今年可能是多少岁吗?
【延学】
◎趣味题
◎实践活动
◎数学文化
◎其他
1、猜一猜10个圆片可能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2、任选●的数量,先说说能摆出哪些数,再验证。
随堂小测
1、能用5个圆片摆出最小的数吗?最大的数?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写一写、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过程,掌握有序操观察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挑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
【预学学具】4个圆片、数位表、记录单
【引学】
◎故事
◎问题
◎谈话
◎多媒体
◎教具学具
◎旧知
◎其他
【定学】
提出问题
梳理归纳
确定目标
【复习引学】
1.数位表:回顾旧知介绍数位表
(预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1)教师拿1个可以放到哪?表示几?
(预设:放到个位表示1个一;放到十位表示1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