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一、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二、如何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
●不断细化,小而具体,有感而发
●三、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
●四、如何使行文更加合乎文体规范
●(一)标题:1、揭示课题;2、揭示论点
●(二)段落的组织
●(三)整体结构合乎规范
关于古代文学论文的选题及学术水平的三个层次
三层次:
(一)填补学术空白
(二)达到学术研究的前沿
(三)有后续研究的潜力
●填补学术空白:
●了解研究状况:1、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复印资料》(全文);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复印资料》中所附的论文篇目索隐
●2、作者原著(可能含有某些线索,如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中就有相关的版本目录信息)
●3、相关研究论著
●如《苏轼年谱》中就有大量关涉苏轼的文章或书籍介绍
●4、相关学科研究
●如历史研究、哲学研究、言语研究之类
●5、学术期刊网
●认真阅读原始材料:
●1、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
●2、查找资料、做好阅读笔记
●达到学术前沿:
●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研究方法);资料的细致辨析(发常人之所未见)
●有继续研究的潜力:
●对课题内涵、外延有清楚的意识和界定
●根据教材所选文章撰写写作提纲:
●论《花间词》的艺术
●写作提纲
●标题:《论<花间词>的艺术》
●内容纲要:
●一、温庭筠为代表词派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一)、花间词人的分派:温庭筠派和韦庄派
●(二)、温庭筠等人词的特色:秾丽绮艳与蕴藉含蓄
●1、温庭筠等人词秾丽绮艳风格的阐释
●2、温庭筠词等人蕴藉含蓄风格的阐释
●“含蓄无穷,词之要诀。

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清·沈祥龙《词论随笔》)
●(三)、温庭筠等人运用含蓄表现手法做词的五种表现方式。

●1、以动作见内心(通过能够反映内心活动的外部动作描写来
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示例。

●2、寓情于景(将情融入具体可感的景物当中)
●薛昭蕴《浣溪纱》(江馆清秋揽客船)示例。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惟见长江天际流”
●3、由环境对比来表现感情。

●温庭筠《菩萨蛮》其二“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示例。

●牛峤《酒泉子》示例。

●4、用几个不连贯的意象来表达人物的感情。

●张泌《生查子》(相见稀,相见喜,相见还相远)示例。

●5、多层次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毛文锡《更漏子》(春夜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示例。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红纱一点灯’,我读之不知何故,只是瞠目呆望,不觉失声一哭。

我知天下世人读之,亦也不瞠目呆望,失声一哭也。


●6、蕴藉含蓄表现手法要用之有度张泌的《满宫花》、薛昭蕴的《醉公子》过犹不及,难明意绪。

●二、韦庄为代表词派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一)韦庄等人词的艺术特色:清新明快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韦相清空善转”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端己淡妆也”
●欧阳炯“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

一洗罗绮香泽之态,而为写景记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性同音者矣”
●孙光宪“绝无含蓄,而自然入妙”
●(二)韦庄等人形成清新明快词作风格的
●四种创作手法。

●1、直接抒发“我”的感情(融入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作者的经历、作者的感情,在词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塑造自己的形象,主观色彩较为浓烈)。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
●顾敻《荷叶杯》其一(春尽小庭花落,寂寞)、其二(夜久歌声怨咽,残月)示例
●2、生动地描述故事和生活画面,借以传达心意。

●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示例
●韦庄《女冠子》“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牛峤《女冠子》“眼看唯恐化,魂荡欲相随”
●牛希济《生查子》“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多情未了,回首又重逢”
●3、描绘出空灵秀丽的境界。

●孙光宪《渔歌子》其二(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示例
●4、语言明快朴实。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示例
王安石“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为容易却艰辛”
韦庄等人有些词流于平淡无味。

(三)含蓄和明快创作手法并无明确界限,应相机而定。

张泌《江城子》其二、韦庄《清平乐》示例
三、花间词人在运用音律表现内容方面对词创作的贡献
(一)用韵放宽。

……
●(二)巧妙地运用叠韵和平仄声调。

●……
●(三)集中了时人的曲调并有所创新。

●创造新曲调;变更原有的词牌格律形式。

●李珣《河传》(去去,何处?)示例
●四、花间词对宋词的影响。

●(一)花间词对宋代婉约和豪放词派的词风均有影响,而婉约派所受影响更大。

●(二)对宋婉约词人的影响
●1、化用花间词语
●……
●2、师法花间艺术手法和对音律的态度。

●……
●(三)对宋豪放词人的影响
●韦庄《喜迁莺》(人汹汹,鼓咚咚,襟袖五更风)示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