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学科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坐在行驶着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道路两旁的电线杆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B .电线杆C .乘客乘坐的汽车D .无法确定2.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5cmB .作业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80mmC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km/hD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0.05kg3.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下面关于电子牙刷,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它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它发出的超声波响度很小,所以人听不到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可以把牙齿刷干净4.如图塑料草莓是由3D 打印机在高温下把塑料复合材料变成液浆,再由喷头喷出固化而成。
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液化后凝固B .先液化后凝华C .先熔化后凝固D .先熔化后凝华 5. 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B.地面上的影子C.海市蜃楼D.雨后的彩虹6.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
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 .白塔倒影B .游动的鱼C .白云倒影D .绿树倒影7.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露水的形成B .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 .夏天,冰柜门打开出现“白气”D .春天,冰雪消融8.最近“碰瓷”事件屡有发生,所以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
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B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距透镜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C .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 .当屏幕上看到物体图象变小时,说明物体在远离A B C D9.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铁块的质量,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把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B.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C.减少右盘中砝码D.把游码向右移动10.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B.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个铃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同学们的耳中的;小萌同学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2min到达考场,小萌家距考场_______m。
12.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汪峰在2017年的上海演唱会上放声歌唱,深受广大歌迷的喜爱,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
13.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_______反射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银幕上的图像,是因为射到银幕上的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的缘故.14.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__。
15.网红食品“冒烟冰淇淋”吃一口嘴巴鼻子都“冒烟”,它还有个名字:“液氮冰淇淋”,冰淇淋经过液氮处理后,吃在嘴里液氮与口腔内部接触,发生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选填“吸”或“放”)热,可能造成____(选填“冻”或“烫”)伤.16.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_。
17.如图是一款小巧方便的手机投影仪,可以实现将“影院”搬到家中,它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所成的像位于___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若让像更大些,应将投影仪(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18.一物体的质量是2.7×104kg,体积为10m3,则其密度为kg/m3,若把该物体切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由于我们人眼观察物体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借助不同的光学仪器来帮忙。
如我们观察细胞的构造时,要用的仪器是________;我们要观察很远的地方时,要用的仪器是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30°14题图15题图17题图三、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20.一个体积是0.5dm3的铁球的质量是1.58kg,请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铁的密度是7.9×103kg/m3)21.小娟有一硬质纪念杯,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杯盖的质量为46.8g,再把杯盖全部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6g.(1)杯盖的体积是多少?(2)请你帮小娟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22.天气炎热时扇扇子虽然不能改变室温,但是扇扇子的人也感觉凉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3.入夏,骄阳似火,气候干旱。
某森林景区在游客游玩当天,发生了严重的森林火灾,事后发现引起火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被游客遗忘在森林中的一瓶纯净水!请分析原因。
24.冬天在我们吉林市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水管内的水结冰后会将水管冻裂,请解释水结冰使水管冻裂的原因。
五、作图与实验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30分)25.(1)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的像(3)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3)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刻度尺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__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____形成的。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题图27题图28.(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8题图29题图29.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5)若操作第(3)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____的杯子。
(ρ水=1g/cm3)八年级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2.D3.D4.C5.B6.C7.D8.D9.D 10.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空气3600 12、音调传播过程中13、镜面漫14、60°减小(或变小)15、汽化吸冻16、凝华熔化17、凸二倍焦距以外远离18、2.7×103 不变19、显微镜望远镜三、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0、空心的(判断过程3分,结论1分) 0.3dm3 (3分)21、 15.6cm3(3分)3g/cm3(4分)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2、扇扇子加快身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23、装有水的瓶子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4、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每图2分,每空1分,共30分。
25题图略每图2分26、(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30 不能虚(3)不变像和物的大小关系验证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27、(1)自下而上(2)92 98 保持不变(3)水蒸气液化(4)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28、(1)10.0 同一(2)放大投影仪(3)上(4)近视29、(1)零刻线左(4)1.1 偏大(6)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