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探讨姚佳丽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非常的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为了深化我国的
可持续发展道路,各个行政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绿色
建筑,为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社会效益做出贡献。
本文对绿色建筑物设
计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绿色建筑物的设计技术,旨在为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建设度土地面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
是我国城镇人口的基数庞大,能源的需求量和建筑面积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是城镇
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
下开始注重绿色建筑,且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实践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
具体体现。
文章对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的进行了阐述,探讨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
技术选择方法。
一、概述
1.1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实施资源、环境、社会综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国际公认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取向。
建筑节能设计与我国现行的建筑节
能标准、部分地区的施工节能要点审查紧密联系,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气候
差异和建筑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政策,注重于接轨国际,运用最先进的绿色建筑
设计理念。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介绍了建筑能耗的组成部分和节能的基本方法,重点强调了有关节能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依据、要点和技术。
说明了建筑
设计中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建筑的效益加以评估,并且对不同地域环境下
的居民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筑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和成功范例。
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是健康舒适原则。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绿色建筑能够满足人对舒适
居住环境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能够让居住者
感受到人性化的一面。
良好的通风环境与采光环境与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息息
相关,因此绿色建筑应当坚持健康舒适的原则。
二是简单高效原则。
绿色建筑呈
现出一定的绿色环保理念,采取可再生的高效的环保资源,将太阳光照与自然风
力等环保能源转化为建筑内的能源,可以有效得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环境
污染问题。
绿色建筑要与时俱进,将现代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其中,加强建筑的智能化设计。
三是整体美观性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促进建筑本
身与周围环境的统一与和谐,达到房屋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保护好周边
的人文景观与历史文脉,使建筑位置与所处区域的地形相匹配。
四是同步化设计
原则。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设计者应将在低碳节能的设计理
念运用到一系列的设计过程中,实现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的统一。
二、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概述
2.1建筑物的选址与走向
在规划建筑物之前,建筑的选址相当重要。
居民住所考虑到交通、地势、采光、通风、防寒等各方面的因素。
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因此在选址时
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将房屋建设在迎风区和干冷潮湿地区,将地址选在相
对封闭的区域,冷空气不易到达,容易形成优化气候的良好空间,可以抵御一部
分的严寒,减小保暖工作的成本投入。
其次,房屋的走向也很重要,东西走向或
者南北走向都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衡量。
一般来说,房屋应该坐北朝南,
或接近南北向,保障冬季阳光充足,夏季避免阳光直射且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因
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应该综合考量当地的地理因素和气候环境,以求达到整体组合
效果最优化,使房屋不仅冬暖夏凉,更能有效节约资源,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
2.2墙体的材质
不同的地域环境,建筑墙体采取的墙体材质应有所不同。
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极低,建筑物墙体的材质应该与普通地区有所不同,应该采用高效
保温材料,并且将防寒保暖的材质放在外层。
而很多小城镇居民房屋仍采用黏土
砖为主要建筑材料,材料普通,对房屋的御寒性和保暖性作用都不大。
在严寒地区,应采用外墙保温构造形式,墙体多采用泥土或者岩石、砂浆等厚重且比热容
较高的建筑材料,室内也应用砖石、混凝土,增加室内温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保
暖效果,内外配合,日间享受充分日照吸收热量,夜间热量的散发使室内温度提升。
外墙是构筑整个建筑的重要部分,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整个空间的保温
效果有着极大的提升。
2.3屋顶与地面的结构
不同的地域差距,会让各地的建筑呈现不同的状态,房屋屋顶选用的材料和
结构十分重要,不同的地域差距会让各地的建筑呈现不同的状态。
例如,陕北地
势较高,气候干燥,陕北人民因地制宜地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久而
久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窑洞建筑。
再如,在极北气候严寒的地区,房屋的屋顶应
该采用吸水量较高的保温材料,常用的材料主要有蛭石、苯板等。
建筑内地面的
温度,往往被人忽视,而地面温度过低则会影响整体室内温度,房屋周边的冷空
气会随着地底层渗透到室内,使房屋潮湿发霉,不仅降低了室内温度,还会影响
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地表也应该铺垫保温材质,防止冷空气渗入,增加地表温度,减少热量散发。
2.4建筑的外形特点
以我国的严寒地区为例,建筑在外形特点方面,应该减少表面积,在不影响
整体建筑的情况下减少暴露在冷空气中的墙体,在设计时,多采用矩形设计,简
洁且受到的风力较小,另外树大招风,建筑物也是如此,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设计
较高的居民建筑。
2.5太阳能的使用
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其地理位置远离江海,周围被高山环绕,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大气透明度较高,昼夜温差大,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量高达60%-80%。
在建筑设计时考虑采用主动式太阳能技术,例如,太阳墙系统属于主
动的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冬季时,集热墙吸收太阳辐射,同时通过管道将冷空
气抽入系统,使冷热空气相互交换碰撞,受风机和热压作用,进入建筑物的通风
系统,并被统一输送至需要供暖的房间内;夏季来临,新鲜的通风空气直接进入
房间,保持空气畅通。
太阳墙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居住环境质量,更能有效的节
约能源,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选择分析
3.1设计线路的调整
在进行绿色建筑的施工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好建筑整体的设计线路,这就需
要专业的技术人员针对所在地的具体地理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
并且线路的
设计要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协调。
充分的体现绿色建筑的协调性和科学性。
一般情况下,是采用推广式的方法设计绿色建筑的能源系统,使得绿色建筑最大
程度的体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有效缓解了有害物质的排放,
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3.2健全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
绿色建筑的设计是要在一定法律法规严格的规范下才能进行实施,在建筑设
计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结构,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
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并且要有
健全的法律体系保证节能节地在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强化。
从我国现阶段的
建筑设计建设来看,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融入社会和公众,但是绿色建筑实际设
计技术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必须要有健
全的法律法规进行保障。
3.3设计方法的合理选择
设计方案的选择要结合绿色建筑施工目的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方案的
选择。
在设计方案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种外部的环境因素,并对外部的环
境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分析,利用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来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和
实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已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一种趋势,虽然在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相关的措施方法,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有
效的选择和实施,对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慧.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J].技术交流,2014(23)
[2]马光红,胡浩,王万力.绿色建筑开发与综合评价运行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2(03)
[3]秦旋,荆磊.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风险因素评估与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探索[J]. 土木工程
学报,2013(08)
[4]曹玉锋.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研究[J].节能环保,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