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学生实习报告4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时间飞逝,还有一年就要告别大学生活了,即将踏入社会。
我们知道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我们国贸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或对于作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来说,去外贸公司实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这次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实习锻炼机会,就是让我们在暑假期间去外贸公司进行实习。
短短的实习期已经结束,静下心来回想这次实习真是感受颇深。
我们知道实习是大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渐渐地我喜欢上这个专业,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最美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新的想法。
回顾我的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也是丰硕的。
这次的实习,主要是跟有外贸公司有工作经验的师傅们学习,通过看各种外贸定单、商业邮件、各种原始合同,让我对于实际的外贸工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针对不懂的问题我会及时在上查找,并将自己在书上所学的知识,与当天了解到、所学到的结合在一起,使我对外贸这个专业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由第一天的拘谨,对什么事情都充满着好奇,转而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做事情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这次的实习,让我懂得了许多,知道了许多,大学文凭其实只是一块敲门砖。
进入工作单位后,大家都是从头开始,凡事都要自己去摸索,没有人会手把手教你。
所以,我们有必要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
虽说大学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但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却仍是你就业时的重要筹码。
首先是学习成绩,用人单位认为成绩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你学习能力的强弱,所以,学习成绩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点。
因此,我们首先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其次,他们看重的就是就是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这一点就要看我们平时的实际动手及操作能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第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在校生,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会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要勤劳,任劳任怨我们到公司去实习,由于我们不是正式职员,所以公司多数是把我们当学生看待。
公司在这个期间一般不会给我们什么重要的工作去做,可又不想让我们闲着,因此,他们会交给我们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找一些事情来做,从小事做起,刚开始也只有这样。
这样公司的同事才会更快地接受你,领导才会喜欢你,接下来才会让你做一些相对比较重要的工作。
第三,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地接受。
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
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实习目的:要想在念书的时候就试足将来的工作环境,实习是个好办法,在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和技术人员指导下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得以具体化,实习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一直孜孜以求的职业目标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通过参观和实践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展调查研究、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毕业论文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如下:1. 接触社会了解省情和国情,了解实习场所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了解所学专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增加对专业学科范围的感性认识。
2. 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熟悉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程程序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认识,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培养热爱专业、热爱劳动、遵守组织纪律的良好品德。
食品厂实习报告实习总结食品厂实习报告实习总结3. 学习生产技术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 了解和初步掌握生产工艺的流程、技术经济指标。
5. 了解生产工艺所用的设备、规格型号及工作原理。
实习过程及结果:我们大学生已走过的人生旅途大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而对外界的了解都是很肤浅的。
我们不能等到走出校门后再去深入地了解社会,如果我们带着僵硬的书本知识走向社会,必定四处碰壁,耽搁我们大好的青春年华。
大学期间进工厂生产实习以及接触社会是很必要的。
只有我们对实际的东西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才能更有意识地在大学期间多学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从而我们走出社会后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因而在今年七、八月份,我们04食品班的大部分同学在林强老师的带领下,到xx市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专业实习。
这次暑假,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做了12天的蒙牛雪糕促销员。
虽然时间很短,但学到的东西甚多。
正常来讲,产品招纳的在超市工作的短期促销员都是周末上班的,而平时是有长期促销人员或超市工作人员来维持产品的销售的。
但是蒙牛雪糕的情况比较特殊。
首先是它没有能力请长期的促销人员,因为其产品的销售量不是很可观,所以对公司而言请长促是很大的一笔成本预算。
第二是它的雪糕品牌并不出名,甚至有很多人在丑闻发生后抵触这个牌子的产品,包括我自己都会对品牌有些不好的看法,所以很难请到愿意做“拿提成+底薪”这类的蒙牛长促的人。
第三是公司的管理混乱,资金不够充足,导致超市雪糕柜内蒙牛产品的陈列位置极少。
这些问题,与雀巢和和路雪一作对比,就知道有多么的刺眼甚至致命。
这两个品牌的公司可以花钱买大面积的产品陈列,可以请长期促销每天跟进产品销售和上货,可以给促销员“底薪+提成”的动力让一间超市的`雀巢和和路雪长促做出几万元的月销售业绩。
所以一个品牌的成败,一方面看它公司的管理和资金,一方面看它的危机公关和后续的销售处理。
我连续做了12天蒙牛雪糕的促销,却依旧对这个品牌没什么信心,所以只能对其未来的发展抱以祝福。
下面是我工作的细节。
首先,我一开始1~4天遇到的销售环境十分恶劣。
第一天正值周六,雀巢和和路雪两个品牌都有两个促销员在销售产品,都有优惠活动有赠品,有保温袋,有大面积的产品陈列。
而我,一个对环境尚未熟悉的促销员,两列的产品陈列,没有赠品没有保温袋甚至货品的种类不足,且不说产品赠品这些问题是公司应该在促销员开始工作前安排好的,这样一穷二白的销售环境,我要怎么留住客人的脚步,向他们介绍产品呢?打电话给我的督导,才知道我的情况并不算糟,有些其他店的促销员连促销服装都还没拿到,各店的促销员都开始催着发货发赠品,公司上下已经忙做一团,甚至司机送货的时候已经忙到撞车了。
于是我向她解释可否等货品到了之后我再补工时,结果我的督导开始给我打鸡血:“人生不可能总是顺境的,只要你想办法,想去做好这件事,想把产品卖出去,那就一定可以的…”道理是谁都懂的,但实际面对一个一穷二白的环境来操作,还是有些困难。
于是我用之后的没有货品的3天来思考蒙牛品牌的优势,以及自己应该如何为这个品牌做事。
在没有货品的阶段,我也有在人流较多的时间帮雀巢和和路雪卖货,从而了解人家的优惠活动,人家的货品以及人家的销售方式。
之后由于闲来无事,我逐渐演变成一个和长期促销相像的角色——统管雪糕柜的陈列。
把产品摆好,更换价格签,甚至长促轮流去卖鸡蛋和打包都轮到我了=.=不过这样也让我接触到了更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学习到了更多超市相关的东西。
之后蒙牛雪糕到货时证明蒙牛公司的管理是比较变态。
早上6点到货,让促销员去签收接货。
但是超市的收货区是7点才开门的=.=所以那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混乱的上午,先去收货区与司机见面,然后找到超市的工作人员签单,拿单去领赠品贴,把60袋赠品从箱子里拿出来一袋袋贴好再装回去,把货品搬到笼子里,在从超市的仓库通道里下笼推大大的货品手拉车,在把货品自己搬上车,拖回仓库。
这一系列过程描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由于第一次,什么都不懂,连车也不会拉,一路上都要问人,还会挨骂。
之后逐渐熟悉了工作,却不再需要去取货之类的了。
本来认为货品赠品保温袋都有了生意就会好很多,但之后才发现更多人存在着对品牌的不信任。
蒙牛雪糕的促销价十分便宜,赠品也是整袋地送(赠品是我觉得公司安排得很不合理的地方),但人家更会怀疑,为什么你的雪糕有这么多优惠,卖这么便宜,再一细看是蒙牛的,就更会有嫌弃的态度。
而客人的素养也是有所差别的,有些会礼貌地微笑谢绝,有些会对促销员产生品牌的连带情绪,对促销员冷嘲热讽,而大部分是冷漠地打量促销员后对促销员的介绍不予理会。
所以在工作期间,我个人的心理忍耐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回到蒙牛品牌上,公司给出的解释一般都是比较官方的。
比如在培训时,对丑闻问题的解释是“目前投放市场的产品都是没问题的”,在家乐福的配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司的解释是“和家乐福的合作刚刚开始,尚处于磨合期。
”无论这些解释是否符合事实,我都更希望公司能提出实际的市场和品牌形象的挽救方案,请促销员是途径之一,但在促销员到位之前,公司更应该先确保是充足的,而不是让促销员来督促各项的到位,不是让促销员的电话把公司的工作催得一团忙碌一团糟。
前段时间蒙牛纯牛奶再次爆出丑闻,也有名人评论说“这是个神奇的国度,为什么像蒙牛这样的牌子现在依然在市场上存在。
”而我自己对于这个品牌的不认可也再次加深。
品牌越来越低的认可度,越来越频繁的丑闻,与公司混乱的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蒙牛华南大区总公司所做的培训,首先是轮流上台进行自我介绍的面试,筛掉一半左右,剩下相对合适的人选。
然后就是长达三个小时的所谓的培训,也就是放一些蒙牛品牌的宣传片及雪糕的广告,介绍蒙牛雪糕有什么品种,以及由经理级的人物来读一个充满促销员该怎么做的知识的垃圾至极的幻灯片。
虽然蒙牛对这次的促销员没有太多的重视,但一个公司最基本的流程运作,包括筛选人的条件,宣传类幻灯片的制作,及工作效率等,蒙牛作为一间大公司,还是应该驾轻就熟的,可惜他们并没有做到。
之后就是在公司里,拖了两个多小时的促销员分场的工作。
促销员分场,即是将招纳的促销员分派给负责各个场(即超市)的业务,由他们带领开展具体的工作以及处理一些与公司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