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第二章
6)犁耕土壤比阻
为判别耕层土壤耕作难易程度,常常采用犁耕土壤比阻Kt, kN/cm2或kPa。但Kt值大小不仅和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 很大程度取决于犁的结构(犁体曲面和小前犁曲面几何参数和形状、 犁铧锐钝程度、犁重以及是否有犁刀等)和耕速。一般可采用空间 测力或单犁体的线性测力,测得与前进方向相反的犁耕阻力分量 Rx,在此测力犁上一般不装犁侧板,所以Rx是有效阻力。则犁耕 的有效土壤比阻
少主犁体的切土阻力和磨损,防止犁沟墙塌落。有圆犁刀和直犁 刀两种,直犁刀工作阻力较大,适用于特种犁;圆犁刀切土阻力
小,不易挂草或堵塞,应用较广。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4.犁架 用来直接或间接的安装犁其它零部件,强度大;常用空心矩形 管焊接而成。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5.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为防止犁损害而设置的超载保护装置。有单体式和整
b ——土壤平板宽度 Kc ——土壤内聚力变形模量 n ——土壤变形指数
P——土壤坚实度 Kφ ——土壤内摩擦变形模量 Z ——土壤下陷深度
3)土壤强度
定义 在特定条件下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影响因素:土壤成分、质地、环境条件。 Micklethwaite把土壤强度与机具附着力联系起来,用摩尔—库 仑定律建立了拖拉机附着力的模型:
2)土壤的坚实度(又称贯入阻力) 3)土壤强度 4)土壤的抗剪强度 5)土壤的凝聚力和附着力
6)犁耕土壤比阻
1)土壤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
为克服在耕作机械工作部件工作表面上产生的土壤与金 属间的摩擦力,大约要消耗拖拉机牵引功率的一半。
摩擦力F通常按下列公式计算:
F=fN
式中
f—摩擦系数; N—正压力。
当摩擦力和附着力大于土壤凝聚力和内摩擦力时,农具的工作
表面就会粘土。工作部件表面粘土,不但会使耕作质量变坏,而且 会增加牵引阻力。
5)土壤的凝聚力和附着力
降阻减黏的技术和方法 ——冲注气体或液体 ——振动法
——电渗法(即增加土壤与触土部件表面间的水膜厚度)
——表面改性(改变触土部件工作表面材料的性质 ) ——表面改形(减少与土壤实际接触面积,使界面水膜不连续或形 成应力集中以降低黏附阻力 ) ——仿生法 /(改变触土部件表面仿生改性涂层)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4)犁托 犁托为一联结件,犁铧、犁壁、犁侧板、犁 柱通过犁托联成一体,起承托和传力作用,可以 用钢板冲压而成,也可以焊接或铸造。有些犁托 与犁柱造成一体。
(5)犁柱 用来将犁体固定在犁架上,并将动力由犁 架传给犁体,带动犁体工作。犁柱可以是空心 圆或椭圆直犁柱,也可以是实心扁钢圆犁柱。 空心犁柱一般用球墨铸铁或铸钢制成,重量较 轻、强度较好,安装简便。
体式两类,整体式装在整台犁的牵引装置上,而单体式则装在每个 犁单体上。(1)摩擦销式安全装置(2)单体式犁体安全装置。
单体式犁体安全装置
3、铧式犁犁体工作过 程和土垡宽深比的翻垡原理
1.三面楔原理:
两面楔从三个不同的位置切入
土壤时,分别对土壤起到起土、侧 向推土和翻土地作用;如图所示:
铧犁则相当于一个偏斜放置的
4、耕作机械的类型
牵 引 圆 盘 耙
悬 挂 圆 盘 耙
4、耕作机械的类型
镇 压 型 弹 齿 耙
4、耕作机械的类型
滚 耙
4、耕作机械的类型
旋耕机系列——卧式旋耕机和立式旋耕机
二、耕层土壤的物理学性质
1、耕层土壤的物理特性 2、耕层土壤的动力特性
1、耕层土壤的物理特性
土壤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有以下 几方面: 容重 湿度(又称含水量)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2)土壤坚实度/贯入阻力
当压缩非密实土壤时,使其压痕的容积为1cm3时所需的力称
为单位压实力q0(kgf/cm3)。当以一定断面形状(圆形、锥形等)
的柱塞压入土壤,其压陷深度为h0时,作用在土壤上的平均压力称 为土壤的坚实度p0 p0=q0 h0 Bekker模型: (kgf/cm2)
Kc n P ( K ) Z b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2.小前犁 位于主犁体的左前方,将土垡上层部分土壤、杂草耕起, 并先于主垡片的翻转落入沟底面进而改善主犁体的翻垡覆盖质 量。在杂草较少或土壤较松时也可不用小前犁。主要有铧式、 切角式和圆盘式三种结构形式。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3.犁刀
装在主犁体和小前犁的前方,用来沿垂直方向切开土壤,减
qq W ' 100% q
'
q’——烘干后土壤重量; q——自然状态下土壤重量
影响: W↑,土垡难破碎,耕地阻力↑ W↓,土垡成条,不易破碎,阻力↑。 旱地适于耕作的湿度为40~60%。
W W0 100% Wn
W——土壤相对湿度 Wn——田间持水量
2、耕层土壤的动力特性
1)土壤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
c tan i
σ —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正应力);
式中
τ —剪应力;
c —单位粘结力,是同类粒子间相互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 tgφ —土壤与土壤之间的摩擦系数,又称土壤的内摩擦系数;
φ —土壤的内摩擦角。
一般来说,土壤抗剪强度与土壤颗粒大小的分布、土壤密度、 湿度有关。
5)土壤的凝聚力和附着力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1)犁铧 作用:入土、切土 常见形式:凿形铧、梯形铧、三角形犁铧;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不同犁铧的特点:
形式 凿形犁铧 特 点
分为铧尖、铧翼、铧刃、铧面等部分。铧尖呈凿 形,向下延伸5-10mm(?),工作时铧尖首先入土, 然后铧刃水平入土,土垡沿铧面上升到犁壁。凿形铧 入土容易,工作稳定,可用于较黏重土壤。 铧刃为一直线,整个外形成梯形。较凿形铧入土 性较差,铧尖易磨损,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一般呈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对称的铧刀,主要用 在畜力犁上,缺点:耕后沟底面成波浪状、沟底不平。
P Fc G tan
F——土壤黏结力 φ ——土壤的内摩擦角
Pφ ——土壤对车辆的最大附着力 c——车轮的接地面积 G——法向载荷
当F、G一定时,车辆的附着力与土壤强度成正比。
4)土壤的抗剪强度
耕层土壤在耕作机械工作部件(如犁体、中耕铲等)作用下, 往往出现剪切破坏,其剪应力大致服从库伦定律:
特点: 所配犁体较宽,纵向长度大,纵向操纵稳定性好,有承重轮,比 牵引犁机构简单、重量轻、机动灵活;比悬挂犁配置更多犁体,稳定 性、操向性好。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铧式犁的主要部件有犁体、小前犁、犁刀、犁架等。 1.犁体 组成: 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柱、 犁托、滑草板、延长板等。
功用: 切土、破碎、翻转土壤, 从而达到覆盖杂草、残茬和 疏松土壤的目的。
4、耕作机械的类型
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要求、自然条件变化、动力配备情况 等,铧式犁在形式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犁:双 向犁、栅条犁、调幅犁、滚子犁、高速犁等。
4、耕作机械的类型
4、耕作机械的类型
4、耕作机械的类型
滚子犁
4、耕作机械的类型
特点: 制作特别容易,换向方便,只要改变犁体与机 器前进方向的夹角即可。
土壤同金属接触面之间的附着力,几乎完全是因水膜的表面张力 所造成的。因此,附着力也与土壤质地、含水量、接触面的材料和光 洁度等因素有关。土壤沿着耕地机械工作表面的滑移阻力
式中
T=F+F′=μN+μ′N′A′
N——作用在工作表面上的法向载荷 N′——由水膜吸附作用而产生的法向载荷
μ——土壤对钢的摩擦系数 μ′——附着系数 A′——吸附水膜的面积
第二章 土壤耕作机械
Soil tillage machine
第二章 土壤耕作机械
Soil tillage machine
一、概述 二、耕层土壤的物理学性质 三、铧式犁的构造与原理 四、旋耕机的构造与原理
一、概述
1、目的
2、耕作方法
3、对耕作机械的农业技术要求 4、耕作机械的类型
1、目的
耕地是大田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其目的就是在传统农业耕作栽培制度中通过深耕和翻扣土壤,
1、铧式犁的种类和特点
组成: 犁体、圆犁刀、犁架、悬挂装置和限深轮等组成。如图2- 5所示: 特点:
结构简单,耕 作适应范围较大, 作业质量好,地表 平整,碎土、覆土 性能好,墒沟小等 特点。
1、铧式犁的种类和特点
1、铧式犁的种类和特点
组成: 犁架、悬挂架、犁体、地轮、尾轮等组成。
半 悬 挂 犁
梯形犁铧 三角形犁铧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犁铧材料: 犁铧的材料一般采用坚硬、耐磨,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 如65Mn钢或65SiMn稀土钢,刃口部分必须进行热处理。 (2)犁壁 作用:与犁铧一起构成犁体曲面,用来翻转、破碎土壤。 形式:整体式、组合式、栅条式 工作原理:犁壁和犁铧前缘构成犁胫,在犁体工作时切出侧面 犁沟墙的垂直切土刃;胫刃线呈曲线或外凸曲线(利于沟墙稳定), 犁壁的不同形状可达到滚、翻、碎、窜等不同的翻土效果。 材料及工艺:冲压工艺,常用65Mn钢或低碳钢经渗氮处理。为便于 更换,常用组合式犁壁。
把作物残茬、病虫害以及遭到破坏的表土层深翻,而使得到长
时间恢复的底层土壤翻到地表,以利于消常规耕作法,即精耕细作法 即在作物生产过程由机械耕翻、耙压和中耕等组成的土壤耕 作体系。 少耕 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强度的一种保护性土 壤耕作体系。50 年代在苏联推广的马尔采夫耕作法,是采用无壁 犁的深松耕作,也属于少耕法。60年代美国也发展了这一耕作法。 70 年代我国黑龙江省亦进行了深松耕作法的试验和推广;80 年代 我国南方水稻地区进行过少耕法的试验和推广工作,并研制了与 其配套的农机具。
Rx K ab
' t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