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分析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分析

目录一、控制任务 (1)二、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2)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 (2)(1)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2)(2)PLC控制接线图 (3)四、电气控制电路图 (3)五、控制梯形图 (4)六、指令表 (5)七、说明书 (6)、控制方案的选择 (6)12、PLC如何选型113、分析所编的程序并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16八、参考资料 (1)7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控制任务(1)动力头在原位时开关ST3受压,加启动命令后接通电磁阀F1,动力头快进。

(2)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1后,接通电磁阀F1和F2,动力头由快进转为工进。

(3)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2后,停止进给,延时10S(4)延时时间到,接通F3,动力头快速退回。

(5)当原点限位开关ST3接通时,动力头快速退回结束。

根据上述控制要求,用PLC编制程序实现对钻孔动力头的控制。

、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ST2延时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1)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输入信号(2) PLC控制接线图四、电气控制电路图2刖慢無电虬快速电机主歸电机五、PLCJ控制梯形图XOOOn5 12 21MU):005MlH•X004M?<OD1U2xoci-井Q P卜O0快慢换速电wn<罚MMl< Y001moo€ YOOS11六、PLC S制指令语句表□指令表0LD XOOO1OR MO2ANI X0013ANI M24OUT MO5LD MO6OUT Y0007LD X0038OR Ml9ANI M210ANI X00111OUT Ml12LD13OUT Y00114LD X00415OR M216MPS17ANI X00118ANI X00219OUT M220MPP21OUT TO KI 00 24LD TO25OUT Y00226END七、说明书1控制方案的选择(1)为何采用PLC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

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2)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如作条件下进行的,容易损坏.而且继电器的触点容易产生电弧,甚至会熔在一起产生误操作,引绝大多数控制继电器都是长期磨损和疲劳工起严重的后果•再者,对一个具体使用的装有上百个继电器的设备,其控制箱将是庞大而笨重的.在全负荷运载的情况下,大的继电器将产生大量的热及噪声,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并且继电器控制系统必须是手工接线、安装,如果有简单的改动,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人力和物力去改制、安装和调试.今天继电器已应用到家庭及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他们比以往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但是,这也是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固体继电器的缺点A、导通后的管压降大,可控哇或双向控哇的正向降压,可达1〜2V,大功率晶体管的饱和压降也在1~2之间,一般功率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也较机械触点的接触电阻大。

B、半导体器件关断后仍可有数微安至数毫安的漏电流,因此不能实现理想的电隔离。

C、由于管压降大,导通后的功耗和发热量也大,大功率固体继电器的体积远远大于同容量的电磁继电器,其输出功率与环境和外壳温度有关。

D电子元、器件的温度特性和电子路线的抗干扰能力较差,耐辐射能力也较差,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则工作可靠性低。

E、通常固体继电器设计成单刀单掷形式,这样比较容易实现,多组和多组转换结构需要用几个相互连接和适当连锁的固体继电器,这些固体继电器基本上是积木式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占地较大空间的复杂装置。

大功率固体继电器,由于需用散热片,就进一步增加了所有空间和成本。

F、通常用于功率控制的固体继电器是针对负载或设计成交流输出或设计成直流输出,而不设计成既和用于交流负载,又可用于支流负载。

(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优势、特点及功能可编程控制器以体积小功能强大所著称,它不但可以很容易地完成顺序逻辑、运动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数字运算、数据处理等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建立与各类生产机械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联系,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特别是现在,由于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扩展了PLC的功能,使它具有很强的联网通讯能力,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众多行业.A、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PLC可以通过通迅接口与显示终端和打印机等外设相连.显示器作为人机界面(HMI)是一种内含微处理芯片的智能化设备,它与PLC相结合可取代电控柜上众多的控制按钮、选择开关、信号指示灯,及生产流程模拟屏和电控柜内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端子排. 所有操作都可以在显示屏上的操作元件上进行.PLC可以方便、快捷地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可对要显示的参数以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ASCII字符等方式进行显示.在显示画面上,通过图标的颜色变化反应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如阀门的开与关,电机的启动与停止,位置开关的状态等.PID回路控制用数据、棒图等综合方法反映生产过程中量的变化,操作人员通过参数设定可进行参数调整,通过数据查询可查找任一时刻的数据记录,通过打印可保存相关的生产数据,为今后的生产管理和工艺参数的分析带来便利.B、闭环过程控制以往对于过程控制的模拟量均采用硬件电路构成的PID模拟调节器来实现开、闭环控制.而现在完全可以采用PLC控制系统,选用模拟量控制模块,关于时间继电器的用途,其功能由软件完成,系统的精度由位数决定,不受元件影响,因而可靠性更高,容易实现复杂的控制和先进的控制方法,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控制回路和多个控制参数.例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C、顺序控制顺序控制是PLC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所谓的顺序控制,就是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使得生产过程的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按照顺序动作•由于它还具有编程设计灵活、速度快、可靠性高、成本低、便于维护等优点,所以在实现单机控制、多机群控制、生产流程控制中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它主要是根据操作按扭、限位开关及其它现场给来的指令信号和传感器信号,控制机械运动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比较典型应用在自动电梯的控制、管道上电磁伐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皮带运输机的顺序启动等.例如我分厂的原料混料系统就是利用了PLC的顺序控制功能.D运动位置控制PLC可以支持数控机床的控制和管理,在机械加工行业,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数控(CNC)集成在一起,用以完成机床的运动位置控制,它的功能是接受输入装置输入的加工信息,经处理与计算,发出相应的脉冲给驱动装置,通过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使机床按预定的轨道运动,以完成多轴伺服电机的自控•目前以用于控制无心磨削、冲压、复杂零件分段冲裁、滚削摸削等应用中•(4)PLC与继电器控制两种控制方法的不同之处A、控制方式:继电器的控制是采用硬件接线实现的,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形成控制逻辑,只能完成既定的逻辑控制。

PLC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称软接线。

B、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毫秒级,机械触点有抖动现象。

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速度快,微秒级,严格同步,无抖动。

C、延时控制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实现延时控制,而时间继电器定时精度不高,受环境影响大,调整时间困难。

PLC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高,调整时间方便,不受环境影响。

(5)PLC可编程控制器)与MC微机)控制的区别微型计算机是在以往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大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功能强,应用范围广,在科学计算,科学管理和工业控制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所以说,MC是通用计算机。

?而PLC是一种为适应工业控制环境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

但人工业控制的角度来看,PLC又是一种通用机,只要选配对应的模块便可适用于各种工业控制系统,而用户只需改变用户程序即可满足工业控制系统的具体控制要求。

而MC就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抗干扰问题及硬件软件的设计,以适应设备控制的专门需要。

所以说MC是通用的专用机。

基于以上理解,便可以得出MC与PLC具有以下几点区别:PLC抗干扰性能为MC高。

PLC编程比MC编程简单。

PLC设计调试周期短。

PLC的I/O响应速度慢,有较大的滞后现象(MS,而MC的响应速度快(US)。

PLC易于操作,人员培训时间短;而MC则较难人员培训时间长。

PLC易于维修,MC则较困难。

随着PLC技术的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同时MC也逐渐提高和改进两者之间将相互渗透,使PLC与MC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将继续共存。

在一个控制系统中,PLC将集中于功能控制上,而MC将集中于信息处理上。

2、PLC如何选型在PLC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设计选型。

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

PLC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选型所选用PLC 应是在相关工业领域有投运业绩、成熟可靠的系统,PLC的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及功能应与装置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

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表图及有关的编程语言有利于缩短编程时间,因此,工程设计选型和估算时,应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动作,然后根据控制要求,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 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等,最后选择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1)输入输出(I/O )点数的估算I/O 点数估算时应考虑适当的余量,通常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再增加10%^ 20%勺可扩展余量后,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估算数据。

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厂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圆整。

2)存储器容量的估算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

设计阶段,由于用户应用程序还未编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设计阶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调试之后才知道。

为了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采用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替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