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臂施工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悬臂施工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悬臂施工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悬臂施工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为确保桥下铁路净空要求,按设计选用菱形挂篮悬臂浇筑。

悬灌施工连续刚构的施工顺序如下:0#块支架拼装预压→ 0#块箱梁施工→挂篮拼装预压调整→ 悬臂施工各梁段(边跨现浇段施工)→ 边块合拢段施工→边跨张拉预应力束→ 安装中跨刚性支撑→中跨合拢→ 对称张拉预应力束→完成(见工序图)9.1 0#号块施工9.1.1 施工顺序(见0#块工艺流程图)9.1.2 支架拼装及预压①②③④(1) 支架采用WDJ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前对承台周围分层夯实回填,以方便施工。

支架直接支撑在承台上,间距60×60cm,步距100cm。

(2)根据梁底坡度,调整支架顶部标高,安放 [14槽钢。

(3)安放上层10×10cm方木,并用木楔将上层方木调平,上铺18mm厚竹胶板作底模。

(4)对支架(用砂袋)进行等载预压,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并测定弹性变形,并将该值计入预拱度值之内。

预压分六级进行,第1~4级每次加载设计值的20%(含施工荷载),5~6级为10%,每级加载完毕,待沉降稳定后,测定沉降值。

卸载过程反之。

根据预压结果,调整梁底标高,以确保梁段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9.1.3 立外侧模侧模由墩柱钢模改做,与悬臂灌注段所用挂篮相配套。

见侧模设计图9.1.4 绑扎底板及腹板、横隔板钢筋,安放竖向预应力筋钢筋绑扎由下而上进行,先焊接接长墩梁固接钢筋后,再绑扎钢筋,安放预应力筋。

9.1.5 安放内模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端头部分用竹胶板制作。

用拉筋与外模加固。

9.1.6 绑扎顶板及翼板钢筋,安放纵向、横向预应力孔道及其他预埋件或预埋筋等。

9.1.7 灌注砼0#块砼施工采用砼泵浇筑,先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再浇筑顶板混凝土。

由于0#块较高,砼浇筑时,在内模上开适当的窗口,以满足砼散落高度及振捣要求。

浇筑时注意对称、均衡的进行,两端两边砼高度相差不宜超过50cm。

砼浇筑过程中密切注意模板、支架的变形情况,以及预埋件有无移位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立即进行覆盖洒水养护。

9.1.8 进行竖、纵、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压浆9.2 悬臂浇筑施工0#块施工完成后,从1#、1’#梁段开始每个T构两端采用独立的挂篮进行对称悬臂灌注施工。

9.2.1 挂篮拼装该桥采用菱形挂篮施工,(图纸设计)挂篮自重63.6t(配重需要?),起重110t,适用于3~4米节段施工。

它由主构架、底模架、内外模板、悬吊系统、锚固系统、走行系统六部分组成。

在0#块张拉、压浆完成后,即可在其上拼装挂篮。

拼装程序如下:9.2.1.1 找平铺枕待0#块张拉完毕后,用1:2水泥砂浆找平0#块铺枕部位,铺设钢(木)枕,前支座处铺3根钢垫枕,其余可铺木枕,木枕间距40cm。

9.2.1.2 安装轨道及前后支座从0#段中心向两侧安装3.0m长轨道各两根,轨道穿入竖向预应力筋,超平轨道顶面,量测轨道中心距无误后,用螺母把轨道锁定。

先从轨道前端穿入后支座,后支座就位后安放前支座,前支座安放前,在轨道顶面铺1mm镀锌铁皮,铁皮上面的前支座位置放一块四氟乙烯滑板(300×500mm),然后安放前支座。

9.2.1.3 吊装主构架、安放横联主构架分片吊装,放置在前后支座上,并旋紧连接螺栓。

为防止倾倒,用拉链对拉及脚手架临时支撑,按上述方法在吊装另一片主构架。

安装主构架之间的联接系。

9.2.1.4 锚固用长螺栓(φ32精轧螺纹钢)和扁担梁将主构架后端锚固在已成梁段上,前支座处用扁担梁将主构件下弦杆与轨道固定。

9.2.1.5吊装前上横梁吊装前上横梁前,在主构梁前端先安放作业平台,以便站人作业,作业平台应设防护栏杆,前上横梁上的4个千斤顶、上下垫梁及两根钢吊带,可一起组装好后,整体起吊安装。

9.2.1.6 吊装后吊带在已成梁段底板预留孔内,安装后吊带,先安放垫块,千斤顶和上垫梁,后吊带从底板穿出,以便与底模架连接。

9.2.1.7 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底模架吊装前,应拆除0#块底部部分支架,底模架后部插入0#箱梁底部,前端与前吊带用销子连接。

9.2.1.8 安装内模架走行梁,并安装好后吊杆,前后吊杆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

菱形挂篮悬灌施工示意图9.2.1.9 安装外侧模板、调整立模标高挂篮所用外侧模首先用于0#块施工,在上述拼装程序之前,应把外模走行梁先放到外模竖框架上,后端插入后吊架上(0#块顶板上预留孔,先把后吊架安放好)。

两走行梁前端用倒链和钢丝绳吊在前上横梁上。

用倒链将外模沿外模走行梁拖至1#就位,根据挂篮预压测出的挂篮弹性及非弹性变形值,调整底模标高,设置预拱度。

预压程序同0#块。

9.2.2 悬臂灌注施工每个T构从1#、1’#开始,对称拼装好挂篮,预压调整后即可进行悬臂灌注施工9.2.2.1 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并安放竖向预应力筋。

a.绑扎底板下层钢筋;b.安装底板管道定位网片;c.绑扎底板上层钢筋。

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用Π型钢筋垫起焊牢,防止人踩变形,保持上下层钢筋的设计间距,Π型钢筋架立按间距80cm呈梅花型布置;d.绑扎好腹板骨架钢筋后,再绑扎腹板下倒角的斜筋,安装底板上的螺旋筋和锚垫板,然后穿底板波纹管;e.在腹板钢筋骨架内安装下弯钢束管道,竖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粗钢筋,固定管道定位网片。

注意锚垫板应与螺旋筋中轴线垂直,并预先焊好,防止在砼振捣过程中造成锚垫板倾斜;在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毕,进行内模安装时应在箱梁内设脚手架,防止操作人员踩踏底板钢筋;钢筋伸出节段端头的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全部采用焊接;钢筋下应设同标号砂浆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数量为4个/m2。

9.2.2.2 安装内模内模由内横托梁,竖带、纵带及组合钢模等组成,内模顶托梁支撑在两根内模走行梁上,后端吊在已浇梁段的顶板上(顶板已预留孔),内模脱模后可沿走行梁前行。

9.2.2.3 安装端模板,并与内外模板连接。

9.2.2.4 绑扎顶板钢筋、安放纵向及横向预应力管道。

a.绑扎顶板和翼板下层钢筋b.安装顶板管道定位网片,顶板锚垫板及螺旋筋,穿顶板波纹管c.绑扎顶板上层钢筋,用Π型架立钢筋固定上下层钢筋间距d.波纹管安装:波纹管严格按设计位置(先检算设计坐标,按坐标固定)随箱梁施工逐节安装,安装时将波纹管穿入定位网片内,并与定位网片绑扎,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免反复弯曲,以防管壁开裂和穿束困难,波纹管应露出梁端7~10cm,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套接,套接重叠长度20cm,并在接缝左右各5cm长度范围内外缠胶带纸,并用20号铁丝绑扎5~6道,管道接头处要做到无折角、无毛刺、不渗漏,以防堵管或穿束困难9.2.2.5 全断面一次性对称灌注梁段砼。

各节段灌注前必须严格检查挂篮中线,底模标高,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管道以及预埋筋、预留孔、锚垫板及其它预埋件位置,认真核对后方可灌注砼。

砼灌注应先从挂篮前端开始,以使挂篮的变形大部分实现后再合拢,从而避免新旧砼之间产生裂缝。

浇注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

预应力管道在灌注砼前应插入硬塑管作衬填,以防管道漏浆或变形。

管道的定位钢筋间距在0.5m 左右,并焊接牢固,以防砼振捣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或移位。

砼灌注前,后吊带一定要用千斤顶张紧,且各处要均匀受力,以防承重后和已成梁段产生错台。

T构两边要注意均衡作业,砼灌注对称进行,两侧不平衡重量严格控制,不得大于设计值(包括施工荷载30T)。

(具体计算后用砼方量表示)砼要分散缓慢卸落,防止大量砼集中冲击钢筋和波纹管;捣固砼时应避免振动棒与波纹管接触振动;砼灌注过程中要随时测量底板标高,并及时进行调整。

9.2.2.6 砼灌注完毕后,立即用通孔器检查管道,若出现堵管现象及时用高压水冲洗。

9.2.2.7 养护、拆模。

9.2.2.8 穿束、预应力张拉、压浆。

梁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按照纵、竖、横向的顺序对梁体施加预应力,张拉施工之前,先对各千斤顶进行配套检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注意竖向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预留出挂篮轨道锚固长度。

横、竖向预应力筋可滞后1~2个梁段。

(1)纵向预应力穿束:钢绞线用切割机或砂轮机切割下料,编束时用20#铁丝每隔1~1.5m绑扎一道。

张拉前在端部凿毛的同时,将预应力钢绞线穿进波纹管内,安装锚具,对预应力管道用中性肥皂水冲洗干净。

张拉:纵向预应力采用2台YCW500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应力和应变双控,控制伸长值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张拉顺序为先腹板后顶板,先下部后上部,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张拉。

张拉程序按照以下要求进行:0 →初应力(持荷2min)→ 1.03σcon(锚固)张拉作业完成后采用砂轮机切除端头钢绞线,进行封锚。

纵向预应力筋使用前必须做张拉锚固试验,主要观察锚下混凝土有无开裂现象,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2)竖向预应力:穿束:预应力刚筋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下料作业可以在已完成梁段上进行。

用人工单根依次穿入。

张拉:竖向预应力采用二台YG-70千斤顶在主梁顶面同时对称张拉,张拉程序为:拧紧螺帽→安装千斤顶→安装联结器→安装张拉杆→安装垫板→安装上部螺帽→0→0.1σcon→σcon(持荷2min)→拧紧锚固螺帽→大缸回程→拆除千斤顶。

注意拧紧螺帽时应蹲着靠近千斤顶,工作时头应尽量远离千斤顶,否则张拉杆,千斤顶或连接器一旦失效,千斤顶飞出伤人。

(3)横向预应力穿束:下料、穿束同纵向预应力钢绞线。

张拉:横向预应力张拉采用多台YDC240Q千斤顶同时对各预应力对称单根张拉。

应力和应变双控,控制伸长值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张拉程序为:安装工作锚→安装工作夹片→安装千斤顶→向油缸供油至初始应力→记录伸长值→供油至控制应力→记录核对伸长值→补足至控制应力→回油→卸去千斤顶→割掉多余钢绞线→封锚。

注意,因张拉端靠近梁体边缘,故安装千斤顶者及测量伸长值者均应带安全带,千斤顶用安全绳拴住,与梁体预埋钢筋拴在一起。

(4)压浆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应立即将锚塞周围预应力钢筋间隙用水泥浆封锚,封锚水泥浆抗压强度不足10Mpa时不得压浆,压浆应及时,以张拉完毕不超过24小时为宜,最迟不得超过3天,以免预应力筋锈蚀或松弛,其操作程序如下:a.孔道两端各安装浆咀一个,并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堵塞,安装检查压浆设备;b.打开两端压浆阀门,由一端压入水泥浆,其压力保持0.5~0.6Mpa,当另一端由出水至出稀浆再出浓浆时关闭出浆口阀门,继续压浆;c.水泥浆压力升至1.0Mpa时稳压1分钟,保证压入孔道内的水泥浆密实。

9.2.3挂篮行走待1#、1’#梁段施工完毕,挂篮即可行走,施工下一梁段。

行走程序如下:9.2.3.1 按上述要求找平1#、1’ #梁顶面并铺设钢(木)枕及轨道。

9.2.3.2 放松底模架、外侧模及内模。

9.2.3.3 底模架后横梁和外模走行梁之间安装10吨倒链,即底模架与外侧模走行梁的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