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届高三政治: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用于学生自己背诵)

17届高三政治: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用于学生自己背诵)

一、社会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方法论: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或二者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或二者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

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原理内容:(1)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①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

②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实现。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二、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原理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方法论: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原理
原理内容:(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①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阶级性: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主体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方法论: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4.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制约个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个人的活动也会影响社会。

方法论: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5.劳动奉献原理
原理内容: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6.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主观条件。

方法论: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7.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