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功率模块IPM

智能功率模块IPM

智能功率模块IPM
小组成员:李海燕 朱莉莉 夏漪婷 金中亚 顾静静 黄银萍
一、IPM的原理



本段介绍了智能功率模块IPM的特点和特性,分析了 IPM在应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诸多问题及解决方法。 把MOS管技术引入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思想开创了革 命性的器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随着IGBT在工 作频率为20KHZ的硬开关及更高的软开关中的应用,它 已经代替了MOSFET和GTR,成为最主要的电力电子器 件。 IGBT的发展使集外围电路内置于一块功率模块的智 能功率IPM脱颖而出。IPM内含栅极驱动、短路保护、 过流保护、过热保护和欠压锁定等功能,已被广泛用于 无噪声逆变器,低噪声UPS系统和伺服控制器等设备上。 IPM使产品的体积减小,缩短了开发时间,简化了开发步 骤。







(5)桥臂对管互锁。在串联的桥臂上,上下桥臂 的驱动信号互锁。有效防止上下臂同时导通。 (6)抗干扰能力强。优化的门级驱动与 IGBT集 成,布局合理,无外部驱动线。 (7)驱动电源欠压保护。当低于驱动控制电源 (一般为15V)就会造成驱动能力不够,增加导通 损坏。IPM自动检测驱动电源,当低于一定值超 过10μs时,将截止驱动信号。 (8)IPM内藏相关的外围电路。缩短开发了时间。 (9)无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10)大大减少了元件数目。体积相应小。
5、结语

由于IPM均采用具有标准化的逻辑电平的栅控 接口,使IPM很方便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IPM 在故障情况下的自保护能力,降低了器件在开 发和使用中损坏的机会,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可 靠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军事等电力电子系 统。
二、IPM的应用

1、IPM模块在变频器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 术的快速发展,变频调速系统趋向数字化和高集成度方向 发展。变频器的功率器件也经历了从SCR, GTO到IGBT的 发展历程,控制方式也从最初的v/f控制,发展到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变频家电等控制系统中,功率驱动器件是 必不可少的,智能功率模(IPM)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度集成 的功率驱动器件,然而,电力变换技术的进步和电力变换 器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其产生的公害-电磁干 扰以及谐波污染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双PWM变 频调速技术以其可以实现电机的四象限运行、能量转换效 率高、能量能双向流动,尤其是能方便地实现电网侧输入 功率因数近似为1,消除了谐波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的一 个热点。
2)在双PWM变频器中的应用

双PWM变频器中整流及逆变部分均需要采用六个 IGBT开关管进行控制,如果采用单独的IGBT开关 管再加上续流二极管,势必会使得变频器的体积增 大。而采用IPM智能模块就可以很方便的节约成本 和减少体积。文中所介绍的IPM智能模块是富士公 司型号为6MBP20RH060的IPM智能模块,它内部 具有低功耗、软开关、高性能及拥有过热保护的高 可靠性IGBT。内置有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控 制电压欠压保护、过热保护及外部输出警报端口。 用这样的模块作为双PWM变频器的功率器件,大 大简化了硬件电路的设计,缩小了电源体积,简化 了接线,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更主要的是,它提 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IPM的特点


1.1、IPM的构成
智能功率模块IPM(Intelligent Powr Module)不仅 把功率开关器件和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而且还内 藏有过电压,过电流和过热等故障检测电路,并可将 检测信号送到CPU或DSP作中断处理。它由高速 低工耗的管芯和优化的门级驱动电路以及快速保 护电路构成。即使发生负载事故或使用不当,也可 以IPM自身不受损坏。IPM一般使用IGBT作为功 率开关元件,并内藏电流传感器及驱动电路的集成 结构。
1)在变频调速控制器中的应用


单电源IPM模块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中小功率 变频系统中,如工业洗衣机控制用变频器,纺织 机控制用储纬器,注塑机控制系统中等,家电行 业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变频空调、洗衣机、冰箱 等。下面以IPM模块在小功率变频器中的实际使 用情况,具体说明单电源ipm在系统中的应用。 单电源IPM模块在系统中应用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7示出逆变器在发生相间短路时的IPM内部 IGBT单元的测试波形。电动汽车通常采用水 冷散热。为提高冷却能力,水冷的水路应设计 在IPM内的IGBT硅片正下方。此外,必须确保 这些水路的密封以避免泄露,并选择合适的位 置以消除管道与安装孔之间的冲突。高效的散 热系统能保证功率循环寿命和热循环寿命。


1.2、IPM的优点
(1)开关速度快。IPM内的IGBT芯片都选用高 速型,而且驱动电路紧靠IGBT芯片,驱动延时 小,所以IPM开关速度快,损耗小。 (2)低功耗。IPM内部的IGBT导通压降低,开关 速度快,故IPM功耗小。 (3)快速的过流保护。IPM实时检测 IGBT电流, 当发生严重过载或直接短路时,IGBT将被软关 断,同时送出一个故障信号。 (4)过热保护。在靠近IGBT的绝缘基板上安装 了一个温度传感器,当基板过热时, IPM内部控 制电路将截止栅级驱动,不响应输入控制信号。
3)IPM模块MSK4462及其应用

一般说来, 智能功率模块( IPM ) 包含有数字接 口电路、驱动电路、功率器件、保护电路、内 部DC --DC变换器等部分, 是数模混合式大规模 集成电路。事实上, 智能功率模块是复杂分立器 件的集成, 它在原理上并没有增加新的功能。智 能功率模块是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相结 合的产物, 它是计算机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关键接 口。
1)雷达伺服系统

早期的雷达伺服系统中多采用普通直流电动机 作为执 行元件来完成对雷达天线的驱动控制。但是, 普通直流电 动机由于使用了电刷和机械换向器, 因此在工作时会产生 电火花干扰, 且碳刷在一些环境中磨损快、寿命短, 维护 不便。而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的驱动 执行元件, 采用了电子换向, 因而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 无电火花干扰的特点, 它同时还具有低转速、大转矩、高 精度等性能。目前, 采用无刷直 流电动机作为驱动执行 元件的伺服系统在一些雷达系统中已经开始应用。采用 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执行元件的雷达伺服系统原理 框图如图 1 所示。

电动汽车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纯电动汽 车是用电代替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机工 作的能源来自于蓄电池。图6示出其应用框 图。
高度集成的技术使得IPM能够显著简化整个 PWM变频器的设计。变频器开发工程师只需设 计简单的绝缘接口和4个或者6个IPM供电电源电 路。简化的外围电路能够很好的满足电动汽车变 频器对于单位体积内功率密度高的要求。当IPM 快速关断时.储存在杂散电感中的能量耗散在开 关器件上。从而在开关器件上会产生浪涌电压。 浪涌电压的值直接与杂散电感值以及集电极电流 关断变化率相关。因此。功率部分的换流电路设 计必须尽可能地降低杂散电感。电动汽车变频器 通常采用叠层母线排可有效降低杂散电感。即使 IPM在直流母线电压很高时发生短路关断,浪涌 过电压也不会超过模块的耐压极限。

②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2 所示。 它由脉宽调制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换相处理、 驱动与保护及桥式逆变主回路几部分组成。本 系统中驱动采用IPM , 主回路为脉宽调制式变 换器, 即PWM变换器。PWM变换器分为不可 逆和可逆两类, 它在控制上又分为双极式和单 极式两种方式。由于双极式可逆分为双极式和 单极式两种方式。由于双极式可逆 PWM运行, 因此, 在静、动态性能要求比较高的雷达伺服 系统中应采用双极式可逆PWM 变换器。
由于系统中使用了单电源IPM模块,即只 需要给IPM模块提供一路电源,整个系统可 以共一个参考地,这样可以减少用于电气隔 离用的光耦,包括6路IPM驱动信号,故障检 测信号。另外,电压、电流检测也可以方便 地通过检测直流侧电压和n线电流,而不需要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从而大大降低系 统的硬件成本。
结构原理 基于IPM的双PWM变频调速系统框图
双PWM变频调速系统以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 受关注,但整流部分由原先的整流二极管替换成 可控器件势必增加了成本,然而IPM智能模块的 出现不仅为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其高度 的集成性和保护性能为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因此采用IPM智能模块设计双PWM变频调速系统 具有电路设计简单、保护措施完善、体积小等特 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2、智能功率模块在电动汽车中的 应用


节能和可替代能源的探索已成为当今工业发展 的主题.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风能、太阳 能和电动汽车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而电力电 子器件则成为这些领域的热点。 系统硬件配置以TMS320LF2407为核心的硬件 控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 构成:控制器核心TMS320LF2407,外围接口 电路、功率开关模块及其驱动,DC-DC变换模 块。
2、IPM参数和特性
3、控制电路电源


3.1 、IPM控制功率消耗控制电路电流ID与 开关频率FC有关; 600V IPM控制电流(mA) 3.2、布线指南 六个或七个IGBT单元的IPM四组隔离的 供电电源,两单元或一单元的则在三相大功 率中需要六组隔离电源,以避免噪声。 IPM 的控制电源端子应接一个至少10μF的退耦 电容,该电容帮助过滤共模噪声提供IPM栅 极电路所须电流。

4.3、接口电路的连接 把接口直接做在PCB板上可靠近模块输入脚以 减少噪声,如图1所示。

4.4 、FO输出信号的使用 当TFO=1.8ms(典型值)有效时,IPM会关断开关 并使输入无效。在 FO结束后,自动复位,同时使 输入有效。在 FO输出时系统必须在1.8ms内使 PWM信号无效,等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有效。 必须避免重复故障而导致结温升高损坏IPM。 系统可通过检测tFO时间长度来确定是过流还 是短路引起(1.8ms),过热时间会长一些。过热 复位一般要等基板冷却到OTR以下需要几十秒 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