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传新闻学基础考研真题(1991-2014)

中传新闻学基础考研真题(1991-2014)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1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与信息2、“有偿新闻”3、舆论监督4、新闻真实小年个5、“集体的组织者”二、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3、试论范长江的新闻工作业绩及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4、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中的新闻节目改革的成绩。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录音现场报道2、板块节目3、隐性采访4、任务专访5、农村广播网二、问答题1、阐述现场短新闻评选的意义?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广播电视宣传如何加强深度报道?近年来在深度报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请举例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学试题(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舆论学2、第四媒体3、新闻网站4、“竖三民”报5、拒检运动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注意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2、简述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1、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新闻真实”的认识。

2、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

3、试论延安《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策划2、记者述评3、非线性编辑4、背景音响5、新闻广播节目二、问答题1、简述录音报道与现场报道的区别,以及二者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2、简述广播专稿接听知规律提炼和表现主题的要求。

三、论述题1、结合广播(或电视)新闻实践,谈谈隐性采访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新闻作品分析结合《一场不寻常的交通肇事风波》论述连续报道的特点,并分析该报道在舆论监督的特色。

(亦可指出不足之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1992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2、中国广播电视学会3、范长江新闻奖4、中央广播事业局二、论述题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发表的历史背景、基本要点及对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与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3、怎样理解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提纲中的下面一段话?江泽民说:“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是单个事实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异己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4、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本质特点。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受众心理2、提炼3、背景音响4、节目栏目化5、版面语言二、简答题1、有九名新闻工作者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简述当今提倡“长江精神“的内涵及时代特色,并列出五名获奖者的姓名及单位。

2、结合当前的经济宣传,简述改进经济报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联系当前实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2年元旦推出的节目改革方案,简述者次节目改革的特点和内容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3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客观性2、客观报道3、客观主义4、新闻本源5、新闻来源6、集体的组织者7、新闻信息 8、接近性 9、时新性 10、合理想象二、论述题[1、2必答,3、4、5任选两题]1、试论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意义。

2、试论13年来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进程和成绩。

3、论哲学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4、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是什么?5、试析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黄金时间2、直播3、广播电视节目4、新闻特写5、现场采访二、问答题1、报纸版面编排应掌握哪些原则?你认为近年来报纸版面有哪些显著改进?2、广播电视受众参与的作用和特点?并结合具体节目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4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韬奋新闻奖2、齐越3、舆论4、新闻道德5、视听率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后面四题任选三题]1、试述毛泽东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意义。

2、新闻的基本要素(不是5W)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新闻的党性。

4、“有偿新闻”的危害、原因和根治方法。

5、舆论监督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经济广播电台2、新闻事实3、新闻结构4、广告5、广播电视节目二、问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谈谈你对“有偿新闻”的看法。

2、简述新闻节目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新闻节目的编排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5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徐宝璜2、“苏联呼声”广播电台3、“客里空”4、中央电视台二、论述题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2、谈谈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对当前新闻改革的指导意义。

3、阐述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4、试论新闻信息的双向传播。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电子媒介2、隐性采访3、口头评论4、系列台二、简答题1、简述新时期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2、如何增大广播新闻节目的信息量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6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试论社会主义报刊广播电视的基本任务。

二、简述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新闻真实”的认识。

四、谈谈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新闻事业的斗争。

五、谈谈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节目提要2、广播评论3、反馈4、解释性报道二、问答题1、什么是特写?简述特写的特点。

2、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论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7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多媒体2、新闻道德3、舆论4、新闻真实性5、拒检运动二、论述题1、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主要内容是什么?2、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新闻广播事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3、“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业务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

5、谈谈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采写和影响。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岛屿2、有线广播电视3、细节材料4、编后5、间奏乐二、问答题1、广播现场报道的优势和难点。

2、广播电视评论选题有哪些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8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邸报2、新闻政策3、“社会责任”论4、隐私权5、新华通讯社二、论述题[五题任选四题]1、试论社会注意新闻事业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试述新修订和颁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试论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4、谈谈范长江西北通讯社的采写和影响。

5、试述中国早期广播事业创办的情况。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研究性专稿2、频道资源3、系列报道4、不署名评论和署名评论二、问答题[第一题必答,第二、三任选一题作答]1、谈谈你对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素质的认识。

2、什么是新采访?并阐述采访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3、谈谈广播专稿写作的特殊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1999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 1、“定本”制度 2、《新青年》3、新闻自由 4、舆论监督二论述题[五题任选四题作答]1、试论维新变法运动中改良派报刊活动的特点及其进步作用。

2、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宣传及其影响。

3、试论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主要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4、结合邓小平同志关于“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论述,阐述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5、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电子媒介2、广播传播符号3、〈〈新闻纵横〉〉4、体验采访5、数据广播二、问答题1、什么是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请举实例说明各自特色。

(广播或电视新闻节目均可)2、广播新闻报道中叙述语言与音响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处理二者之间关系?中国传媒大学1999年传播学试题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理论论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众传播2.反馈3.传播者4.控制实验法5.编码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内容2.简释传播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三、论述题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可以分为哪些部分?试就此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15分)2.试论“传播”——-它的概念含义和研究类型。

(25分)北京广播学院199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专业知识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国外关于受众(受传者)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流派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论”、“论”、“文化规范论”等。

2.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于70年代初发表文章,提出“沉默的螺旋”的观点。

她认为,舆论的形成,包括、、个人对社会中其他人的看法的理解这三个方面,以及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解释下列概念(每个4分,共20分)1.受众2.民意测验3.法兰克福学派4.内在效度5.内容分析三、辨析(每题10分,共30分)1.传播与舆论2.信息与讯息 3.“热媒介”与“冷媒介”四、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每个10分,共20分)1.传播媒介的发展受社会结构的制约。

2.人际新闻传播活动是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

五、论述(共25分)1.传播的主要功能(15分)2.大众传播的反馈类型的方法。

(10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2000年(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法2、癸丑报灾3、新闻本源4、《热血日报》5、反馈二、简述题1、简述政治家办报(台)企业家经营的含义。

2、简述古代小报的产生及其特点。

三、论述1、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实现“精品战略”的背景、现状及意义。

2、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情况的看法。

3、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闻回报2、新闻素材3、直播4、主持风格5、概貌通讯6、评论要素二、简答题1、什么是新闻专稿?简述的它的优势和特点。

2、简述广播评论的地位和个性。

三、论述谈谈对广播传播方式的优势与局限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