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精选单项选择100题

中考历史精选单项选择100题

中考历史精选单项选择100题1、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香港、澳门回归3、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B、坚持走群众路线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D、借鉴苏联的经验4、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上天。

这一重要成果属于863计划中的哪一领域?( )A、新材料技术B、自动化技术C、信息技术D、航天技术5、《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B、限制君主的权利C、强调人自由、平等D、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6、19世纪中期,世界棉花需求量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蒸汽纺织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发明C、有轨电车的发明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7、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

罗斯福是“轮椅上的总统”;列宁的身高只有1、64米;而邓小平却只有1、524米。

就是这些身材上“矮小”的人,却都以巨人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面哪些叙述符合他们的“巨人形象” ( )①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从此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④罗斯福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⑤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步走向富强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8、“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礼物”指()A、火烧圆明园B、割占宝岛台湾C、签订《辛丑条约》D、英国强租新界9、中国近代化开始于()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10、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11、下列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出现的是()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两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12、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活跃荧屏。

下列历史影片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走向共和》④《火烧圆明园》⑤《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④⑤③D、③④⑤①②13、能够体现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重大战役是()①台儿庄战役②百团大战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14、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A、延安B、徐州C、大别山地区D、沂蒙山地区1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表明祖国大陆已全部解放C、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16、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要做一个宣传牌,他们可以在上面展示的内容()①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图片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片③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图片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图片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17、《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A、殖民扩张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18、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意大利投降D、诺曼底登陆20、下列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特征的是()A、福特汽车公司B、东印度公司C、美孚石油公司D、微软公司21、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A、国家名称的改变B、社会制度的变化C、经济体制的变化D、两级格局的结束2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以下条约中含有割让领土这一条款的是()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2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展示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下列素材应该选择的是()①收复新疆②大败洋枪队③黄海大战④廊坊阻击战A、①②B、③④C、②④ D、①④24、设想你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清朝官员,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创办工业。

你激励人们的口号是()A、自强求富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废除二十一条25、下列事件距2008年八十周年的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黄埔军校创建C、北伐战争D、井冈山会师26、“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与此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进军井冈山B、长征C、挺进大别山D、转战陕北27、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中,揭示了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是()A、圆明园浩劫B、五四运动C、卢沟桥事变D、开国大典28、人民空军参加的第一次战争是()A、人民解放战争B、越南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海湾战争29、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成功同学制作了一个主题是“周恩来外交风云”的网页。

下列内容与主题相符的是()①万隆会议②重返联合国③中美建交A、①②③B、①②C、②③30、请选出与下列对联对应的时间和历史事件:(1)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2)包产到户,迎来春花万朵;政策放宽,呈现瑞气千祥()①20世纪50年代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②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大革命”④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成就喜人A、①④B、②④C、③④ D、②③31、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

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三角贸易B、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C、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明治维新D、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3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中美建交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日邦交正常化33、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的是()A、火星四溅的巴尔干——第一次世界大战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歌》的创作C、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34、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了巨变。

巨变主要是指()A、开始出现民族危机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被迫对外开放D、外国商品大量涌入35、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6、《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民族危机深渊,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列强瓜分了中国D、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37、某历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是在什么时候?”时出现了分歧,你认为应在()A、新文化运动前期B、新文化运动后期C、五四运动之后D、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38、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

下列适合做小说书名的是()A、《鸦片战争的烽烟》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C、《我眼中的西安事变》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39、毛泽东曾有过一句振奋人心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C、中国农民的觉醒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40、下列史实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勇抗强敌的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41、摧毁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的历史事件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42、20世纪50年代,在农村的某个地方传唱着这样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年代是()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43、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原因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废除了奴隶制B、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C、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建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4、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年—1814年间欧洲的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拿破仑战争45、从世界范围看,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的国家是()A、苏联B、英国C、美国D、中国46、2007年11月7日,米莎参加了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90周年的游行活动,你认为她准备的宣传图片应是()A、列宁B、赫鲁晓夫C、斯大林D、戈尔巴乔夫47、“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48、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

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A、康有为B、洪秀全C、陈独秀D、张謇49、近年来,中日关系呈现出“经济热、政治冷”的态势,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历史阴云是()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南京大屠杀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0、学习历史常常要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的是()A、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北伐战争——张作霖的主力被消灭C、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南京5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