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

九年级化学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测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u:64 S:32 O:16 Na:23 H:1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2、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3、t ℃时,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面粉 C.味精 D.食盐5、下列有关溶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质只能是固体 B.溶质只能是气体C.溶质只能是液体D.溶质可能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6、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NaCl B.NH 4NO 3 C.NaOH D.浓H 2SO 4 7、右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A 点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 50℃时的溶解度大于20℃时的溶解度C. 将A点的溶液降温到20℃时,将有晶体析出D. A 、B 点比较,B 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8、t ℃时,向一支盛有0.1g 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

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不存在“1+1≠2”现象的是()A.1g酒精和1g水混合的总质量B.1g金属铁和1g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C.1g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g食盐后,所得溶液的质量D.1ml酒精和1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10、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B.牛奶C.稀盐酸D.泥水11、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降温至20℃,会有大量的硝酸钾固体析出,在降温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解度12、质量相等的蔗糖同时分别投入等量的水中,溶解最慢的是()A.将蔗糖直接投入水中B.将蔗糖研细后投入水中C.将蔗糖投入水中后加热D.将蔗糖投入水中并不断搅拌13、在现实生活中,鱼类能在水中呼吸的原因是()A.水分子含有氧气可供鱼类呼吸B.水不断分解释放出氧气可供鱼类呼吸C.水中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可供鱼类呼吸D.水可在鱼类的体内分解释放出氧气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是相同的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D.某温度下,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若温度不变,食盐不溶解15、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再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MgCl2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16、实验室现有足量的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gB.10gC.50gD.100g17、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了到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溶剂质量减小了D.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18、如右图所示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 的溶液接近饱和时,若分别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 均可使之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 A 溶液B. B 、C 溶液C. C 溶液D. A 、B 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9题,每空格1分,共35分)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⑴食盐水 ⑵铝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⑶硫酸铜溶液 ⑷碘酒 ⑸石灰水 ⑹铁与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后的溶液 ⑺盐酸2、(图表信息题)如右图所示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 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集合⑴A 、D 集合分别表示:A. D. 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是⑵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的 区域(填A 、B 、C 、D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 溶液,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3、请你各举一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说的。

⑴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⑵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事实:在一般条件下,油渍在水中很难溶解,要洗净粘附油脂的试管或烧杯,应该怎么办?并说出这样做的道理。

(写出两种即可)方法⑴ 原因 。

方法⑵ 原因 。

5、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上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其原因是 。

6、下图是某同学配制30.0g 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的全过程:⑴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答出两处即可)① ② ⑵若操作正确,配制时需量取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0g/ml )就选用 ml 的量筒(100ml 、50ml )⑶如果配制的食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少于6%,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答出两条即可)① ② 7、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 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 3 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能溶解的KNO 3,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

该学生在实验中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4得到的溶液属于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该温度下KNO 3的溶解度是g (g/100g 水)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底部均有 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 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甲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乙试管内产生 的现象是 。

9、⑴如何使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固体尽快溶解在水中,请提出你的操作建议: (写出两条建议)⑵若将少量生石灰加入到某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保持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比有变化吗?(如有变化的需指出是变大还是变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数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6分)1、有两瓶相同体积的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溶有较多食盐的食盐水,请你用不同的物理方法设计实验区分它们(写出三种)2、实验室里要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并得到含杂质较少的食盐和硝酸钾晶体。

⑴实验步骤分四步:a、过滤b、降低温度使晶体析出c、蒸发结晶d、加热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⑵今有下列仪器:铁架台、铁圈、量筒、试管夹,石棉网、集气瓶、药题、坩埚钳。

本实验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需要增加的仪器是。

3、要配制50g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钠溶液。

现提供25 g 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钠溶液、20g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钠溶液及足够多的固体硝酸钠和水。

请选用上述的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中。

四、计算题(本题共2题,共11分)1、蓄电池中电瓶液硫酸的质量分数为30%(密渡为1.22g/cm3),若要配制5L30%的硫酸溶液,需98%的浓硫酸(密渡为1.84g/cm3)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取整数)2、⑴现有无水CuSO4固体16g,若要把它配制⑵若将16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CuSO4溶液与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多少克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5分)1235(略)4、方法⑴用汽油除油污,原因油污被汽油溶解。

⑵用洗涤剂除油污,原因洗涤剂的乳化功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小的液滴,随水流去。

⑶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原因与油脂发生化学变化。

6、⑴①瓶塞应倒放②砝码应放在右盘,称量物放在左盘③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应用玻棒搅拌⑵28.250⑶①用量筒量取水,读数时仰视②放砝码的托盘中没垫纸等7、饱和110g8、甲中试管底部的固体溶解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乙中固体增加9、⑴略⑵减少不变三、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⑴根据密度不同区别:用相同体积和质量的木块分别放入两液体中,浸入液体中体积大的是蒸馏水,小的是食盐水。

⑵根据沸点不同区别:将两液体分别放在烧杯中加热,用温度计测沸点,沸点高的是食盐水,低是的蒸馏水。

⑶根据蒸干后有无残余固体区别:各取少量液体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后有残留物的是食盐水。

(其余合理答案均可)2、略3、⑴25g40%硝酸钠溶液25g水⑵10g硝酸钠40g水⑶20g15%硝酸钠溶液7g硝酸钠23g水四、计算题(第1题4分,第2⑴题3分,第⑵题4分)1、1015ml4232ml2、⑴略⑵98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