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的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C.福禄倍尔D.蒙台梭利E.柏拉图2.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是()。

A.张雪门 B.陶行知C.陈鹤琴D.杜威 E.黄炎培3.学前教育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帮母亲照管儿童 B.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C.发展儿童智力D.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E.促进儿童体制发展4.()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D.学前教育内容 E.学前教育课程5.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E.德国教育研究会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保教结合原则7.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B.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c.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D.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E.家长文化资本积累8.()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E.特长发展9.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智力游戏 B.音乐游戏c.角色游戏D.体育游戏 E.结构游戏10.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A.跳舞B.游戏C.唱歌 D.识字 E.体育11.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A.自主化 B.社会化 C.虚构化D.教育化E.群体化12.“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直接法 B.移情法 C.生活化方法D.游戏化方法E.隐喻化13.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A.游戏B.上课 C.读书 D.学习 E.作业14.最常见的语言法有两种,它们是()。

A.观察法和演示法 B.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C,故事法和讨论法D.精神环境体验法和物质环境体验法 E.练习法和作业法15.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B.行动操作法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E.诱导法16.幼儿园课程内容分为()。

A.健康 B.语言 C.社会 D.艺术 E.自然科学17.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写十大原则的是()。

A.大众性 B.儿童性C.娱乐性D.言语性 E.适合性18.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

A.求知的需要 B.游戏的需要C.父母的需要D.交往的需要E.衣食需要19.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

A.电话联系B.家长学校 C.咨询活动 D.家长委员会E.家长手册20.目前我国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A.家园联系手册 B.家长会C.开放日D.家长委员会E.咨询活动21.社区教育起源于()。

A.美国 B.日本C.丹麦D.瑞典 E.挪威22.下列属于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是()。

A.创造性 B.全面性 C.细致性 D.灵活性E.长期性23.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A.教师的活动 B.幼儿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E.幼儿和教师的活动24.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言语专业化B.蹲下去与孩子对话c.用点头肯定孩子的话语D.注意倾听 E.抚摸、鼓励幼儿25.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D.演示法E.直观法26.课上,某幼儿想喝水,老师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让幼儿离开座位去饮水B.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D.让幼儿坚持到下课E.批评后不让饮水27.教育科学研究的来源有()。

A.教育科学实践中的问题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c.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E.随意课题28.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具有()。

A.慈爱的心胸B.稳定情绪C.丰富的感情D.良好的行为习惯E.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29.游戏理论生长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格罗斯 C.阿普利登D.拜敦代克E.福禄倍尔30.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街道B.区 C.市 D.县 E.郊区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制定了______,其中的“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2.十八世纪末——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这是“社会实施学前教育的思想”的______起源。

3.经济的发展对下一代提出要求,也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一定的______。

4.洛克提出著名的______,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

5.对于学前儿童实施______我国学前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前教育法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6.______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7.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______等5个领域。

8.我国幼儿园具有为______和______服务的双重任务。

9.幼儿教师的专职就是______。

10.托幼机构是为教育幼儿而______的社会机构。

11.幼儿——决定了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所玩的游戏内容、形式等与其实际身心发展______水平是相一致的。

12.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中心是______;在游戏中,幼儿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围绕这个物质中心展开的。

13.幼儿园教育的评价就是检验______是否达成。

14.家庭访问一般分为幼儿人园前家访和人园后家访。

入园后家访又可以分为______。

______。

15.人们对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人在行为上的总的期望和要求是教师的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

3.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4.幼儿自发的游戏会打乱教师的正常教学计划,应该加以限制。

5.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要以幼儿的间接经验为基础。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

2.三岁儿童的心理有哪些显著特征?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4.简述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2.星期一,A老师埋怨说:“萱萱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

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萱萱,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

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时,应遵循哪些原则?一、不定项选择题1.C【解析】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被誉为“学前教育之父”,1840年他把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C【解析】陈鹤琴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

3.A【解析】初创阶段学前教育主要是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只担负儿童生活和安全方面的任务。

4.A【解析】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体为特定的教育目标。

5.C【解析】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根据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提出发展适宜性原则。

6.A【解析】幼儿园将教育内容融入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7.A【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遗传因素。

8.B【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9.C【解析】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班级游戏的内容为建构活动、表演活动、角色活动、劳作活动、益智活动等。

10.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1.D【解析】教师将教育内容融人游戏中,才能真正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

12.D【解析】根据幼儿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将教育内容游戏化,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

13.A【解析】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14.C【解析】故事法和讨论法为常见的语言法。

15.B【解析】行动操作法益于儿童亲身体验,内化行为规则。

16.ABCDE【解析】幼儿园课程包括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

17.ABDE【解析】陈鹤琴提出幼儿园课程编写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儿童性、持续发展性、现实性、适合性、教育性、陶冶性、言语性。

18.ABD【解析】交往、求知、游戏需要是儿童的精神需要。

19.A【解析】电话联系是最快捷、灵活的联系方式。

20.C【解析】幼儿园定期请家长参观和进行亲子活动是经常性的活动。

21.C【解析】丹麦的柯隆威等人于19世纪中叶创办的“民众中学”可视为社区教育的发端。

22.ABCD【解析】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具有特殊性:(1)工作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2)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4)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23.E【解析】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解析】幼儿语言处于初步发展期,主要是掌握日常词汇,还不能理解专业化词汇。

25.D【解析】教师让幼儿直观具体实物使幼儿获得感性认识属于演示法。

26.A【解析】幼儿园工作要保教并重,保教结合。

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同等重要。

27.ABCD【解析】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1)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2)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3)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4)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28.ABCDE【解析】幼儿的“向师性”心理特点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以及要求幼儿教师要有积极的良好的个性素养。

29.C【解析】阿普利登认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生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

30.A【解析】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

二、填空题1.《奏定学堂章程》 2.欧洲 3.物质基础 4.“白板说”5.全面发展教育 6.幼儿园质量高低 7.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8.幼儿幼儿家长 9.教育幼儿 10.专门设立 11.身心发展的水平l2.玩具 13.目标 14.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 15.职业角色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