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体液粪便检查
挤压伤、溶血等。
2 1
5
4
33 6 7
1.透明管型 2.细颗粒管型 3.粗颗粒管型 4.蜡样管型 5.上皮管型 6.白细胞管型 7.红细胞管型
3、结晶
盐类结晶一般无意义,与红细胞同时 存在示结石可能。磺胺药物结晶应停药。 亮氨酸、酪氨酸结晶见于急性磷、氯仿、 四氯化碳中毒及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糖 尿病昏迷等。
尿糖检验
正常0.56-2.8mmol/24h,定性阴性。 定性阳性称为糖尿。
当血糖>8.8 mmol/L时,肾小球滤过 的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即 可出现糖尿。
尿中出现葡萄糖的二因素: 动脉血中葡萄糖浓度 肾糖阈
• 饮食性糖尿 一次食用200g糖 • 暂时性糖尿 延脑血糖中枢受刺激 • 血糖正常性糖尿 肾糖阈低,重吸收低 • 高血糖性糖尿 糖尿病 • 其他 乳糖尿、半乳糖尿、果糖尿等。
尿蛋白检验
正常20~80mg/24h,定性阴性。 定性阳性,定量>150mg/24h称为蛋白尿。 肾小球蛋白尿 >1g/24h 白蛋白为主 肾小管蛋白尿 <1g/24h 小分子蛋白(β2 微球蛋白、
α微球蛋白) 混合性蛋白尿 大、中、小分子 3.5g/24h 溢出性蛋白尿 Ig轻链、Hb、Mb等 组织性蛋白尿 组织分解、炎性 细胞分泌
五、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胞总数及白细胞数。 (1) 白细胞 成人0~10×106,
儿童0~15×106 (2) 细胞分类 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以中
性分叶核为主。病毒、结核性脑膜炎、 寄生虫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2、细胞学检查 检查癌细胞。 3、其他 可见真菌、绦虫卵(囊虫病)。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对疑有脑瘤或颅内高压者一般不此 检查,以免发生脑疝导致死亡。
三、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术获取,分装3支无菌试管内, 每管1~2ml。
• 第一管 细菌学检查 • 第二管 化学或免疫学检查 • 第三管 常规检查(显微镜、细胞学)
四、理化检验
1、颜色: 正常为无色液体。 异常可出现:
黄色 脑内陈旧性出血。如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膜炎、肿瘤等。
4、其他
尿沉渣镜检可见寄生虫、细菌、肿瘤 细胞等
(四)12小时尿沉淀物细胞计数 (Addis计数)
参考值
RBC
<50万/12h
WBC
<100万/12h
透明管型 <5000/12h
急性肾小球肾炎以红细胞增多 为主,肾盂肾炎以白细胞增多为主.
四、尿液其他检验 1.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
为免疫球蛋白轻链或其聚合物
三、检查内容
(一) 一般性状检查 量、颜色、透明度、比重、凝固性、PH等。
(二) 化学检查 蛋白定性、定量,葡萄糖定量等。
(三) 显微镜检查 细胞计数、细胞分类及细胞学观察、细菌 学检查等。
(四) 其他 酶学、免疫学、肿瘤标志物等
尿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验(HCG)
由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产生。 受精卵着床后1~2天开始分泌,受孕 后10天HCG试验即可阳性。60-70天达 最高峰。 HCG具很强的抗原性
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
渗出液 为炎性积液
多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如化脓性及 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等。也可见于非 感染性原因,如外伤、化学刺激(胆汁、 胰液、尿素)等。此外尚可见于恶性肿 瘤。
二、标本采集
经浆膜腔穿刺术获取,抽取后 分别置于4支消毒试管内,第一管 用于细菌检查,第二管用于生化检 查,第三管用于常规及细胞学检查, 第四管用于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
蛋白尿的存在 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酸化的能力,同 时尿流缓慢及局部尿液积滞 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 透明管型及类园柱体管型 :正常偶见。 肾动脉硬化及肾病时多见。
• 细胞管型: 见于急、慢性肾炎,重金属 中毒。
• 颗粒管型: 慢(急)性肾炎、药物损伤等。 • 蜡样管型: 慢性肾炎晚期、肾淀粉样变。 • 脂肪管型: 慢性肾病。 • 肾衰竭管型:急慢性肾衰、大面积烧伤、
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2、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查
正常人尿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弱阳性。
• 临床意义
鉴别黄疸类型
尿胆红素 尿胆原
• 肝细胞性黄疸
+
+
• 溶血性黄疸
-
+
• 阻塞性黄疸
+
-
• 酮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等。
• 亚硝酸盐 : 阳性示尿路感染。
• 尿含铁血黄素正常阴性。血管内溶血阳性。
1、性状及颜色:正常为黄褐、墨绿,
软园柱状便
异常时可出现:
•稀糊水样便
腹泻
•干硬羊粪便
便秘
•细条扁平样便 直肠狭窄
•粘液血便
菌痢、结肠炎、结肠癌
•果酱样便
阿米巴痢疾
•鲜血样便 •柏油样便 •棕红色便 •淘米水样便 •陶土样便 •食物原形便 •草绿色便 •寄生虫虫体
直肠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炎、小肠出血 霍乱、副霍乱 胆道阻塞、钡餐后 消化不良 新生儿便 蛔虫症、蛲虫症、绦虫症
2、显微镜检查
观察有无细胞、虫卵、原虫等
• 红细胞
痢疾、肠炎、肠癌
• 白血病
痢疾、肠炎
• 吞噬细胞 痢疾
• 虫卵
寄生虫感染
• 原虫
阿米巴、肠滴虫
• 脂肪、淀粉颗粒 消化不良
• 霉菌及菌丝
真菌感染
人肠道寄生虫卵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未受精蛔虫卵 2. 受精的蛔虫卵 3. 脱蛋白膜的蛔虫卵 4. 受精的蛔虫卵 5. 鞭虫卵 6. 钩虫卵(四卵细胞期) 7. 钩虫卵(桑椹期) 8. 钩虫卵(蝌蚪期) 9. 蛲虫卵
标本采集
• 晨尿 • 容器清洁、干燥 • 标本无混浊
检查方法:免疫学方法
•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2500IU/L)
•
胶乳凝集抑制稀释试验
•
放射免疫试验
(200IU/L)
•
单克隆抗体二点酶免疫法 (50IU/L)
•
检孕卡法
临床意义:
早孕诊断及计划生育中的应用。 鉴别正常与异常妊娠
对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及妊娠的 维持等有意义。 某些生殖道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如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畸胎瘤等。
尿液检验的应用
泌尿系统及肾周围病变 循环、内分泌系统疾病 肝、胆、胰疾病 职业病的诊断 器官移植的存活与否判断 药物监测
二、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尿液标本的收集
• 晨尿 • 随机尿 • 空腹及餐后尿 • 中段尿及导尿 • 12小时及24小时尿
尿液标本的保存
防腐剂: 甲苯、甲醛、盐酸、冰醋酸、 麝香草酚
尾形上皮 肾盂或输尿管炎症 小园及多边上皮 肾小管病变及
肾移植排异
尿沉渣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1
1.加稀醋酸后 2.未加醋酸 3.红细胞淡影 4.新鲜红细胞
2 5.高比重尿液中的红细胞
5 3
4
尿沉渣中的上皮细胞
1
1.扁平上皮细胞 2.尾形上皮细胞 3.小园或多边形
上皮细胞
2
3
2、管型
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
(三)显微镜检查
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真菌等 1、细胞成分 红细胞: 偶见。≥3称镜下血尿。
形态:均一型、多形型、混合型。 见于肾炎、结核、结石、肿瘤、出血性疾病等。 白血胞: 正常0~5/HP。炎症增多称脓细胞。
见于泌尿系炎症、肾盂肾炎、膀胱炎、 尿道炎等
上皮细胞
可见少量扁平上皮细胞。大园上皮偶见。
一、概述
胸腔、腹腔、心包腔统称浆膜腔。 含微量浆液,起到润滑保护脏器作用。 病变时浆液增多称浆膜腔积液。按积 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
漏出液 为非炎性积液
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①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常见于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 ② 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常见于慢性心力
衰竭 ③ 淋巴管阻塞,常见于肿瘤压迫或丝虫病
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俗称白带,呈酸性, PH4~5,内含物为阴道杆菌、上皮细 胞及少量白细胞。 检查主要内容:
清洁度、寄生虫、霉菌等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度
清洁度
所见成分
临床意义
Ⅰ 大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 正常
胞0~5/HPF,杂菌无或极少
Ⅱ 中等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 正常
细胞10~15/HPF,杂菌少量
10. 蛲虫卵(蝌蚪期) 11. 绦虫卵 12. 脱去胚膜的绦虫卵 13. 短膜壳绦虫卵 14. 长膜壳绦虫卵 15. 肝吸虫卵 16. 血吸虫卵 17. 肺吸虫卵 18. 姜片虫卵
3、粪便隐血试验
正常阴性 阳性见于:
服用铁剂、食动物血及肝脏 上消化道出血 见于胃溃疡活动期、胃肠癌及钩虫症等
隐血试验是胃肠癌普查的首选试验项目
脱水、休克、严重肝病
• 肾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肾移植
• 肾后性
上尿路梗阻
无尿 <100ml/24h
意义同少尿
气味:微弱芳香气味
异常:
• 糖尿病酮症
烂苹果味
• 脓尿、晚期膀胱Ca 新鲜时即有腐败味
颜色 正常淡黄至黄褐色
血尿 (洗肉水样)显微镜血尿 肉眼血尿 血量>1ml/L
泌尿系统出血:肾结核、肿瘤、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红蛋白尿(红葡萄酒或酱油)
红色 穿刺损伤、脑出血 白色 白细胞增加所致,见于化脓性脑
膜炎
2、透明度
正常为透明液体。病理情况下出现混浊,如 化脑呈脓样。
3、凝固 正常不凝固。异常凝固
薄膜样凝固 结脑块状凝固 Nhomakorabea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