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浙教版中考预测卷 科学试卷(提升版2)

2020浙教版中考预测卷 科学试卷(提升版2)

2020浙教版中考预测卷科学试卷(提升版2)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对应答题位置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1.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2.计算说明(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u—64 Cl—35.5 Br—80);(2)g取10N/kg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改编】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验满氧气C.读取液体体积D.向试管中加固体2.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

如右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膜片不属于单质B.碳膜片与C 是同一种物质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FA.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604.下列变化不能用如图所示的曲线来表示的是()A.某一山区既存在种间斗争又有种内斗争的松树的数量变化B.正常人用餐前后血糖浓度变化C.感冒后未就医,未服药自然痊愈期间白细胞数量变化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可能是异养厌氧型生物,之后出现了需氧型生物,最后形成现在的大气,那么大气中氧气的变化。

05.化学实验桌上有一锥形瓶,经测量知道该空锥形瓶重0.5N,底面积为50cm2,现向其中注入200ml水,测得水面距瓶底6cm,如图所示。

设水对瓶底产生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6.【改编】已知甲、乙、丙、X是4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右图。

则图甲和X可能是(▲)A.S和O2B.C和O2C.0和Fe D.CO和CuO27.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在原实验基础上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过程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反应前34.3g反应后32.7g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C.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D.反应后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8g 8.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9.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说明该钾盐是无色无味气体K CO23B铜丝分别浸入FeCl溶液,丝浸入3AgNO3溶液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说明CuSO是该实验的催化剂4少量CuSO固体,反应速率大大提高4D向含有少量FeCl的MgCl溶液中加入足量32Mg(OH) 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2除去MgCl 溶液中少量2FeCl310.下列4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B.向硫酸溶液不断加水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硫酸溶液D.向10.4g 10%的BaCl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 SO溶液2 2 411.【原创】对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小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红磷充分燃烧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会偏低12.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机器人,重为500千克,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2。

机器人耗时3h在南极冰面上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

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机器人使用履带可以增大对冰雪地面的压强B.机器人使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C.机器人在冰面上自主行走的平均速度为10m/sD.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为1.25×104Pa13.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14.下列关于光现象和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车记录仪的光学元件实质上是个凸透镜B.日月食不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原理C.盘山公路上的广角镜是凸面镜D.彩虹是光的一种折射现象15.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

下列总结出的的规律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D.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H+16.【原创】网传 1:桶装水经过饮水机流出后,三天之内滋生的菌落,相较于刚刚开封时增长了227倍!超过国家对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网传2: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发生一起因免疫接种乙肝疫苗致婴儿死亡事件。

桶装水内的细菌和乙肝疫苗分别称为(▲)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特异性免疫17.当自动电压力锅压强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

压强过大时开关K过压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K 自动断开。

则下列K、K 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方式过热过压过热中,正确的是:A B C D18.如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的位置如图所示, 右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时,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A .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B .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C .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D .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19. 对于化学反应 X+K CO =2Y+CaCO ↓的分析错误的是( )233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X 只能是熟石灰C 、Y 中一定含有钾元素D .X 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 价20.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品的B .透视使用的 X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C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能接收电磁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1 分)21.【改编】(3 分)当今许多都市建筑出现“屋顶绿化”,它一般分为屋顶花园和植被屋 面两大类。

屋顶花园的植物种类丰富,能够形成一定层次的植物群落,观赏性和稳定性高, 但对屋顶的承载能力和土壤的要求高。

相比之下,植被屋面是屋顶绿化最简单的形式。

植被 屋面常选择一些地被植物种植,种类相对单一,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维护成本小。

(1)整个植被屋面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院顶花园,其成分简单,所以_▲_ _ 能力较弱。

(2)考虑屋顶环境特征,适合屋顶植被的杭物应具有的特征是▲_ ________。

A.耐干早B.喜阴湿(3)下列不属于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的是▲ _..A.改善空气质量B.预防火灾C.缓解温室效应22.近年,一种被称之为“死飞”的自行车出现在城市街头,这种“前卫”的自行车与一般自行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车体很轻、独特的无刹车与后轮固定设计,使其车速可达60km/h。

下列是某同学对“死飞”自行车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所用车架为高碳钢,属于金属材料B.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可减轻质量防腐蚀C.其高密度树脂脚踏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增大摩擦D.“死飞”因车速远大于普通自行车,使其惯性太大而存在安全隐患23.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

甲、乙两个学生找来铝制废牙膏皮,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

那么其中▲学生设计的装置比较合理。

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时,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在不增减仪器的条件下,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24.(6分)目前释放核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使原子核裂变,二是使原子核。

1Kg铀核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如果煤的热值为3×107J/kg,那么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至少为J;也相当于转化效率高达50%的总功率为200kw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工作天(一天有效光照时间取8h)。

25.(4分)右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左右两端个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

当左边小盘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右边小盘内放有重力为1.5N的砝码使,木块未被拉动,这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当右小盘内放有重为1.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1.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26. (4分)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有K+、Mg2+、Fe3+、NO-、OH-、SO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3 4经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为11。

由此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有▲。

27.(5分)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分别放入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浸在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清水和黑墨水中,接通电源使两灯正常发光,通电5分钟后水温分别升高t℃和t℃。

则t▲t(填“>”或“<”或“=”),理由是▲。

21 21甲图乙图第28题图28.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观察到废液呈蓝色,所以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