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班级: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能够对四种消费心理作出正确评价。
掌握理智消费者应当具备的四个消费原则。
2、能力目标: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认清其危害,增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正确的消费心理,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适度消费原则和勤俭节约原则。
一、【基础知识梳理】(准确扎实记忆基本原理,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基本原理)12、做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四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原则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之内进行消费.(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原则要避免________________,避免______________,避免只重_____________忽视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宗旨,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__为荣、以_____________ 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种______________,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二、【自学检测】易错易混点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都不可取。
(×)2、适度消费就是不要超前消费。
(×)(注意:适度消费,既不能抑制消费,也不能超前消费)3、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4、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的。
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我们要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5、随大流跟风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只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我们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易错解析】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1)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防止超前消费,同时,又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需求,防止消费滞后。
(2)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3)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
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
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
三、【合作探究】探究1:安徽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对于消费行为的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在日常消费中仍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下列消费行为: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过度装修、讲排场摆阔气;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发泡塑胶餐盒、滥用塑料袋、滥用家用清洁剂;盲目使用化妆品;等等。
(1)请对材料中表现出的消费观念进行简要评价。
(2)在当前情况下,消费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探究2:(1)①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从整体上讲是一种跟风行为,具有仿效性,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对于这种消费行为,要做具体分析。
如果是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不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盲目跟风,则是不可取的。
②“过度装修、讲排场摆阔气”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同时,这种行为也是一种超前消费,铺张浪费,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是不可取的。
③“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发泡塑料餐盒,滥用塑料袋、滥用家用清洁剂及盲目使用化妆品”等行为,则是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既不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又不利于环境保护,给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与理性消费原则、绿色消费原则以及消费的科学性相违背的。
(2)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并且应该有一定的剩余,以备不测之需。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这种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的,特别是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更应戒奢以俭。
探究2:前几年,在饭店用餐后把吃剩的饭菜“打包”带回家有点让人不好意思,显得太小气。
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
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
当然,“打包”毕竟是盲目点菜的结果,比“打包”更好的是精打细算,合理点菜。
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探究3:(1)将吃不了的饭菜“打包”带回家,有利于避免浪费,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要戒奢从俭。
实践证明,艰苦奋斗于国于民都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
(3)因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仍需要发扬光大。
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
四、【体验高考】1.(2014北京,32,4分)根据图12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图12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4课标Ⅰ,13,4分)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图5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湖北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恩格尔曲线描述的是商品需求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般的说,奢侈品恩格尔曲线表明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数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得越来越快,下图属于奢侈品恩格尔曲线的是4.(江苏南京、盐城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人们的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时,对高档奢侈品的消费需求会迅速增加。
下图中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特点的是A B C D5.(山西四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右边图像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M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曲线D(指D0、D1、D2)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M商品的均衡价格。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当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②当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③当M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④当M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1、知识目标:了解金钱的本质,钱能做什么?如何获得金钱以及如何使用金钱。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搜集相关的关于金钱的观点,培养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并将领悟到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使之成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为;避免陷入拜金主义误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金钱应该怎么使用?【教学难点】:金钱应该怎么获得?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1、金钱是什么?(1)从起源看,(2)从本质上看,(3)从职能上看,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在一定意义上,都离不开货币。
(2)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的地方。
(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有意义。
3、如何正确对待金钱?(1)对于金钱,要。
用致富,是受国家的,是光荣的;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手段攫取钱财,决没有好下场。
(2)对于金钱,要。
要把钱的地方,用于做有意义的事。
花钱要,用于做什么要分,能够节省的要。
少花钱多办事、,就能让钱发挥更大的作用。
【拓展延伸】《金钱买到与买不到》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金钱可以买到饰物,但买不到青春;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金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金钱可以买到权威,但买不到威望;金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智;金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金钱可以买到躯体,但买不到灵魂;金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金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