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 • •

身体保育须合乎自然,要给孩子活动的自 由。
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 的教育的条件。


此时教育应在乡间进行
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 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


2、儿童期的教育(时间段为2岁—12岁)
感官的教育
一个人的不同感官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期, 而这些敏感期几乎都集中在人的童年阶段。 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 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 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 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卢梭还专门提及了针对女子 的教育。他一方面提出女子应当受教育,一方面 又指出女子所受的教育也不要太多。 卢梭认为女子应当是男子的附属品,他理想的女 子形象是受过适当的教育的贤妻良母型的女子。


(女子教育)
女勿争雄,男勿争雌; 认识男女性的差异之处: 女性开始说话的时间比男性早,声音也比较动听,学 习也比较容易。 男人生来即为了自己,女生生来即为了取悦于男人。 降生之后,捆绑得紧紧的义务应予消除。尤其女孩子 不应束胸、束腰。 男性只以嘴、语言表达情意,女性则几乎以全身来表 达。 男人长于抽象,女人优于实际。 对婚姻的了解




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国家长官学校教育 重视体育 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以使 学校成为未来政治家的培养场所。



六、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




他所著的《爱弥儿》与柏拉图的《理想国》、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起构成了西方教 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影响了德国泛爱学校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全新的意义, 他启发人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教育。 裴斯泰洛奇在其创办的学校中实践了卢梭的儿 童观,并进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

4、青春期的教育(时间段为15岁-20岁)
卢梭把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放在道德教育和宗 教教育上。
道德教育方面,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第一个 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感情’,方法是给学生阅览 人类不幸、困难、受难的图画,还要注重善良的 示范。 道德教育的第二个任务是培养‘善良的判断’, 研究历史是完成这个任务的主要方法,他对于伟 大人物的传记特别注意。



作品中的观点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 “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 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 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 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提出“天 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 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 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 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 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 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自然的教育 :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 在的发展 。
人的教育 :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 发展 事物的教育 :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 获得良好的经验 。



自然的教育
自由的教育,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 取得主动地位。
适应每个儿童的教育。 主要针对富人。




2、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 —《爱弥儿》 自然人 独立自主的人 平等的人 自由的人 自食其力的人
“整个世界就是书本,事实就足以教学”。

他把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放在知识教育和劳动 教育上。
知识教育上,“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 首位,并注意通过知识学习陶冶情操。” 劳动教育上,他认为这一阶段的人应学习一门职 业并提出了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 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不能单凭热情冲动 去选择职业,眼高手低也不能成功;适合自己的 性别和年龄,青年人不宜选择整天呆在房间里的 职业;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
二、论人的天性

• • •
1、性善论
人性本善 自爱心和怜悯心 良心是得自天赋的

• •
2、感觉论
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感官训练
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1、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

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 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本性,反对成 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 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儿童 的自由发展。


• •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 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该把成 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给儿童充分的自由 实施“消极教育”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 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不同时期儿童的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应注意的事项等等。
道德教育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善良的意志’。





宗教教育方面,卢梭认为“没有信仰就没有真 正的道德”。他要求人们要爱上帝胜于爱一切, 但反对当时教士编写的荒诞教义和教会的繁文 缛礼,他认为当一个人受了自然的教育后就会 自然而然地理解宗教。

5、爱情和婚姻家庭教育(时间段为人成年以 后)
卢梭以爱弥儿和苏菲相识、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过程为例 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
百科全书派群像
侦察兵遭老虎攻击
橡树
玩 蛇 者 , 作 于 年 , 藏 巴 黎 奥 尔 赛 博 物 馆
1907
卢梭纪念碑



《论科学与艺术》(1749年)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 《新爱洛伊斯》(1761年) 《社会契约论》(1762年) 《爱弥儿》(1762年) 《山中书简》(1763年) 《忏悔录》(1778年)。
一、生平 二、论人的天性 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六、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 七、自然后果法 八、用比较的视角探讨卢梭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异同
让 • 雅克 • 卢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
一、卢梭的生平


让· 雅克· 卢梭 (1712年~1778年) ,法国人,生 于瑞士,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自幼跟其父亲一起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文 学书籍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只在正规 学校学习过两三年的拉丁文、数学和绘画,所 以其一生所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其不间断的刻苦 阅读。




两次有奖征文,才华为世人瞩目,然亦与 伏尔泰等分道扬镳。 30岁时来到巴黎,结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狄德罗等。 1754年之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相继出版 《新爱绿绮丝》、《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等著作, 惹祸上身,逃亡八年。 流亡中写出《忏悔录》第一部。 1773年写出《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 1778年病逝。



1、婴儿期的教育(婴儿出生后的前两年)
以幼儿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一方面,卢梭认为体质锻炼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 他还认为“唯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人忍耐疾苦,勤于工作, 获得幸福和延长寿命。” 他主张给婴儿穿宽松的衣服以免影响其身体的发育; 他倡导由母亲亲自照看孩子,由父亲教育孩子; 挑选保姆要选择身心皆健的等等。


政治基础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iscours sur l'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l'inégalité")中,卢梭 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 约。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的唯一原 因,是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 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的社 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 约有着明显的缺陷。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 “欺骗”了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 特点。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统治者与被统治 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 的财富和权利,而是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 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 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 根本的社会契约。





重感觉非理性
在卢梭看来,理性教育应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在 诸多感觉中,卢梭最为看重的是触觉和视觉的教 育。因为“这两种感觉的用途是最经常和最重要 的。”

反对这一时期让儿童读书
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 说教。他提出自然后果法。



3、青年期的教育(时间段为12岁-15岁)

邬春芹的论文《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探讨了颜元和卢梭两位教育家在教育目的、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主张的相似性,但也指 出了两者的不同之处:颜元的教育价值观更多 的是“社会本位”,而卢梭的教育价值观更多 的是“个人本位”。

王文礼的论文《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之比 较》探讨了庄子和卢梭教育观的异同及其对今 人的启示。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雷克啸,夏传礼.中国著名教育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 版社 夏志刚. 从《爱弥儿》看卢梭的女子教育观[J]. 西南民族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 高志东.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困境的解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 苏启敏. 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 肇庆学 院学报,2005 邬春芹. 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07 王文礼. 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之比较[J]. 内蒙古师范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