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分析题

管理经济学分析题

2、假定某行业市场需求曲线为P=30-Q,该行业有两个寡头进行竞争。

两个寡头拥有相同的生产规模与成本。

假定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MC1=MC2=10,两个寡头的行为遵从古诺模型。

(1)求古诺均衡下每个寡头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并求行业产出总量。

(2)将结果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下的产量与价格进行比较。

(3)在一个寡头先确定产量,另一个寡头后确定产量的情况下,用斯泰伯格模型求两个厂商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1、TR1=PQ1=(30-Q1-Q2)Q1=30Q1-Q2(2)-Q1Q2MR1=30-2Q1-Q2 (TR1对Q1求导)当MC1=MR1时,利润最大30-2Q1-Q2=10 得Q1=10-Q2/2 (1)同理,得 Q2=10-Q1/2 (2)联立(1)(2)得Q1=20/3 Q2=20/3 P=50/3总产量Q=Q1+Q2=40/32、完全竞争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10 Q=30-P=20若两寡头生产条件相同,均分产量,则Q1=Q2=10 完全垄断时,相当于两寡头相互勾结求利润最大化,此时的均衡为共谋均衡TR=PQ=(30-Q)Q=30Q-Q(2)MR=30-2Q MR=MC时,总利润最大化即30-2Q=10 得Q=10 P=20Q1+Q2=10的曲线为契约曲线,沿此线两寡头瓜分产量。

若两寡头实力相当,均分产量,则Q1=Q2=5,达到共谋均衡点。

3、假设寡头1先确定产量,寡头2会对其作出反应,反映函数为:Q2=10-Q1/2寡头1:TR1=PQ1=(30-Q1-Q2)Q1=(30-Q1-10+Q1/2)Q1=20Q1-Q1(2)/2MR1=20-Q1 MR1=MC1时,利润最大:20-Q1=10 得:Q1=10,Q2=5,P=15可看出,寡头1由于首先行动而获得了优势,即所谓的先动优势。

3、某产业只有两个寡头。

两个寡头进行广告竞争,竞争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四个小矩形中的数字为企业的利润,其中每一个矩形中的第一个数字是寡头1的利润,第二个数字是寡头2的利润。

假定两个寡头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请问,若两个寡头进行的是一次性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什么?若双方进行的是无穷多次竞争,会有合作的结果吗?如果有,条件是什么?(3) 解:若两寡头进行的是一次性竞争,且同时决策,竞争的结果应是达到纳什均衡,此也是各自的优势策略,即结果(200,200);若双方是无穷多次竞争,会有合作的结果(600,600),此时的条件是贴现因子ρ应足够大:以寡头1不偏离合作的条件为例,有600/(1-ρ)>900+200×ρ/(1-ρ)解不等式可得ρ>3/721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1)已知△PxPx=10%,△Qx/Qx=15%,求Ecx。

根据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Ecx=△Qx/Qx/△Py/Py。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则有:Ecx=15%/10%=1.5(2)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22 .根据短期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下表中已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所有的空格。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什么?答:完全竞争意味着:①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生产者和购买者;②生产者的产品是同质的;③购买者和生产者掌握完全的信息;④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即只有生产者和购买者双方都实现了完全竞争时,该市场才是完全竞争的。

完全竞争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但这并不削弱完全竞争模型的重要意义。

他是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点和评价各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参照3、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答:垄断竞争行业与完全竞争行业相比,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垄断竞争行业也包括有大量小规模厂商,小厂商能自由进入该行业。

这些情况都很像完全竞争行业。

但是,完全竞争行业的产品是同质的,各厂商产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而垄断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而是存在差别。

尽管这些有差别的产品之间具有很高的替代性,但这种差别毕竟使每个厂商对于自己的产品享有一定的排斥其他竞争者的垄断力量。

因此,垄断竞争行业每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曲线,不是需求弹性为无穷大的直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是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的唯一差别。

垄断竞争行业厂商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虽然也是该厂商的产品需求DD与LAC曲线相切之点的价格和产量,但由于这一切点不可能像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那样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而是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

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量,而价格则高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价格,但厂商并未因此赚得更多利润,因为较少的产量的平均成本也较高。

此外,垄断竞争厂商之间的广告竞争也导致更高的平均成本。

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同完全竞争相较垄断竞争行业各厂商使用的设备规模小于最优规模,这样的设备规模提供的产量的平均成本大于该设备所能实现的最低平均成本。

这意味着生产资源未能实现最优利用,说明垄断竞争厂商长期时也会出现过剩生产能力。

这对于社会资源利用来说,造成了浪费。

然而,由于垄断竞争情况下造成这种浪费的原因是产品差别性,产品的差别又能满足人们本来就存在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产品的多样化,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这对消费者也有利。

因此,垄断竞争情况下产品价格较高,可看作是消费者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付出的代价。

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一般厂商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答: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曲线是指整个行业对某种生产工具要素的总需求曲线。

这条总需求曲线是和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一样,不能直接将行业中所有个别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简单加总。

其原因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会导致所有厂商对该要素需求的增加以扩大正常规模。

但是,当生产要素规模扩大后,产品的总供给会相应增加,如果市场需求不变,产品的价格就会下跌。

而产品价格的下跌则又会导致对要素需求的减少。

这时,个别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左移动。

因此,在新的价格下,整个市场对该生产工具要素的总需求要比单个厂商对该要素需求的简单加总要小,是个别厂商要素需求曲线左移动的总和。

经济学上把这种由于产品价格下降所造成的对个别厂商要素需求的影响称为“外部效应”。

5.当某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其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即出现卖方垄断时,起生产要素的均衡点如何确定?这与产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有何区别?答: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面临着一条水平的要素供给曲线,但由于它在产品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它的产品销售价格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即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产品的价格不随单个厂商的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VMP与其边际收益MRP相等,它们都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与产品价格的成积MP*P。

但在卖方垄断的情况下,厂商的产量越大,销售价格越低。

所以,边际收益MRP曲线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分离而位于VMP的左下方。

此时MRP曲线就是卖方垄断厂商对某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如果生产要素市场上的某要素的价格为P1,卖方垄断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则由MRP曲线与MFC的交点`来决定。

这时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为Q1,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条件时,则其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边际收益MRP,此时均衡的要素使用量为Q2。

显然,存在卖方垄断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小于完全竞争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

3.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1)卫生组织发出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升了;(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4)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回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使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2)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3)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这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的购买力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4)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需求的话。

因为培养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4.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2)在X产品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3)生产X的人工和原料价格上涨了;(4)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1)产品X的供给将增加。

因为产品X的生产技术重大革新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X的数量较前有了增加,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2)产品X的供给将减少。

因为生产产品X的企业数目的减少将直接减少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产品X的供给量,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左方上移。

(3)产品X的供给将减少。

因为生产X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提高其生产成本从而减少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X的数量,这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4)产品X的供给将增加。

因为当产品X的价格预计要下降时生产者会赶在价格下降前尽量多生产和出售产品X,以免受或少受跌价之损失,其供给曲线便会向右下方移动。

1、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由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而成,其行业需求曲线是否也由厂商的需求曲线加总而成?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供给曲线可分为短期和长期的。

短期的行业供给曲线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基础。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它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市场或行业的供给曲线是本行业所有厂产的位于平均可变成曲线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总和,即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的总和(参见下图)图中,行业供给曲线S和厂商供给曲线S相类似。

在已知市场上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的情况下,将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相加,便得到行业的供给曲线。

在长期内,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的横向之和,即所有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以上的长期边际成本之和。

但是,由于长期内行业中厂商的数目是变动的,所以,行业中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与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行业中产量变动,对行业中厂商的成本的影响有关。

根据这一影响,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成本不变、递增和递减三种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