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下品社复习题修订稿

苏教版六下品社复习题修订稿

苏教版六下品社复习题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提要第一课可爱的地球一、填空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 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我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刘旺、刘洋。

第一个进行太空授课的女宇航员是:王亚平。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

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70%,陆地还不到30%。

3、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

四个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的面积最大,北冰洋的面积最小。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4、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种类主要有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

5、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第二长河是亚马逊河,第三长长河是长江。

6、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

每逢这一天,许多国家都开展纪念和宣传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活动。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8、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成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等。

9、现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蓝鲸。

海底美丽的珊瑚其实是动物。

10、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11、新西兰旅行家约翰.布根和詹姆斯.欧文创下了在6个月旅行国家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2、站在海边看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

因为地球是球形的。

13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

二、判断题1、地球表面积是平面。

(×)2、1552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环行。

(×)3、世界七大洲中,国家和地区较多的洲是大洋洲和南极洲。

(×)4、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是地中海。

(√)5、在南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6、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世界上地形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第二课从世界看中国一、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展开世界地图,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她坐落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我国的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3、我国大陆与台湾的“三通”是指通航、通邮、通商4、中国睦邻友好的“三邻”政策是:安邻、睦邻和富邻。

5、中国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称呼这片土地。

东北三宝分别是人参、貂皮、鹿茸。

6、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7、黄河流域既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又是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仍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

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8、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着名的鱼米之乡。

9、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东有朝鲜(首都:平壤),北有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西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尼泊尔、不丹、印度,南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有:日本(首都:东京)、韩国(首都:首尔)、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

1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第三课我们互通有无一、填空1、郑和,本姓(马),小名叫(三保)。

他先后(7)次下西洋。

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一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郑和航海图》是当时海上航行知识的汇泉。

证明郑和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航海家)。

2、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有人称它是(世界经济联合国)。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在秦汉时期便通过海路进行对外贸易,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4、自古以来,我国就和外国有贸易往来。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开始从(长安)往西,经(西域)源源不断地转运到(西亚)和(欧洲)。

这条通道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

5、汉语中的外来词有(石榴)、(罗汉)、(鸦片)、(咖啡)、(沙发)等。

6、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7岁时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

回国后由他口述,别人记录,编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7、我们身边的进口货,如美国的(饮料),西欧的(巧克力),加拿大的(面粉),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瑞士的(手表),日本的(家用电器),泰国的(大米),古巴的(白糖)等。

这些产品使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选择)。

8、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鞋帽)、(家电)、(家具)、(肉类)、(水产品)等。

10、我的家乡有(服装)、(手套)、(肉类)等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1、人们上网,这个“网”指“国际互联网”(也叫因特网),可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

2、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应将网络视为学习工具,在网络中多学知识,开阔视野。

正确使用网络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是有益的,但要警惕网络“陷阱”。

避免网上的“陷阱”的方法有:拒绝色情网站,少玩游戏;对网上的不速之客提高警惕。

但网络也有种种弊端,主要有网络迷恋,网上行骗等。

3、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行教学,查询资料,沟通情感,求医问药,购物订票,游戏娱乐,寻人寻物,通缉逃犯…4、青少年上网应注意什么?答:首先要理解网络中有我们能学到的知识与有益的东西,但也有负面消极的东西——网络迷恋与网上行骗等。

其次,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谨防网上受骗,拒绝色情网站,随时提醒自己,少玩游戏,对网上的不速之客提高警惕等。

第五课地球在“发低烧”一、填空题1、从1860年到2000年的140年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度,有人把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比喻为地球发低烧。

2、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有:酷热、持续干旱、龙卷风、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北极冰架崩塌等.。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好比是地球周围的天然保温层,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温室”,科学家把它称为温室效应。

4、人们利用水力、风力、太阳能等能源(清洁能源),减少向大气环境排放二氧化碳。

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就是以水力发电。

5、地球变暖的后果有:(酷热);(龙卷风);(干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陆地减少);(北极冰架崩塌);(某些物种灭绝)等。

冰架的崩塌给人类发出了警告:(气候变暖)正在蚕食着大陆的身躯。

6、地球周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吸收太阳发出的部分热量),并(阻碍地球表面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地球大气增温。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好比是地球周围的天然保温层,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温室)”,科学家把它称为“(温室效应)”。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就会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地球像人一样“发低烧”。

7、北极地区的中部是北冰洋,四周环绕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陆和岛屿。

二、简答题1、地球发低烧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吗?答:有关。

随着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这是导致地球发低烧的最重要原因。

另外树木被大量砍伐,森林面积在快速减少,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的能力下降,也是导致地球发低烧的重要原因。

2、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答: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纸张;吸烟;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杯子;汽车尾气排放;工厂排放的浓烟和污水等。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呢?答: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水力、太阳能和风力);积极参加绿化活动;大力种植草和树木,爱护花草树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

第六课天有不测风云一、填空:1、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级地震。

2、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3、英国小姑娘蒂莉被人们赞誉为海滩小天使。

4、人为的生态环境恶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森林草地的破坏、江河湖泊的缩减、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

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每年的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防灾减灾的最好办法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抗结合。

6、2003年春天,SARS病毒肆虐大江南北。

7、自然灾害可以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洪灾、龙卷风、旱灾、沙尘暴、火山爆发、滑坡、海啸、雪崩、寒潮、虫害、森林火灾等都是自然灾害。

8、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风、暴雨、寒潮、冰雹、龙卷风。

9、地质灾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水土流失。

10、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

11、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海面上升。

12、生物灾害:虫害、鼠害、草害、病毒传染病、细菌传染病。

13、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海啸,造成至少17万人死亡,另有10万多人失踪。

二、简答:1、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答:自然灾害的种类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

像地震、火山爆发都属于地质灾害;火灾有森林火灾与草原火灾等;海啸属于海洋灾害;洪涝、干旱、龙卷风属于气象灾害;虫害、病毒传染病、细菌传染病则属于生物灾害。

2、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答:(1)平房里的人,尽量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

楼房内的人可暂时躲在坚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或躲在卫生间、厨房等小开间房内。

随手用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被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2)要立即灭火或断电(3)住在高层楼房里的人不要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要跳楼。

(4)正在上课的学生可暂时躲在课桌下,不要乱跑。

(5)不要躲在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远离石油化工、化学、煤气等易燃和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到火情时最好躲在上风有水处。

(7)山区的人要密切注意滑坡和泥石流,若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撤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