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线路试题答案

配电线路试题答案

配电线路试题答案一、问答题:1、答:施工放线前应做如下准备工作:(1)查勘沿线情况,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2)对于一般河道,可搭临时便桥或安排渡船;(3)对跨越的公路,铁路电网线,不能停电的电力线路搭好放线架;(4)必须清除的树枝及其他障碍物应先清除;(5)检查杆塔是否已经校正,有无缺件;(6)放线的劳动力组织工作应全面安排;(7)导线轴应平稳地放在放线架上;(8)施工器具妥善安放好;(9)张力放线机、牵引机及其他器具按要求放置好。

2、答: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的三相绕组星形连接的公共点称为中性点,如果三相绕组平衡,由中性点到各相外部接线端子间的电压绝对值必然相等。

如果中性点是接地的,则该点又称零点。

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作中性线;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作零线。

3、答:(1)应采用10kV级氧化锌避雷器、管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作为防雷保护;(2)对于经常断路运行而又带电的柱上油断路器,应在带电侧装设避雷器,其接线应与柱上油断路器等金属外壳连接在一起,其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3)对于经常闭路的柱上油断路器,则应在断路器两侧都安装避雷器。

在安装避雷器时,要尽量装在靠近被保护断路器旁。

4、答:变压器的基本技术数据包括以下内容:(1)相数和额定频率;(2)额定电压、额定电压组合、额定电压比;(3)额定容量;(4)额定电压;(5)绕组连接组标号;(6)分接范围(调压范围);(7)空载电流、空载损耗和空载合闸电流;(8)阻抗电压和负载损耗;(9)效率和电压调整率。

5、答: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与配电网络改造相结合;2)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3)不占或少占农田;4)躲开洼地、冲刷地带以及易被车撞击地段;5)避开有爆炸物、易燃物和可燃液(气)体的生产厂房,仓库,贮罐等;6)避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

6、答:(1)原因有:1)导线的初伸长(新架线路);2)设计计算,施工观测的错误;3)耐张杆的位移或变形;4)杆塔拉杆线的松动或横担的扭转;5)导线质量不佳;6)线路长期满负荷或过负荷运行;7)线材长期运行后的疲劳。

(2)调整弧垂的方法有:1)重新紧线,注意三相导线的平衡;2)预先计算需要减少的线长,直接在耐张线夹处进行调整。

7、答:牵引、制动及临时拉线地锚的方位,地锚的强度及埋深钢丝套应符合要求:1)主牵引地锚中心与杆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其地锚与电杆基坑距离为杆高的1.3~1.5倍;2)制动绳地锚应与电杆中心线平行,制动锚坑与基坑距离应为电杆的1.3倍;3)两侧拉线地锚与电杆中心桩的距离为杆高的1.2~1.3倍,距离远些为好,两侧拉线地锚方向垂直于线路方向,且通过电杆中心桩。

8、答:混凝土电杆整体起吊的布置,主要是由混凝土杆的结构尺寸、重量和重心高度来决定的,布置的原则是:(1)计算电杆重心高度h0。

(2)根据h0确定抱杆高度h,一般取h为(0.8~1.1)h0或电杆全高的1/2为宜,抱杆的初始角α0选55°或65°,抱杆根开为抱杆长度的1/3,并确定抱杆的位置a。

(3)确定牵引地锚距支点的距离L1牵引绳至牵引地锚,对地夹角以5°为宜。

(4)确定制动绳与侧拉线的位置。

(5)绘制现场布置图,并确定吊点和钢丝绳长度,并进行受力计算。

9、答:驰度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2)紧线段在先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4)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的线档,若地形特殊应适当增加观测档。

10、答:1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对地距离较小,运行中容易发生树扫线等瞬时单相接地故障。

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就要形成接地短路,造成线路跳闸停电。

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绝缘水平是按线电压考虑的,虽然增加了投资,但并不大,而且有利于自动消除瞬时接地故障,减少停电次数。

另一个原因是10kV系统电压较低,线路较短,接地电流较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容易产生间歇电弧,所以10kV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1、答:TT系统的故障特点是:故障回路电流小,在自动切断供电前,局部故障不会扩大,不会转化为“死”故障,在短接地存在着较大的接地电阻。

TT系统的防护措施有:(1)保护器的动作电压应小于或等于TT系统的预期接触电压,若不能满足时应采取附加等电位连接;(2)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和过电流动作保护器,对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系统,允许使用故障电压保护器。

12、答:高压侧装的跌落式熔断器既是保护装置又是控制装置,用以进行投切操作。

其熔丝的选择应能保证在变压器内部或低压侧发生短路事故以及过负荷时被熔断。

而低压侧引出线熔断器熔丝的选择应能保证在引出线上发生短路或过负荷时被熔断,将电路断开。

各熔断器熔丝熔断先后的时间要配合好,如低压侧短路时,低压侧熔丝应先熔断,而高压倒熔丝应不熔断,作为后备保护,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高压侧熔丝应即熔断。

如100kVA的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为5.77A,选择高压侧熔丝的额定电流为15A。

13、答:因线损主要与电网结构、运行方式及负荷性质有关,所以降低线损的主要措施是:(1)减少变压的次数;(2)合理调整运行变压器台数;(3)调整不合理的线路布局;(4)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尽量使无功功率就地平衡;(5)实行合理的运行调度,及时掌握有功、无功负荷潮流,以做到经济运行;(6)采取措施减少无功损失。

14、答:在低压电网中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害处是:会产生三相电压不平衡,降低供电电压质量,增加低压电网的电能损耗,零线断线产生电压偏移大,会烧坏用户家用电器。

15、答:用钳压法对架空绝缘导线进行连接的施工步骤如下:(1)将钳压管的喇叭口锯掉并处理平滑。

(2)剥去接头处的绝缘层、半导体层,剥离长度比钳压接续管长60~80mm 。

线芯端头用绑线扎紧,锯齐导线。

(3)将接续管、线芯清洗并涂导电膏。

(4)按规程规定的压口数和压接顺序压接,压接后按钳压标准矫直钳压接续管。

(5)将需进行绝缘处理的部位清洗干净,在钳压管两端口至绝缘层倒角间用绝缘自粘带缠绕成均匀弧形,然后进行绝缘处理。

二、计算题:1、解:负载每相阻抗为:Z =22XL R +=3.6(Ω)每相电流为I ψ=U ψ/Z =400/3.6=111(A)由相、线之间的关系,求出线电流I λ=3I ψ=3×111=192(A)由变压器额定容量,求出副边额定电流Ie =S/(3Ve)=100000/(3×400)=144(A)答:因为I λ>Ie 所以该变压器超载,即不能担负上述负载。

2、解:(1)计算是否满足发热条件负载导线允许I I ≥ A A U Q P U S I Njs js N js 375)(31338.03)101030()5050100(3/3/2222<≈⨯+++++=+==负载所以 该线路能满足发热条件。

(2)计算电压损失。

由L U QjsX PjsR U N∑+=∆)(00有)(=++=++=总V U U U U V U V U V U 242418)(238.005.0)3.01027.050()(438.005.0)3.02027.0100()(1838.01.0)3.05027.0200(321321∆∆∆∆≈⨯⨯+⨯=∆≈⨯⨯+⨯=∆≈⨯⨯+⨯=∆电压损失百分值为%。

%%=总3.610038024100%≈⨯⨯∆=∆N U U U答:该线路能满足发热条件,线路末端的电压损失约为6.3%。

3、解:线路末端电压损失率表示式为△U%=CS l P l P P CS MB B A 21)(++=,其中M 为线路的负荷矩。

所以,导线截面积:%)(21U C l P l P P S B B A ∆++==1/(7.75×10-3×3)[(1.5+4)×10×10-3+4×20×10-3]=5.8mm 2∴可选用6mm 2的BLX 型导线。

4、解:A 1的电内阻:R 1=75×10-3/10=7.5×10-3Ω.A 2的电内阻:R 2=50×10-3/10=5.0×10-3Ω.并联总电阻:R 总=R 1·R 2/(R 1+R 2)=3×10-3Ω总电压:U=15×3×10-3=45mVA1表读数:I1=45×10-3/7.5×10-3=6AA2表读数:I2=45×10-3/5.0×10-3=9A答:A1表读数为6A, A2表读数为9A.5、解:绝缘电阻为:=4×107(Ω)=40(MΩ)答:操作杆的绝缘电阻应为40MΩ。

6、解:设重心在距底端h处,则答:电杆的重心高度为9.5m。

7、解:已知:P=1000kW,J=1A/mm2,U=10kV,,根据公式计算,有)答: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导线为LGJ—95。

8、解:导线电阻为答:导线上的电压损耗为3.75‰。

9、解:三相导线的最大使用拉力拉线受到的最大拉力=钢绞线单位截面最大使用拉力=镀锌拉线截面为答:应选用GJ-70钢绞线做拉线。

10、解:=所以答:变压器的电阻为24Ω,电抗为49.5Ω。

11、解:(1)R 总=()3243241R R R R R R R ++++=6+()Ω=+=+++⨯1046538538(2)I=1020=总R U=2A(3)P R1=I 2R 1=22×6=24W12、解:(1)I R4=114=R P =1AI=2A(2)U=IR 总=I ()())36(2615615622432431+=⎪⎭⎫⎝⎛++++=⎪⎪⎭⎫⎝⎛++++R R R R R RR =2×9=18V13、解:)(35.7)5.325.52()2(222m a f b af b =-⨯=-=∴-= 答:B 杆上应挂弧垂板距悬挂点7.35米。

14、解:根据有关公式8.9)(⨯±=h L P ρμρ放线张力:P =(0.5×0.598×800+0.598×6)×9.8=2379(N)=2.38kN 答:放线张力为2.38kN 。

15、解:在此瞬间电杆处于平衡状态,各力对支点O 的力矩代数和等于零,即: 032.930cos 5.1142sin 00=⨯-⨯G T所以 牵引绳拉力为: )(05.2167.05.1132.987.02042sin 5.1132.930cos 00kN G T =⨯⨯⨯=⨯⨯=答:固定绳所受拉力为21.05k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