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录取名单 分数线 难度分析

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录取名单 分数线 难度分析

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翻译硕士by育明教育506马老师科目介绍:翻译硕士英语(100分)【考核内容】完形填空、改错、句子重述、文本缩写、命题作文该科目考查考生是否符合MTI学习要求的英语水平,难度为专业八级。

试题形式分为完形填空、改错、句子重述、文本缩写、命题作文五个部分。

完形填空为 20分,要求根据原文主题、上下文语境,在文章每一空白处填写一个适切的单词。

改错部分为15分,要求划出文章或句子中的10处错误,并逐一进行改正。

句子重述部分为15分,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10个句子用不同语言形式予以重新表达。

文本缩写为20分,要求把一篇1000单词的英语文章缩写为 300单词的短文。

命题作文30分,要求根据所给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400单词的作文,要求语言规范、结构合理,表达清晰,流畅通顺,逻辑性强。

英语翻译基础(150分)【考核内容】英汉术语互译、英汉应用文本互译该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英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MIT学习阶段的水平,具体考查双语基本功以及双语转换的基本技能。

词语翻译部分考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英文版中常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词汇,同时考查考生对术语翻译基本策略的认识,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30个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

英汉互译部分考查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以及对中国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要求译文理解准确,表达流畅,体现出对翻译策略和技巧的掌握。

英译汉速度每小时350单词左右,汉译英速度每小时300汉字左右。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50分)【考核内容】术语解释、英汉新闻编译、汉语写作该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汉语水平。

百科知识部分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知识的掌握。

应用文写作部分考查考生的应用文体编译及写作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场景和英语信息,编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汉语应用文,体裁包括新闻、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命题作文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现代汉语论说文。

要求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字通顺优美。

分数线:2018年北语笔译实际录取28名,扩招的人数还是非常多的,口译却减少了5名。

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笔译统考37,口译12。

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笔译进复试46人,最高分409,最低分370.英语口译进复试16人,最高分405分,最低分369分,笔译统考36人,推免14人,口译统考11人,推免8人。

2015年北京语言大学笔译招收统考40人,推免10人,口译统考15人,推免5人。

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翻硕招生人数:2017年与2018年对比,2018年英语笔译口译究方向均增加了汉英法笔译和汉英法口译。

参考书目:1-《英语笔译实务》(3级),外文出版社。

2-《英语专业8级翻译点睛150篇》3-《汉英翻译教程》4-《张培基散文》5-《翻译硕士英语真题解析》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6-《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解析》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7-《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China Daily 手机报、人事部考试《英语笔译常用词语应试手册》、《经济学人》等报刊及近一两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录取名单:复试:笔译专业(英、法、日、朝鲜、阿、德语)综合笔试:外译中,中译外。

听说测试:听力综述,命题口头作文。

专业综合面试:一般性问题;命题演讲;笔译热点话题讨论。

口译专业(英、法、日、朝鲜、阿、德语)综合笔试:外译中,中译外。

听说测试:听力与复述,视译专业综合面试:一般性问题;社会热点话题讨论;视译或者复述笔译方向复试科目:汉英笔译(100分)该科目考查考生的英语基本功,汉英笔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要求翻译有关我国国情、经济发展、文化背景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文章。

要求译文表达准确,流畅,能恰当使用翻译策略和技巧。

翻译速度每小时300汉字左右。

口译方向复试科目:1.高级听力(80分)采取托福形式,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

2. 听力复述(20分)考查学生用译语语言复述源语核心信息的能力。

内容围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普、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主题。

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回忆版)英语翻译基础:一、词语翻译(中译英、英译汉各15个,总分30分)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5、套路2、虚拟现实 16、referendum3、孵化器 17、biomass4、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18、commuter5、董事长 19、overcapacity6、首次公开募股 20、FTZ7、论语 21、price-earnings ratio8、春联 22、M&A9、书法 23、litigation10、行百里者半九十 24、plaintiff11、打铁还需自身硬 25、Hedge fund12、壮士断腕 26、liquidity13、洪荒之力 27、insolvency14.吃瓜群众 28、GM crops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第一题,名词解释亚太经合组织贸易保护主义白丝带中国妇女联合会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特朗普英国脱欧二十四节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题,能力运用例如,我在纽约发现一个不同:和20年前我刚搬来这时相比,人们只知道冲进电梯不给电梯里面的人一个机会下来;不会点头感谢当机动车让他们先行通过的时候。

上面一段大概是第一段材料,中间掉了一点。

这个题的秘密就是这个题的材料如果直译成英文,那将是非常native 的英文。

这个题考查的点——就是修改机器翻译的译文!第三题:应用文写作倡议书,难度第四题:大作文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百科知识:35.小李是某市工商局副局长,因工作需要派到某国有企业担任定职务,在该国有企业工作时间为一年,工作期间,其人事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

这种公务员交流的形式称为( )A.调任B.转任C.轮岗D.挂职锻炼【解析】D 项,挂职锻炼是机关对所属公务员实行的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活动,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A 项,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人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B 项,转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平级调动(包括跨地区、跨部门调动);C 项,轮岗指在同一政府工作部门内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任职。

36.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人分配结构,是指低收人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人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人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解析】十七大调整收人分配格局,概括地说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

“提低”是提高低收人者收人水平,缓解收人差距扩大;“扩中”是扩大中等收人者比重,合理收人分配格局;“调高”是有效调节过高收人;“打非”是坚决取缔非法收人;“保困”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3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B.2008 年 5 月 12 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C.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析】A 项,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控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38.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A.主权问题B.宗教问题C.人权问题D.民族问題【解析】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问题”的实质不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人权问题,而是损害中国主权、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主权问题。

39.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是()。

.A.在学校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B.为低收人家庭提供住房保障C.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D.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解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医疔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A 项涉及教育,B 项涉及住房,C 项涉及社会保障,因此都属于社会建设范畴;D 项涉及政府自身建设,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

. 40.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其标准时点是 2010 年丨月丨日至 2010 年丨 2 月 31 日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査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人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解析】B 项属于《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A 项,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的通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査的标准时点是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点;C 项,人 C4 普査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人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D 项,本次普查采取居住地登记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