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廊上管道布置的原则

管廊上管道布置的原则

31管廊上管道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
一、(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直布置在省廊中间;
(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省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连接的设备管口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
(4)需设置“Ⅱ”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Ⅱ”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
(5)低温介质管道和液化烃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也不要布置在热管道的正上方;
(6)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糟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直布置在下层;
(7)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留10%-20%裕量。

二、(1)大口径管道应尽量靠近管廊柱子布置或布置在管廊柱子上方,以使管架的横梁承受较小的弯矩。

(2)比较经济合理的设备平面布置都是在管廊两侧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设备,因而顺理成章地与管廊左侧设备联系的管道布置在管廊左侧而与右侧设备联系的管道布置在管廊右侧。

公用工程管道布置在管廊中间,易于向两侧引出。

(3)对于双层管廊,通常气体管道、热的管道宜布置在上层;液体的、冷的、液化烃、化学药剂及其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宜布置在下层。

因此,公用工程管道中的蒸汽、压缩空气、氮气、氧气及其他工艺气体管道宜布置在上层;新鲜水、循环水等液体公用工程管道布置在下层或上层。

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联系的设备嘴子的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以便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

(4)管廊在进出装置处通常有较多的阀门,应设置操作平台,平台宜位于管道上方。

对于双层管廊,在装置边界处应尽可能将双层合并成单层以便布置平台。

必要时沿管廊走向也应设操作检修通道。

有孔板的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上方靠近走台处或靠近管廊的柱、架以便设平台和梯子。

(5)敷设在管廊上的电缆槽架不允许布置在热管道附近或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下方。

一般仪表管缆槽架敷设在管廊柱子的外侧。

甲类气体、高温气体、氧气、低闪点介质管道应尽可能远离电缆仪表管缆的槽架。

为防止电磁感应。

电缆、仪表管缆的槽架不宜相邻布置,必要时两槽架的净距不应小于1m。

(6)需要热补偿的管道不能局限于在管廊范围内考虑其补偿方式,应当从管道的起点至终点对整个管系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合理的补偿方案。

补偿器应高出管廊上其他管道
500-700mm。

把高温、口径大的管道布置在管廊外侧。

当管廊宽度较大时,这些需要补偿的管道位置需适中,以免弯管伸出的臂长过长。

因为弯管的臂通常是支承在管廊的侧梁上的。

(7)个别大直径管道进入管廊改变标高有困难时可以平拐进入管廊的边缘或沿管廊柱外侧布置。

管廊上的管道改变管径时应采用偏心大小头以保持管低标高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