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地质
第一节井位部署 (3)
第二节钻井地质设计 (7)
第三节地质录井 (17)
第四节完井及其资料整理 (35)
地质与钻井的关系
地质工作者对钻井工程的了解,一方面在钻井施工过程中能更好地配合钻井工作,做到圆满地完成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另一方面地质工作者具备一些工程知识,使得在对钻井提出地质要求的时候,能做到更为恰当、有效和符合经济原则地尽量减少工程和地质之间的矛盾。
地质和钻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指令:钻井是完成地质勘探和油田开发的一种工程手段,钻井是服从地质要求的,地质的各项要求是钻井施工的基本依据。
首先,钻井要地质提出并定出井位;进而在钻进过程中要按地质指令开钻、下套管、固井、试井、电测和进行各种录井等工作;最后,钻井结束也要由地质决定。
2、指导:地质对钻井的指导一方面是在钻井过程中随时做出地层情况预告,油气显示预告和地层压力预告等,指导钻井采取正确的技术对策;另一方面地质也要为保证钻井不影响地质资料的获取,随时对钻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3、协作:在钻井过程中,许多工作是由地质人员和钻井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例如各项录井工作、校正井深、井斜测量、标志层的判断等。
4、监督:地质都督就是要保证钻井为地质服务并达到地质要求,首先是钻井质量的监督,要按照地质设计的要求和国家的地质工作规范,监督钻进的施工,保证井眼的深度、井斜、固井质量、岩心收获率、完井等符合质量标准;其次要监督对地质工作有影响的钻井工艺措施,例如监督泥浆的使用不能影响油层的测试,在含油层系监督钻井的速度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含油地层,遇高压地层时监督钻井的防喷措施等等。
综上所述,钻井与地质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作为一名油田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钻井工程方面的知识。
(油田地质实习)
钻井基本知识
重要性
在油气田勘探中,通过地面地质调查,指出了油气有利地区,最后还需要钻井地质来证实,因此,要找到石油和天然气必须钻井;另一方面,我们要开采出石油和天然气,也更需要钻井,可以说,钻井工作贯穿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全过程。
因此,钻井地质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务:搞好地质录井工作。
在钻井过程中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和数据,为油气层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各项地质录井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油田的勘探速度和开发效果。
井下钻具
钻机八大件
✓天车 ✓游车 ✓大勾 ✓水龙头 ✓转盘 ✓绞车 ✓泥浆泵 ✓井架
岩屑录取
目的层
第一节井位部署
一、井别划分
(一)探井
1、地质井(构造井、地质浅井):盆地普查阶段为解决一定地质调查(构造、地层)问题而钻的井。
2、参数井(地层探井、区域探井):为了了解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生储盖组合条件,并为物探提供有关参数而钻的井。
3、预探井: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钻的井。
4、评价井(详探井):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构造或断块上为落实地质储量,了解油气层的分布和厚度变化以及明确油气藏类型所钻的井。
(二)开发井
1、一次开发井(基础井):为落实探明储量,准备产能建设而部署的开发准备井。
2、开发井(采油井、注水井):在地震精查构造图可靠,评价井所取的地质资料比较齐全,探明储量误差在规定范围以内时,根据编制的该油气田开发方案,为完成产能建设任务按开发井网布署所钻的井。
3、调整井:指油气田投入开发若干年后,根据开发动态及油气藏数值模拟资料,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进行开发调整而钻的井。
水文井:为了摸清水文地质问题和寻找水源而钻的井。
二、井号编排
1、地质井:取所在一级构造单元名称的第一个汉字加“D”组成前缀,后面为该构造单元地质井布井顺序号。
如潜D1井。
2、参数井:取所在盆地名称的第一个汉字加“参”组成前缀,后面为该盆地参数井顺序号。
如江参1井。
3、预探井:以所在十万分之一分幅地形图或二级构造带中一汉字加预探井布井顺序号。
如陵2、陵3、沙1、沙2。
4、评价井:以所在油气田(藏)名称的第一汉字,加评价井布井顺序号。
如板828井。
5、水文井:以所在一级构造单元名称的第一个汉字加“S”组成前缀,后面为该构造单元水文井布井顺序号。
如潜s3井。
6、定向井:在上述基础上,在井号后面加上小写的“x”,再加数字。
如港x8井。
7、开发井:按井排编号命名,油气田(藏)名称的第一个汉字—井排—井号。
如克拉玛依油田,两排注水井夹三排生产井,排距250米,井距200米,N—S共16排,编号1-1、1-2、…、1-16;2-1、…。
8、海上探井:按区—块—构造—井号命名:1980年以来,海上北起渤海、南黄海,南到珠江口、北部湾和莺哥海,按经纬度分区,每区按地名命名,区内按10份分区,每区36块,然后块内按发现圈闭编号,每个圈闭初探井写为1号,评价井依次为2、3、4、…,如渤中区28块1号构造1号井为BZ28-1-1井,秦皇岛QHD30-1-1井。
9、海上生产井:按油田汉语拼音字头—平台号—井号命名,如渤海中日合作区埕北油田,设计A、B平台开发,每个平台钻25口生产井,2口注水井,地下井网井距300*300
米方格,CB—A—1至CB—A—27,CB—B—28至CB—B—54。
三、井位部署
(一)松辽盆地基准井布井原则
提交单位:物探、地质人员共同完成
井位测定:研究院、钻井公司共派测量人员
基准井目的:了解生、储条件
布井依据:1958—1959年,根据重、磁、电法普查将松辽盆地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
部署:松基1井—位于青岗背斜西翼伍民镇构造;
松基2井—位于长春岭-登娄库背斜带上。
成果:取得了白垩系地层剖面;了解了两套厚度较大,分布面积较广的黑色泥岩段(嫩一、二段和青山口组一段)
1959年2月,5-1型地震仪测出第一条地震剖面,显示出大庆长垣高台子附近为一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