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新思路与方法》综合练习题
选择题:
1. “双因素理论”所说的双因素是指“预防因素”和“激
励因素”。
古典管理理论是建立在 --- 基础上的,行为科学理论以
为基础的,而到了 80 年代,企业管理理论是建立在 1 )“经济人”假说 ( 2) “社会人”假说 ( 3)“决策
人”假说
泰勒发表
一书,标志着管理学的创立。
1 )《计件工资制》 ( 2) 《工场管理》 ( 3)《科学管理和方法》 4)《科学管理》
3.马克思 ?韦伯分析了作为组织运行基础的权力。
他将权力
分为
4. 被授予 1978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是 (1) F . W 泰勒 (2)戴维?麦克利兰 (3)切斯特?巴纳德 (4) 赫伯特 ? 西蒙
5. 判断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企业主导产品的销售额低于该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一般 在 左右。
1)50% (2)60% (3)70% (4) 80%
6. 我国的长虹集团原来以生产彩色电视机为主,后来扩展到电冰箱、空调、 化 (2)纵向多元化 (3)多向多元化 (4)非相关多元化
VCD 这属于:(1 )横向多元 7. 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需要考虑的制约因素有:( 1)资本结构 (2)外部环境 ( 3)企业管理水平( 4) 技术水平 8. 从评估角度看,无形资产可以分为: 1 )知识产权类 ( 2)专利类 ( 3)公共关系累 ( 4)其他类 9. 名牌商标的含金量计算中,应包
括:
1 ) 广告费 ( 2)产品培育费 ( 3)产品开发费
( 4)产值
系统包括: 1 ) MI ( 2) VI ( 3) CI
( 4) KI 组织关于环境管理的企业标准
是:
作为理论的出发点,现代管理理论是以
4)“复杂人”假说
1) ISO900 系列 ( 2)ISO15000 系列 ( 3)ISO10000 系列 4)ISO14000 系
列
12. 适用于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的薪金制度是:
1)月薪制 ( 2)周薪制 ( 3)年薪制 (4)固定奖金制
13. 在买断工龄问题上,对于费用测算,我国企业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14. 所谓“三零“管理,就是: 1)“零缺陷”、
“零遗憾”、
“零问题 2)“零起点”、 “零缺陷”、
“零问题 3)“零缺陷”、 “零起点”、
“零突破 4)“零起点”、 “零水平”、
“零成绩
16. 日本企业的生产管理包括 :
17. 跨国企业的政治风险规避战略有:
1)预防性战略 ( 2)分散化战略 (3)集中化战略 (4)缓和战略
18. 指定新产品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 ( 1)资源和机会( 2)战略经营计划要求( 3)约束和限定开发工作的方向( 4)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协调 与控制
19. 市场细分标准:
1)地理环境( 2)社会经济因素( 3)消费者性格( 4)购买行为
20. 人才战略:
1 )人才开发与培训( 2)人才使用战略( 3)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4 )人才流动
判断题:
1) 平均连续工龄 (2)职工连续工龄
3) 年工资额 (4) 企业工资增长率
15. 顾客满意工程, 从纵向看包括三个层次:
1) 企业满意层次 (2)职工满意层次
3) 社会满意层次 4)物质满意层次 ( 5)精神满意层次 1)质量管理 ( 2)产品管理 (3)营销管理 四)工序管理
1.成本会计的概念最早是由泰勒提出来的。
2.泰勒第一次指出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
3.弗兰克?吉尔布雷思最早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企业管理做了研究。
4.法约尔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六种,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同时他肯定了泰勒的职能工长制。
5.“法约尔跳板”实际上相当于泰勒的例外管理。
6.“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在霍桑实验中发现的。
7.购买动机由于是心理活动,因此无法成为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
8.“价格大战”是目前我国企业时常竞争的唯一有效手段。
9.“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观念在我国的兴起,表明市场营销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10.集约化经营和粗放式经营都需要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
11.整体创新能力是我国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核心。
12.一切生产要素,都可能既是资产又是资本。
13.买壳上市和企业并购都是资产重组的重要方法。
14.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从这一国情出发,我国企业应该采取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5.“代理问题”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经营者分离时,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存在不一致性,企业经营者很可能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企业所有者的权益。
16.国有企业经营者通常受三重时常竞争的约束,即商品市场的约束、资本市场竞争的约束和企业家市场竞争的约束。
17.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18.股利决策是指公司对股利支付有关事项的确定。
19.情感管理的产生与当今特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无密切关系。
20.管理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调动人的经济性,主要手段则是利益的分配、激励方法,管理的组织形式是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
名词解释:
1.企业国际化经营
2.一体化质量管理
3.绿色经营
4.跨国企业战略联盟
5.精益生产
6.内涵报酬率
7.技术创新与转化
8.人本管理走动式管理
9.两参一改三结合
10.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
11.集约化经营
12.委托代理问题
13.危机式管理战略
四、简述题:
1.危机式管理和安全式管理的优缺点比较。
2.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结构为什么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需要?
3.灵捷制造的支撑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4.简述企业技术扩散策略的内容。
5.怎样理解情感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6.试述彼得?圣吉关于“学习组织型”企业的五项修炼。
经营战略中的顾客满意与过去的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的观念的区别。
8.简述50年代我国引进的前苏联的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9.假设你是一位企业经营者,是否知道有几类市场竞争策略?
10.代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五、论述题:
1.试比较X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的区别
2.日本企业管理的三大支柱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对职工起激励作用的?
3.服务营销的特点以及在开展服务营销时应研究哪些问题?
4.新产品开发有哪些策略?制定新产品开发策略要考虑到哪些因素?
5.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6.如何理解以“团队”我核心的扁平式过程化管理组织?它对我国企业管理组织有何应用价值?
7.通过邯郸“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企业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世纪的中国企业应如何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