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五)质量管理及保障措施质量管理及保障措施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合格标准。

2、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及职责划分根据ISO9001质量标准和我单位质量方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质量职能分解,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是达到质量合格标准。

2.1组织保证体系2.1.1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施工管理负责人、专业工程师、质量负责人中间控制、专职质量员检查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由项目经理到各施工、各专业分包商的质量管理网络。

2.1.2对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

建立相应的质量奖罚标准,奖优罚劣,责任到人,全面推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发现质量问题一追到底,决不放过。

2.1.3工程质量的关键首先取决于施工项目管理,我单位将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详细质量计划,划分要素分配表,确定岗位职责,建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效版本的施工验收规范和验评标准及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确保对招标方质量承诺的兑现。

质量保证体系图2.2质量管理人员职责质量管理人员职责见下表:3、质量保障措施3.1项目质量保障策划为保证已经确定的项目质量体系能在本工程有效的运作,在我方中标,进场后,将制定本工程的“项目质量保障策划”。

其配备的质量保证手段将覆盖整个工程,成为工程施工指导性文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2.1目的根据招标文件招标方提出的主要要求(包括对工程质量等级的要求),对工程使用功能要求,对交(竣)工要求,制定工程质量要求达到的目的。

3.2.2管理职责设置管理项目的组织机构,主要应包括四部一室,明确工程质量管理部为专职质量管理机构并对项目领导成员及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详细描述。

3.2.3文件和资料控制对招标方提供的工程图纸、技术文件以及为实现质量目标而编制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资料进行编目、标识、归档,并做好对外、对内文件资料的收发登记工作,对作废文件进行标识,处置。

3.2质量控制过程和阶段3.2.1质量控制过程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3.2.2质量控制阶段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2)事中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材)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结构预变形控制及监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试车运转记录,竣工图等都编目建档)。

(3)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4)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3.2.3质量因素控制影响施工项目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1)人的控制,加强对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对现场作业工人的夜校培训,提高加强工人的工作效率;(2)材料的控制,配合物资采购部门对材料进场严格抽样检查,对重要工序的施工物资可采取多批次,随机抽样检查;(3)机械控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并按时对施工机具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施工机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方法控制,在施工中,积极采用我公司已推广的企业级工法,例如钢柱承台基础螺栓预埋施工中,采用钢板或厚木板用于固定螺栓的定型模具,可重复使用;(5)环境控制。

3.2.4质量控制方法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1)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2)现场质量检查3.2.5工程材料、设备控制(1)工程材料设备的报批和确认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

除建设单位指定的供应商外,对工程材料设备实行报批确认的办法。

(2)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实施工程材料设备报批和确认的程序。

材料样品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确认后,实施样品留样制度,为日后复核材料质量提供依据。

(3)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验对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验证和检验,将制定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办法,其程序是:①工程材料设备进场后,由物资供应部进行自检并填写《材料验收单》,传递到技术质量部。

②技术质量部的质检员提前验收。

需取样的,由工地试验员按规定将样品送到已评价的合格外委试验室。

③在材料验收中实施(材料取样标签),经质检人员和监理验收合格后,在(材料取样标签)上加盖“取样合格”章,然后当众贴在取样实物上。

贴有(材料取样标签)的取样材料,作为今后材料验收对照的依据。

④项目部质检人员会同监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全面的验证和检验,拒收与规定要求不符的材料设备,确保使用或安装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

3.2.6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工序质量控制原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

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3.2.7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的程序(1)质量问题分析的目的①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②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③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④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2)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按本节中的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程序框图执行。

事故发生后,技术质量部必须及时组织调查处理。

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

在事故处理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

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

(3)质量问题不做处理的论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无需处理的结论。

(4)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作出结论。

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要严格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

这样,才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

事故处理后,由技术质量部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的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验收记录;事故无需处理的论证;事故处理结论等。

3.2.8纠正和预防措施(1)总则①一般不合格,由作业人员依据检验人员的指令直接实施整改,可不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②对经常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及严重不合格,责任部门应调查导致不合格的原因,并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③对导致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2)纠正措施①纠正措施要求的提出对经常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由责任部门和作业人员调查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并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对建设单位提出的不合格,由主管项目副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调查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并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②内部质量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应根据不合格报告,组织本部门有关人员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涉及质量计划、管理规定等质量体系文件修改的纠正措施,由工程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③纠正措施的验证技术质量部负责验证并记录纠正措施实施结果。

(3)预防措施制定预防措施的信息源为:与工程质量有关的信息,不合格记录,让步记录,审核报告,业主服务报告,业主投诉等。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上述信息源,发现、分析潜在的不合格原因,研究确定预防措施,明确执行该项预防措施的单位,并组织实施。

有关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分析所涉及的材料、工艺、物资设备、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技艺等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找出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针对不合格原因制定并组织实施预防措施。

涉及质量计划和质量体系运行的预防措施,技术质量部应报告主管项目副经理。

技术质量部负责验证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记录实施情况。

3.2.9过程阶段性验收与竣工验收程序(1)检查验收内容①检查工程是否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②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③检查是否进行了预验收;④检查工程技术资料是否齐全;⑤检查竣工验收程序是否符合现行规定;(2)验收工作程序①检验原则单位工程竣工后,由项目竣工验收小组组织对全部或部分工程进行检验。

②检验条件A被检验部分的项目按合同要求和设计图纸已经完成全部工程实物量,并达到竣工验收标准。

B被检验部分的项目各作业班组质量自评已经结束,符合国家、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则,有的应从这些机构取得必要的认可,并已达到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C被检验部分的项目其规定的功能必须齐全,其所使用的材料及设备已符合本工程合同文件及被确认的样品所要求的质量、数量、位置、误差、间距、功能、完整性、可操作性及其它特性。

D对被检验部分项目应提交的技术、质量等资料已经齐全,达到完整、准确、手续清、符合竣工资料的要求。

E对被检验部分项目中有关设计、监理、业主签发的整改令指令已经全部实施,并回复、消项。

F被检验部分的项目己达到令人满意的水通、电通、风通等要求,且建筑垃圾等杂物已经清理干净,达到窗明、墙洁、地净、无污染。

G被检验部分的项目,其使用说明书、保用期/保证书、维修/操作手册、各类系统的调试报告等已准备齐全,并提交技术质量部。

H被检验部分的项目在拟检验区域或尚未检验区域,应采取安全隔离封闭措施,以保证使用范围内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