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2020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A正确。

答案: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解析:地壳中氧、硅、铝、铁的含量相对较多,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答案:A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B.空气C.生铁D.干冰解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而石灰水属于溶液,由Ca(OH)2和H2O组成,是混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许多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生铁是铁的合金,其中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

答案:D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铁丝C.酒D.红磷解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故A不符合;铁丝剧列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故B不符合;酒精烯烧发出淡黄色火焰,放出热量,故C也不符合;红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热,故D符合。

答案:D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B.面粉C.蔗糖D.花生油解析: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牛奶和花生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故C正确。

6.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青花瓷瓶B.塑料水杯C.纯棉毛巾D.不锈钢锅解析:青花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纯棉是天然纤维;不锈钢是金属材料。

答案: B7.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纯碱B.烧碱C.生石灰D.熟石灰解析:碳酸钠俗称纯碱、洗涤碱;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称称熟石灰。

答案:A8.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解析: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不同,而碳、氧两种元素是不同元素,因而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答案:A9.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石灰水B.氧化钠C.浓盐酸D.浓硫酸解析:石灰水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其质量增加,故A不符合;氯化钠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也不吸收水分,其质量不变化,故B正确;浓盐酸易挥发,其质量减小,故C不符合;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而质量增加,故D也不符合。

答案: B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B.2HC.2H+D.2H2解析:H2表示:①氢气这种物质;②氢分子;③每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故A不符合;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符合;2H+表示2个氢离子,故C不符合;2H2表示两个氢分子,故D不符合。

11.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解析: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取下要倒放在实验桌上,故A 错;称量固体时要左边放被称量物右边放法码,即“左物右码”,且称量时未放称量纸,故B 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用手捂住试管,导管插入水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C 正确;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应在距离口31处,故D 错。

答案:C12.下列物质中,能作磷肥的是( )A.NH 4HCO 3B.CO(NH 2)2C.K 2CO 3D.Ca(H 2PO 4)2解析:NH 4HCO 3和CO(NH 2)2中都含营养元素氮,属于氮肥;K 2CO 3中含营养元素钾,属于钾肥;Ca(H 2PO 4)2中含营养元素磷,属于磷肥。

答案:D1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解析: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而喝牛奶补钙中“钙”为宏观概念,即表示元素。

答案:C14.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 ,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 )(6.5~7.5) (4.0~4.4) (2.0~3.0) (9.5~10.5) A.饮用水 B.番茄汁 C.柠檬汁 D.液体肥皂解析:饮用水的pH为6.5~7.5是近中性;蕃茄汁的pH为4.0~4.4,显酸性;柠檬汗的pH 为2.0~3.0,也显酸性;液体肥皂的pH为9.5~10.5,显碱性。

答案:D15.次氯酸钠(NaClO)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B.+3C.+1D.-1解析:在化合物NaC1O中,Na为+1价,O为-2价,设C1为χ,则有:(+1)+χ+(-2)=0 χ=+1。

答案:C16.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解析:A项可有效防止对人的伤害或防止发生火灾,故A安全;B项中可有效防止空气中天然气的浓度因达到爆炸极限而爆炸,故B做法安全;C项隔绝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中有效灭火,故C做法安全;D项水能导电,用水浇灭可引起短路或触电事故,应先关闭电源,故D不安全。

答案:D1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原子序数为16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解析:由图示信息知,硫的名称中有“石”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其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16,其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故A、B、D正确。

答案:C18.下了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解析: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是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凝结,属物理性质;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化学性质,小苏打与胃酸反应使胃酸减少,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B19.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C.甲烷和空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解析: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而空气不能,故A能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不能区分;甲烷具有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呈蓝色,而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则没有明显变化,C能区分开;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呈蓝色,而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使燃着的木条熄灭,D能区分。

答案:B20.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解析: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重新鼓起是由于球内气体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和个数均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C21.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Fe(O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总反应为2Fe+O2+3H2O=2Fe(OH)3C.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解析: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程式为2Fe+O2+2H2O 2Fe(OH)2,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 4Fe(OH)3,将以上两个反应方程式合并可得到总的化学式程式为4Fe+3O2+6H2O 4Fe(OH)3,而B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B错;在上述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热量,故A正确;单质Fe中Fe显0价,在Fe(OH)2中Fe显+2价,Fe(OH)3中Fe显+3价,故C正确;由于铁粉与水接触遇到氧气会发生反应,故不能接触,故D正确。

答案:B22.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解析:①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OH已发生变质,故①正确;②中当加入石灰水时,若已变质有Na2CO3+Ca(OH)2=CaCO3↓+2NaOH,此过程中又生成了NaOH,这样使酚酞试液变红的NaOH不知是原溶液中的,还是生成的,故②错;固体氢氧化钠对CO2气体的吸收不完全,则测定的纯度就不准确,应使用NaOH的溶液,故③错;当加入石灰时,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滤可除去杂质,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应选D。

答案:D2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解析:由题干所给信息知:Co与HC1反应产生H2,而Cu则不能,说明Co的活动性强于Cu,故A错;制备方法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因Co(OH)2受热易分解且能与酸性溶液反应,说明其化学性质活泼,故C错;Co(OH)2是一种碱,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故D错。

答案:B24.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

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A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B 铁粉和铜粉硫酸铜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C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稀盐酸二氧化碳的体积便从零开始一直增加(水的增加包括溶液中含有的水和反应中产生的水),故A错;因铁粉和硫酸铜反应,所以在反应过程中硫酸铜的质量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故B错;大理石中杂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当酸加入后,大理石中CaCO 3与盐酸反应,固体总质量减少,所以杂质质量分数变大,当反应结束后,杂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 正确;D 中反应开始之前,不生产CO 2气体,稀盐酸一旦加入,才开始产生CO 2气体,即图像应通过原点并逐渐增加,故D 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