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报告说明—三大联合收获机产品里,小麦联合收获机技术含量最高,国产品牌已经由硬件上的比拼进入了软件和智能化的“军备竞赛”,中联重科与美国LandingAI公司合作,对其主打产品TE90进行智能化升级,据说该机可以通过几十个传感器识别农作物收割时的状态并自动设置参数和优化操作,另外当然会配置自动导航和作业监测、硬件监测等功能,与传统的小麦机相比,智能化农机能降低操作难度,减少作业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帮助农户提高收益;雷沃阿波斯在智能农机领域起步早,并且已经由产品智能化向“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农业物联网方面探索。
该收割机项目计划总投资3192.3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3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39%;流动资金562.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61%。
达产年营业收入42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251.93万元,税金及附加53.49万元,利润总额962.07万元,利税总额1148.26万元,税后净利润721.5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26.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14%,投资利税率35.97%,投资回报率22.60%,全部投资回收期5.92年,提供就业职位88个。
在三大联合收获机行业,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受到的关注度更高,这不仅仅是这个行业内大佬云集,更重要的是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正在对小麦联合收获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形成强势替代,并且在跨区作业市场上,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地位举足轻重。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及背景宁波农业机械项目2010年之前,在水稻收割机行业,1kg/s以下喂入量的机型,还是随处可见的;到2018年,3kg/s以下机型都几乎从市场上退出殆尽。
分年份来看,2012-2014年期间,2~3公斤机型销售都较为强劲,这既与当年的水稻收割机研发技术还不如现在成熟有关,也与日系产品久保田688多年畅销国内市场有关。
2014-2015年,是主流喂入量从2~3公斤,向4~5公斤转变的时间,2015年是4~5公斤机型的市场占比已49%;这期间也是水稻收割机从日系品牌向国产品牌,特别是江苏沃得农机,转变的时间。
2016年之后,5~6公斤机型成为年度主流销售机型,市场占有率都在40%以上,更是在2017年一度高达64%。
联合收割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械装置,可以在田间一次性完成切割、脱离、分离、和清选等多项作业,从而直接获得清洁的谷粒,生产效率较高。
在国外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其谷物收获都是利用联合收割机完成的。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收获机械技术取得进一步提升,联合收割机逐渐受到广泛运用。
(二)项目选址xxx开发区宁波,简称甬,是浙江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4.2万人。
宁波地处中国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
唐朝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宁波排名第8。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1985.1亿元。
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9391.36平方米(折合约14.0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6.05%,建筑容积率1.2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7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9391.3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142.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927.0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9063.9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627.69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3台(套),设备购置费1222.60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77449.76千瓦时,折合120.13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4552.72立方米,折合0.39吨标准煤。
3、“宁波农业机械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77449.7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4552.72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20.52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8.06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3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x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xxx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3192.3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63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39%;流动资金562.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61%。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42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251.93万元,税金及附加53.49万元,利润总额962.07万元,利税总额1148.26万元,税后净利润721.5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26.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14%,投资利税率35.97%,投资回报率22.60%,全部投资回收期5.92年,提供就业职位88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
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
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
二、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开发区及xxx开发区收割机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开发区收割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宁波农业机械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8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426.71万元,可以促进xxx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14%,投资利税率35.97%,全部投资回报率22.60%,全部投资回收期5.9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92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民间投资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约占制造业投资的8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5个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促进民营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省制造业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9万亿元,年均增长19.3%,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集群式落地,企业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进一步上升。
水泥行业结束了机立窑时代,钢铁行业1000立方以上炼铁高炉产能占比达到50%,120吨以上炼钢转炉产能占比达到47%,造纸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1.5%。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
2015年,全省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5%,较“十二五”初期提高5.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8.8%,比“十一五”末提高2.3个百分点;工业总集成总承包、合同能源管理、工业研发设计等一大批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
企业组织体系呈现新格局。
截至2015年,共有51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我省能源集团、魏桥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35家,比“十一五”末增加了58家;全省中小企业户数、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数量均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三、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投资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