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第六章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第一节 日常生活活动及其功能


• 日常生活活动及其特点
• 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一、日常生活活动概念及其特点
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哪些活动?
餐饮活动 睡眠活动 盥洗活动 入厕活动 整理活动 散步 自由活动 „„
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指出:“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 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重 视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活动,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既能满足幼儿身心健 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又能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发展 而言,这是一种“共可能”(指各种可能事件在某 种特定时空条件下具有可以共同发生的可能。)
入园
(一)各岗位职责
教师: 1.开窗通风,关好纱窗 2.主动、热情、礼貌地迎候幼儿和家长 3.查看幼儿晨检牌或者对幼儿进行晨检,与家长进 行简要沟通,了解幼儿的情况 4.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是否带齐一日活 动所需物品。 5.组织提前入园幼儿自愿有序进行活动(区域活动 、谈话活动、自主活动、值日活动) 6.清点幼儿出勤情况,做好记录;及时联系未到园 幼儿,了解情况。
Hale Waihona Puke 一、日常生活活动及其特点1、习惯性——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行为 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形成命运。 也就是常规,习惯养好了,以后幼儿就能很 自然地活动,不需费九牛二虎之力。 由此特点,我们在组织日常生活活动时应该 如何做?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日常生活活动及其特点
2、自在性——要组织集体活动,使幼儿学 习、适应集体生活、规范生活习惯;又要适 应其自在的需要,由自在逐步过渡到适应集 体活动。 由此特点,我们在组织日常生活活动时应该 如何做? ——符合人的自在的需要
• 从语义上看,“日常”强调的是一种常规性和反复性,是日 日都要发生的事情。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生 活活动。从内容上看,“生活”在广义上是指与人的存在和 发展相关活动的总和,既包含以重复、琐碎、习惯为特征的 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也包含人类为了提高生存和生命质量 而进行的有目的的特殊活动。 •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生活环节和 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活动。它包括入园、晨检、早操、进餐 、饮水、睡眠、盥洗、入厕、离园、散步、课间活动、自由 活动等,它既是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也是对幼儿 进行全面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B:餐中 1.提醒幼儿对保育员进行感谢。协同保育员为幼儿 分发食物:不同的菜品、主食不要混在一个盘子里 。 2.提醒幼儿用餐礼仪:细嚼慢咽,不要大声讲话, 一口菜一口饭,干稀就着吃,不要用筷子敲桌碗, 吃饭不要吧嗒嘴,喝汤不要吸溜,就餐不要一只手 放到桌子底下等。 3.纠正孩子不良坐姿,饮食习惯。 4.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师以身作则,不大声 讲话。 5.照顾肥胖儿和体弱儿。
保育员: 1.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根据季节做好防寒保暖、防 暑降温工作; 2.室内外清洁做到“六净”:地面、桌椅、门窗、 玩具柜、口杯架、毛巾架。 3.做好当日餐巾、口杯、毛巾的定位工作,给幼儿 准备漱口水,盐水。 4.准备当日足量的、温度适宜的、安全的饮用水。 5.指导值日生工作,和值日生一起做好早餐准备。
餐、饮水、睡眠、盥洗、入厕、离园、散步…
6、影响的长远性——为未来人格发展奠定 基础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目标 小班 中班 大班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1、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陌生——熟悉——独立 2、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自理能力、生活习惯、自信心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帮助幼儿适应群体生活 幼儿的交往能力
3.“野猫惹的祸” 第二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许多关于怎样养蝌 蚪和蝌蚪死亡的自来哦,他们激烈地争论者小蝌蚪失踪 的原因。“我妈妈说小蝌蚪肯定是饿死了。”“不对, 一定是因为星期天没有给他换水。”“电脑上说有可能 被野猫吃了。”…于是孩子们决定给小蝌蚪一个安全的 家,把鱼缸放在箱子里,大家轮流照顾着…… 4.“不是野猫” 一天早上,被大家精心保护的蝌蚪又莫名其妙 的不见了3只,孩子们非常难过。这样看来野猫不是“杀 害”蝌蚪的“凶手”,会是谁呢?星期一的早晨,谜底 终于揭开了:当我们换水时发现一只蝌蚪嘴里似乎有什 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那只大蝌蚪吞了自己的伙伴, 还剩下一截尾巴露在外面了。确实,由于饥饿蝌蚪会互 相吞食,周末两天没有人喂食,怪不得惨案总是在星期 一发生。
C餐后: 1.指导幼儿将餐具放到固定处。 2.指导幼儿处理残渣,中大班幼儿用抹布将残渣抹 到碗内或盘内。 3.指导幼儿漱口。 4.饭后组织幼儿进行适当活动。
保育员: A餐前: 1.指导幼儿摆放桌椅,做好桌面消毒工作。 2.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餐巾、轻拿轻放、摆放整 齐。 3.指导幼儿洗手,学习正确洗手方法。 4.领取食物,根据班级幼儿情况添加、减少饭菜量 。 5.用肥皂洗手,领取和分发餐点必须使用食品夹或 消毒筷。 6.提供的食物温度适中,避免食物过烫、过冷,剔 出鱼刺或骨渣。
二、入园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晨检不细致、幼儿独自入园、家长未跟教师进行交 接是最常见的三种问题。 1.入园环节存在安全隐患比例图
入园歌
清晨爽,阳光照, 小朋友们上学校, 见了老师问声好, 遇见同伴把手招, 不哭闹,有礼貌, 人人夸我好宝宝。
二、进餐——轻松愉快,营养均衡
中班
1.能力所能及地帮助教 师做好餐前准备工作。 2.饭前洗手,能安静愉 快地进餐,坐姿自然。 3.餐具轻拿轻放,会使 用筷子。 4.进餐时细嚼慢咽,不 发生声响;不用手抓饭 ,不用汤泡饭,不挑食 ,不剩饭菜。 5.知道咽完最后一口饭 菜离开座位。
大班
1.能正确使用筷子 吃饭,坐姿端正。 2.养成“四净”好 习惯:桌面干净、 地面干净、身上干 净、碗内干净。 3.知道饭后用筷子 将饭桌上的饭粒、 残渣收进碗里,倒 进垃圾桶。
第六章 幼儿园生活活动
LOGO
知识要点
1、理解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特点、功能 及组织。 2、学会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要点,并进行 尝试性实践。(重点)
导入——
问题讨论: 你每天要进行哪些活动?其中哪些是日常生活活动? 什么是日常生活活动? 你是怎么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幼儿园的日常 生活活动包括哪些?
B餐中: 1.分发食物:为幼儿分菜,边盛菜边将碗摆在幼儿 面前,根据幼儿实际食量盛相应的饭菜。 2.可以给瘦弱的幼儿、进食速度慢的幼儿提前盛饭 。 3.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和习惯。 4.及时为幼儿添加饭菜,为幼儿添加汤时幼儿不离 开座位,不要把饭菜从幼儿头顶递送。
C餐后: 1.协同教师指导幼儿将餐具放到指定处。 2.指导值日生帮忙收拾残渣,擦洗餐桌。 3.收拾清洗餐桌上的公用盘子及抹布。 4.擦扫地面,冲洗墩布。 5.将餐具送到食堂(由食堂统一清洗、消毒) 6.洗净晾晒抹布、墩布等。
家长: 1.按时带领孩子有序入园,不拥挤不打闹 2.配合保健人员做好孩子晨检工作 3.和教师做好交接工作,和教师进行适当交流 4.按要求帮助幼儿带齐当日所需生活和学习用品, 确保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 5.主动和其他家长、幼儿打招呼问好,和教师、孩 子再见! 6.如果需要委托喂药,做好登记,以免出现误服、 漏服。 7.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代替。
进 餐
(一)各岗位的职责
教师: A:餐前 1.指导幼儿摆放椅子、洗手、值日生检查洗手情况 。 2.组织幼儿入座:提示幼儿座位与餐桌保持适当距 离,要求上身坐直,腿和脚置于椅子前,桌子下。 3.组织幼儿做安静活动,提示幼儿不触摸餐具和餐 桌。 4.介绍食物的名称和营养价值,激发幼儿用餐的欲 望。
【对点案例】
蝌蚪失踪之后 1.“期待” 班上的孩子带来几只小蝌蚪,这些小家伙立马成了 全班孩子的宝贝,大家轮流着定时换水、喂食,有的还会 和蝌蚪聊天。小蝌蚪一天天长大,“它什么时候会长出脚 呢?什么时候会变成青蛙呢?”我和孩子们共同期待。 2.“不见了” 星期一的早晨,刚进教室就听见孩子们的一阵吵 闹,“老师,小蝌蚪被帆帆弄死了!”“7只小蝌蚪只有5 只了……”据我所了解,帆帆虽说平时经常搞破坏,可是 之前他对小蝌蚪宠爱有加啊,小蝌蚪住的鱼缸就是他从家 里带来的。“小蝌蚪不见了,变成青蛙跳走了?”“被猫 抓走了?”“死了”……一个个引文在孩子们的小脑袋里 转呀转。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入园环节,幼 儿的活动有户外锻炼、谈话活动、区域活动、劳动活动。 幼儿园各班级幼儿入园的培养目标
内容 小班 1.高兴来园,向老师 问好 2.带手帕,衣着整洁 ,能高兴地接受晨检 3.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脱下的外衣和鞋帽 放在固定的地方。 4.学习搬小椅子,轻 拿轻放小椅子。 中班 1.衣着整齐,愉快 入园,主动向教师 问好,接受晨检。 2.将帽子、外衣整 齐叠放在固定的地 方。 3.能够在教师帮助 下做值日。 大班 1.有礼貌地和教师、 同伴打招呼。 2.会告诉教师自己身 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 3.有礼貌地和家长告 别。 4.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
案例分析:以上案例是一次没有预设目标的日常生活 教育,教师遵循 “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孩子们通 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智慧探索,在学习着、体会着和成长 着。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心认真体会, 在教育生活中关注孩子的情感与认知表现,与孩子同行, 才能给予孩子智慧、有效的指导。
第二节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区域游戏
户外活动 过渡环节 阅读交流 餐前准备
晚餐
离园准备 离园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重点)
1、依据活动内容:
(1)入园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