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报告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天然气爆炸下限<10%(体积分数),其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天然气是一种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 CH4、CO2 及 N2,有少量硫化氢,其他组分没 有毒性,因此本项目不存在毒性风险。天然气中的甲烷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因此,城镇
本项目气源接自采辛路(采伟路)现状 de315 中压(A)天然气管线,经本项 目新建中低压调压箱 4000M 调压后供气。本项目天然气组分和相关指标见表 1。
组分
序号
CO2 N2
表 1 天然气组分
C1
C2
C3
C4
NC4
IC5
NC5
1
0.98 0.99 95.6 1.63 0.39 0.17 0.16 0.05 0.06
软土
对地下管道的影响
/
轻度
/
极个别事故
影响不大
/
轻度
/
个别事故
不利区域明显变形
中度
中度
事故频繁
事故频繁
不利区域大量事故
不利区域大量损坏
严重
严重
大量事故
大量事故
所有区段均可被损坏
严重
严重
大量事故
大量事故
所有区段均被破坏
4.2 腐蚀损坏因素分析 腐蚀是指在化学和电化学的作用下,使金属逐渐消损破坏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腐 蚀,金属的延展性和强度等机械性能会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彻底破坏。不仅缩短了工程 的使用年限,而且还会促成恶性事故的发生。 腐蚀分为内腐蚀和外腐蚀,内腐蚀与输送的介质有关,外腐蚀与环境有关。鉴于本 项目的性质,这里只分析外腐蚀对管道的影响。导致外腐蚀环境的是土壤和地下水中的 氯化物、硫酸盐、钾盐、镁盐、钠盐、磷酸盐及钙盐等多种组分。当管道的阴极保护受 损,管道金属与地下水、土壤中的无机盐接触时,产生电位差,导致管道的电化学腐蚀。
4
护失效
自然灾害 外因
运行故障
地震、洪水冲刷以及地表移动等自然灾害
穿越公路的管道,由于公路车辆超载严重,若强度不够、焊接不良、埋地较浅或缺乏 必要的防护套管以及防护套管质量差等,随着汽车长期运行时的碾压、振动,有使管
道产生裂纹以致破裂
仪表,控制系统失效,可能出现系统压力升高,导致管道破裂
上表诸因素均可导致管道破裂,出现泄漏事故。其中主要危险因素归纳分析如下:
密 度 : 0.7592kg/m3 ; 高 热 值 : 40179KJ/m3(9596.9kCal/m3) ; 低 热 值 :
2
36245KJ/m3(8556.9kCal/m3) ; 运 动 粘 度 : 13.6210-6m2/S ; 华 白 数 :
52435KJ/m3(12524kCal/m3);燃烧速度指数:39.3;爆炸极限:(5.0-15.1)%。
地震时输气管道的损坏程度取决于诸多因素:地震作用力和地震行波的传播方向、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管道和接口的构造、管材的特性和管道的破损腐蚀程度等。表 7
列出了不同地震烈度下地下管道的损坏情况。
地震烈度
Ⅵ Ⅶ Ⅷ Ⅸ Ⅹ Ⅺ-Ⅻ
表 7 不同地震烈度下地下管道的损坏情况
损坏程度 密实土 软土
损坏密度
密实土
因素类别 设计
材料设备 制造 施工
故意破坏 管道腐蚀
表 6 管道系统主要破裂泄漏的危险因素
主要因素 设计的强度不够 管道母材存在缺陷;截断阀质量不好,或者密封不良,以及安装不当导致气体泄漏 焊接工艺不当、未焊透、焊缝有夹渣以及出现错边 焊接质量不合格;回填土不实或边坡不稳,管道若长期失去支撑有被向下拉断;管道 若埋深不够,在耕种、绿化、违章建筑等挖掘时或故意破坏都会使管道穿孔或破裂 使管道穿孔或破裂 天然气中含 H2S,当水份含量超标时对管道内部造成腐蚀;防腐涂层被破坏;阴极保
2
西辛庄
本项目铺设的天然气管线与
3
南辛店一村
建筑物之间的水平间距应≥
居住区 项目区内 0.7m,以满足《城镇燃气设
4
南辛店二村
计规范》(GB50028-2006)中的
5
北辛店村
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6
大黑垡村
三、环境风险识别
1、风险因素识别 本项目的天然气输送采用的是管道密闭输送。虽然管道输送是一种既安全又可行的
(6)事故发生率一般较低,风险防范措施较易实施与奏效。 3、爆炸特性分析 本项目管线输送的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特性。所谓易爆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 混合后,遇到明火发生爆炸。天然气的主要爆炸特性为: (1)天然气爆炸属于分散相爆炸,要有氧助燃,与周围环境、燃气的组成和浓度 密切相关。 (2)天然气爆炸多为燃爆过程,爆炸的扩大延伸主要依靠热效应,已爆介质向未 爆介质的传播速度较慢,低于爆炸介质声速。 (3)陕甘宁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为 5.1%(体积百分比),爆炸上限为 15.36%(体积 百分比),超出这个范围,无论浓度过高或过低,即使点燃,也不会引发爆炸。 (4)天然气爆炸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快速氧化即燃烧的过程,压力波的传播伴随 火焰波阵面的传播,这种“伴随”性在燃气泄漏严重、波及范围很大的空间内极易引起恶 性大火,而大火又会促使周围其他一些燃气设备(如贮罐等)再次爆炸而形成连锁反应。 (5)在易爆空间设置足够的泄漏面积是一项简而易行的减灾措施。 4、管道系统风险因素分析 引发管线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贯穿于从管线建设施工期到运营期的各个阶段,包括施 工期设计、管材、防腐材料等级、截断阀室、施工工艺等遗留的缺陷,运营期误操作、 自动控制系统故障以及第三者作用如自然灾害、第三方作业等,主要风险因素见表 6。
环节较多,稍有不慎即可产生风险,故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很大。
(3)因为天然气管线根据城市的需要,分布在城市的四面八方,所以风险设计的 范围也就很广。
3
(4)天然气管线所引发的风险常与火灾伴生,既是火灾的引发源,也是火灾的次 生、伴生灾害。
(5)由于天然气事故常伴有火灾、爆炸的发生,所以一旦事故发生,将威胁人们 的生命财产安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 物质 一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2、风险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以管线为中心,向两侧延伸 200m 范围。评价范围内的环 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见表 5。
2
表 5 输气管线沿线周边主要环境敏感区
序号
环境敏感区名称
性质
相对位置
水平间距(m)
1
东庄
天然气工程存在的主要风险为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
2、天然气管线风险的特点 (1)与地震、洪水、飓风等其他灾害相比,其人为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2)由于天然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有时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输送使用, 设备、材质、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造成泄漏事故的发生,故可能引发事故的
5
土壤的腐蚀性与土壤的电阻率有关,土壤电阻率直接受到土壤颗粒的大小、含水率、 含盐量的影响。土壤腐蚀性与土壤电阻率的关系列于表 8。
表 8 土壤腐蚀性和土壤电阻率的关系
土壤电阻率(Ω)
<20
20-50
>50
腐蚀性等级



另外,地面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等强电线路均会使地下管道形成杂散电流, 发生电腐蚀,造成较高的事故率。
表 9 低于最大允许失效概率的运行年限
0.1
0.2
0.3
0.4
>30 年
28 年
19 年
14 年
0.5 11 年
4.3 他人损坏因素分析 管道损坏因素很重要的是他人损坏,其中包括他人失误损坏和故意破坏两种情况, 均可引发泄漏事故。按照专家评分方法对他人损坏因素进行评估,第三方破坏因素的指 数高低与最小埋深、地面上的活动状况、当地居民的素质等诸因素有关。评估指数较其 他因素低,风险最大。 他人失误损坏主要来自在管道近旁或上方进行其他生产活动或建筑时,误挖掘破 坏,或交通工具误撞击管道地上部分包括阀门等,造成管道或阀门破损引发泄漏事故。 故意破坏造成的事故主要是指人为的蓄意破坏,如在管道上钻孔偷气、盗窃管道附 属设备部件等,其结果造成的直接泄漏危害和继发危害均是严重的。 5、源项分析 本项目源项分析包括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分析和易燃易爆物质泄漏量计算。 5.1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 重的重大事故。由于目前还没有关于城市管道燃气系统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 详细统计资料,因此本次环评参考长距离输气管线输气干管的事故概率,给出本项目低 压输气管线的事故概率。
腐蚀缺陷是动态缺陷,腐蚀深度、范围都会随时间变化而增大、根据 DNV 推荐最 大允许失效概率(4 级地区为 10-5),采用实际的腐蚀速度,按照 Monte Carlo 方法进行 可靠性分析,在假设腐蚀速度为 0.1mm/a 至 0.5mm/a,计算得到的低于最大允许失效概 率的运行时间如表 9。
腐蚀速度 天然气管线
表 2 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
熔点(℃):-182.6
沸点(℃):-161.5
临界温度(℃):-82.1
燃烧热(kJ/mol);889.5
最小点火能(mJ):0.28
蒸气密度(空气=1):0.55
燃烧性:易燃
闪点(℃):-188
自燃温度(℃):537
爆炸极限(%V/V):
燃烧分解产物:
危险特性:遇热源和明火
大兴区采育镇农村接入天然气(一期)工程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报告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国环评甲字第 1026 号
大兴区采育镇农村接入天然气(一期)工程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报告
一、风险评价目的及重点 1、评价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