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109人,专任教师106人,实际任课教师88人(其中,初中部教师54名,高中教师34名,专室管理人员5人,会计2名,除校长,会计外,其它行政领导均任课)。
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76人,大专学历29人,现在十几位教师正在进行本科学历培训。
第二、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12人,占5.4%,中级职称38人,占40.9%,初级职称55人。
第三、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32人;32—40岁的56人,共计88人,40岁以上的教师20人。
分析可看到,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老年教师少。
第四、从教龄结构上看,教龄5年以下的13人,6—15年的63人,16—25年的16人,26——35年的14人,多数教师都有十几年以上的教龄。
优势、劣势: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看,我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学历达标已符合上级要求、教学功底扎实。
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
第二、队伍老、中、轻结合。
特别是中轻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工作热情高,个性鲜明,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第三,代沟小,与学生容易交流。
他们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抓学校管理工作和做学生思想工作优势明显。
这种优势决定了中青年教师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力军。
劣势一:学校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能力问题——部分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严重匮乏,部分老教师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
二是结构问题——富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实践经验,部分学科尚无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缺乏学科、专业带头人。
三是职称问题——高级职称教师相对数量少,在以老带新,专业共同提高过程中,给老教师工作和心理带来了很大负担,影响了老教师从教的积极性。
劣势二:影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
“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教师科研能力无法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是优质教师的缺乏正逐渐成为制约学校发展。
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氛围,建立保障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迅速提升迫在眉睫。
三是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在逐步实行教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滞后、死板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诸如“干好干坏一个样”、“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是缺乏完整、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
由于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培训缺乏严密、完整的培训体系,造成当前骨干敦师和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信息社会化的素质和能力缺乏,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