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高度与行为高度的一致性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清华大学EMBA)学员:张军—1—目录一、引子------------------------------------------------------------------1二、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关系------------------------------------11、思想和行为的关系--------------------------------------------------12、思想高度决定行为高度--------------------------------------------1三、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一致性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主因---------------------------------------------------------------1四、民营企业发展期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不一致是企业不能持续发展的主因------------------------------------------------------------2五、如何处理发展期中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一致性------31、如何提高思想高度--------------------------------------------------32、如何使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一致--------------------------------33、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一致性应用到企业经营中去---------------------------------------------------------------------4 (一)、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4 (二)、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内部管理的深度------------5 (三)、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用人的宽度------------------5 (四)、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创新的速度-------------------5六、总结-------------------------------------------------------------------6—2—一、引子改革开放初期,大多创业者由三两个伙伴,怀着共同的目标和一样的激情。
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可是在经营了数年后,进入发展期时。
企业内部往往会出现经营思路不统一而造成经营管理混乱。
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企业决策者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不一致造成的。
二、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关系1、思想和行为的关系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的思想一旦被禁锢,比终身监禁他的身体更加残酷”;思想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
2、思想高度决定行为高度有一句广告词说的好“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想决定行为,思想高度决定行为高度。
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一致性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三、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一致性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主因之所以大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发展速度很快,是由于80年代的大环境下,物资匮乏,信息闭塞。
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
所以当时最热门的俗语就是“下海”和“第一个吃螃蟹”。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敢干、肯干就能成功。
敢干就是思想高度;肯干就是行为高度。
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一致了,成功是必然的。
四、民营企业发展期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不一致是企业不—3—能持续发展的主因进入九十年代后期,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物资供应充足。
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使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意味着市场竞争时代的来临。
大环境的改变,使八十年代,创业初期的敢干、肯干,和敢吃螃蟹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成为历史。
大环境的变化,使个人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变化。
因此出现了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差异化。
致使企业的经营思路不一致,从而造成了经营管理上的混乱。
最可悲的是,企业失去了在关键时期的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
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经营隐患。
进入二十一世纪即信息、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知识就是资本的年代,注定是企业文化、品牌、资本实力的竞争。
一部分企业在九十年代后期,基本完善了创业期的原始资本积累和发展期所需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型。
使企业有了系统的战略定位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进而为企业进入成熟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企业在竞争白热化的二十一世纪平稳健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和企业决策者在发展过程中,不学习也不接受新思想有直接关系。
因为提升思想高度本身,就是在实践经营中不断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原有的思想高度得到升华。
思想高度的升华确定了行为高度的升华。
进而形成一致性。
一个不学习也不接受新思想的企业决策者,怎么能具备与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思想高度相协调呢?没有思想高度做引导如何产生行为上的高度。
两者皆失,所以我认为,这是阻碍企业不能持续发展的主因。
—4—五、如何处理发展期中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一致性1、如何提高思想高度提高思想高度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学习。
从80年代到21世纪,从环境、市场到经营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难想象一个民营企业老板没有通过学习提高思想高度是一个什麽样的状况。
民营企业家的学习。
主要是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不断和外界的交流扩大视野增加见识,来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
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来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思想高度。
2、如何使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一致思想高度提高了,如何让行为高度和思想高度保持一致。
首先要敢于学以致用。
敢于学以致用就是魄力。
一个民营老板必须具备这种魄力。
一个已经具备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老板,就要敢于把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运用到企业经营中进行尝试。
这种尝试有别于创业初期的敢干。
创业初期的敢干是为了改变生活环境。
敢干就等于机会。
那么企业发展期的敢干叫为了事业而奋斗。
做了就会发展的更好。
不做也安逸。
做与不做取决于企业老板的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是否得到了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的“敢”等于成功,现在的“敢”不一定就能成功。
必须要“会”才能成功。
这里的“会‘是成熟的思想方法。
一个企业老板,首先要敢于不间断的去尝试,比如:巨人集团的老板史玉柱,没有在第一次失败中沉沦,才有了后来的脑白金。
其次要有选择性—5—的尝试,就是说我们不要做拿来主义。
比如海尔集团创立的“大脚印”管理方式。
在中国犯错的员工下班后要站在大脚印上进行反省。
在美国这就是侵犯人权。
这就说明,时间、地点、文化的不同甚至每个企业的状况都不同。
所以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样才会提高尝试的成功几率。
第三是要知道尝试的方法,新事物的推广,有效的方法有多种。
搞试点是其中之一。
比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把深圳作为试点。
总结经验之后在全国进行推广。
那么在企业中一样行之有效。
搞试点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优化。
成熟后加以推广。
另外就是在尝试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创新不等于朝令夕改。
任何一个新事物,老板需要接受和消化过程。
员工也一样。
在高的楼也需要一层一层的建。
所以任何一件新模式的推广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高度转化为行为高度。
3、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一致性应用到企业经营中去(一)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大多数创业者的初期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通过经营企业赚钱改变生活。
但是随着发展,使原来的目标发生了变化。
有的成了纯粹的商人。
有的成了企业家。
有的成了慈善家。
纯粹的商人出售的是利益。
企业家出售的是价值。
慈善家出售的是奉献。
三者对比证明,企业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了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
(二)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内部管理的深度企业的经营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人治、法制、文治。
创业初期,—6—三五个人七八条枪。
作为企业老板,只要身先士卒加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等于成功。
身先士卒就是行为高度的表现。
所以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当企业发展到,老板数人头都数不过来的时候,再靠人治是不行的。
作为企业老板,要认清企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用制度进行经营管理。
秦朝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是因为通过商鞅变法,建立了系统的战时法制社会。
集聚了做大做强的力量。
企业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
当企业进入成熟阶段以后,老板就要侧重把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打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才使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这就是老板的思想高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深度的影响。
(三)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用人的宽度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故此,企业老板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并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思想高度。
这个高度就是企业老板的胸怀。
这就是求才之心,容才之量。
三国时期的曹操因具有胸怀天下的思想高度和在用人方面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英雄不问出处的行为高度。
使得曹操在三国时期占有其二。
刘备和孙权却偏安一隅。
故此,企业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了企业的用人宽度。
(四)老板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创新的速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作为企业老板无论企业处于哪一个阶段,也不论当前的经营成绩如何出众,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
只有这样才会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不断保持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性。
从—7—物理学角度讲高度决定速度。
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也就确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六、总结总之,作为企业的掌舵者,思想高度确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和发展速度。
行为高度确定了企业全员是否能够做到,从上至下思想统一后,所体现的执行力即团队力量。
思想高度和行为高度的统一,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是打造企业文化的基石。
故此,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企业掌舵者的思想高度与行为高度必须保持一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