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腧穴学课程纲要-上海中医药大学

经络腧穴学课程纲要-上海中医药大学

表1 课程纲要【编号:02.023.2.1】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Theory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适用年级针推专业二年级总课时91 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简介(200字内)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分为经络腧穴概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两部分。

经络腧穴概论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的基本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及其分布概况,腧穴的定位方法、分类、作用以及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经络腧穴各论主要讲述经脉的循行、病候及腧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背景分析(500字内)学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和医古文等前期课程,参照注解能够正确理解经络循行、病候等内容,通过自学也能用语言描述腧穴的位置,但在经络理论的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以及在人体上进行腧穴定位需要教师的指导。

因此,本课程的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17学时)和实训操作(51学时)为主,理论授课仅23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全面了解针灸学的概貌及其分支,基本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和相关的专业名词,充分理解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并能在人体上准确地对常用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定位,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和临床各科打好扎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能解释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专业术语2.能绘制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3.能在人体上准确地对腧穴进行定位4.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具体情景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提供建议5.能在与同伴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与互惠的意义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导学:2学时1.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安排、实施方法和评价方式2.用KWL(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know-What I have learned)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寻找经络》,并分组(每组5-6人)进行讨论,用反思问卷呈示讨论结果。

第一单元:经络概述(7学时)1.以教师讲授为主,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第二单元:腧穴概述(7学时)1.以教师讲授为主,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2.推荐经典歌诀解决记忆问题3.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思考,用已有知识与现学知识进行比较,对差异部分进行分析讨论,批判性地学习第三单元:十二经络与腧穴(62学时)1.以学生自学为主,分组进行,每组必须在课堂上呈现一条经脉的循行和腧穴定位2.每章的教学程序大致为:演示经脉循行、辨识解剖标志、分组点穴、小组呈现、课堂讨论、教师点评与总结3.全班分成12个组,3-4人/组。

小组可自由组合,但至少包括1名男生(model)第四单元:奇经八脉(7学时)1.经脉循行:以教师讲授为主,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2.腧穴定位:分组进行实训第五单元:奇穴(5学时)评价活动/成绩评定第一部分:实践考核成绩(60分)小组成绩(20分。

根据小组整体表现给分)点穴测验(30分。

共4次,前3次为阶段考,5分/次;第4次为期末考,15分)学习反思(10分。

如有抄袭,计0分)第二部分:理论考核成绩(40分)期末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按40 %折算)主要参考文献1.实验针灸表面解剖学,黄龙祥,黄幼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1版2.中医经络探秘(上、下):经络传导与内病治机理的研究及应用.李定忠,李秀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3.针灸基础与临床.严洁,朱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版4.寻找经络,2004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近科学》栏目5.针灸学释难(重修本).李鼎.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版6.又现金凤汉. 朱兵,李江慧.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2):3-107.经络是水通道.张维波.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备注单元导学单元课时 2 主题寻找经络总课时 2 第1-2课时背景分析导学是经络腧穴学的第一次课,是针推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初探。

能否让学生心甘情愿地紧跟授课教师的引领深入细致地学习,此课至关重要。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对经络有些粗浅的认识,而且受武侠小说等的影响,对经络也有几分好奇。

学习重点是经络现象,及经络检测。

教学目标了解经络现象,激发对经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评价设计教师根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学与教活动设计一、教学活动1.教师介绍本课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法。

(5min)2.学生分组:邻近座位的5-6人分为1组,共6组。

(2min)组员之间互相认识,共同设计个性化的组名。

3.给每组发一张问卷表,问卷表上有3栏,分别是以下3个问题:问题1:对于经络,你知道什么?问题2:对于经络,你想知道什么?问题3:对于经络,你学到了什么?请各组学生针对问题1、问题2展开讨论,写下小组答案,并选代表宣读答案。

(10min)4.观看视频《寻找经络》。

(25min)5.请各组学生针对问题3“对于经络,你学到了什么”展开讨论,并写下小组答案。

(5min)6.各组选代表就问题3“对于经络,你学到了什么”发言。

(18min)7.教师针对视频和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

(10min)二、反思(5min)请所有学生回顾所学,深入思考,写出对经络研究的设想和学习心得。

(详见反思问卷)三、课后拓展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经络腧穴学》教材第三章“经络腧穴学现代研究”及以下文献:1.中医经络探秘(上、下):经络传导与内病治机理的研究及应用.李定忠,李秀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2.针灸基础与临床.严洁,朱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版3.又现金凤汉. 朱兵,李江慧.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2):3-104.经络是水通道.张维波.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备注或反思)教具:电脑、多媒体、KWL问卷、反思问卷。

单元第二单元:腧穴概述单元课时7 主题腧穴定位法总课时 2 第6-7课时背景分析腧穴定位法是在人体上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学习腧穴定位之前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本主题的重点是骨度分寸法和手指比量法。

难点是三种方法正确、灵活的应用。

教学目标1.能解释相关的专业术语,如骨度分寸法、拇指同身寸、一夫法等2.能说出常用的三种腧穴定位法3.能正确描述常用骨度4.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腧穴定位法评价设计1.请学生解释相关的专业术语,如骨度分寸法、拇指同身寸、一夫法等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不同定位方法的适用情况3.请学生选择适用于睛明、攒竹、素髎、内关、通里、条口等腧穴的定位方法学与教活动设计1.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安排、实施方法和评价方式。

(3min)2.情景模拟(25min)情景:古代,一名老中医带着若干小徒弟诊疗疾病。

角色:老中医(由教师扮演)患者(由一名学生扮演)徒弟、患者(其余学生一半扮演徒弟,另一半扮演患者)活动1:老中医为患者治疗时选取了以下穴位(印堂、阳白、地仓、神门、间使、风市),并将粘纸贴在穴位处;活动2:徒弟们遇到了病情相似的患者,欲选取相同的穴位,于是照猫画虎,也将粘纸贴在以上穴位;活动3:参照老中医的穴位定位,请患者们相互评价徒弟们的定位是否准确,并说明原因;3.教师对学生的定位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归纳出常用的取穴方法:(1)体表标志法;(2)骨度分寸法;(3)手指比量法;(4)简便取穴法。

(5min)4.请学生熟记骨度分寸表,并在同学身上辨识常用体表标志,特别是前额两发角、第七颈椎棘突、胸骨角、肩胛冈内侧端、肩胛下角、髂嵴最高点、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腕掌/背侧远端横纹等容易出错的地方(15min)5.介绍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

(12min)6.请学生思考四种取穴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认识到:(1)骨度分寸是比例,不是实际长度。

每个人的骨节长度可能不同,但骨度分寸都是相同的;(2)取何部的穴位就依据何部的骨度分寸;(3)应用手指比量法时必须结合骨度分寸;(4)手指比量时应用患者的手,而不是医生的手。

(20min)7.布置课后作业:(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不同定位方法的适用情况(2)请学生选择适用于睛明、攒竹、素髎、内关、通里、条口等腧穴的定位方法(备注或反思)单元第三单元:十二经络与腧穴单元课时62 主题手太阴经络与腧穴总课时 3 第1-3课时背景分析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的始发经,是继经络概述、腧穴概述之后经络腧穴各论里的第一条经脉。

学生已经了解了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特定穴、腧穴定位方法等内容。

本主题的重点是掌握手太阴肺经的循行,与常用穴的体表定位。

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肺经是十二经脉的始发经。

教学目标1.能解释相关的专业术语,如肺系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并在人体上画出外行路线3.能在人体上准确地对手太阴肺经腧穴进行定位4.能给肺系疾病的患者提供穴位按压等的建议5.能在与同伴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与互惠的意义评价设计1.请学生解释相关的专业术语,如肺系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并在人体上画出外行路线3.请学生在人体上用点穴笔画出腧穴的体表定位学与教活动设计1.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安排、实施方法和评价方式。

(5min)2.学生自学《灵枢·经脉》关于手太阴肺经的描述(教材P39-40)。

(15min)3.请一组学生呈示自学结果。

如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同时在另一位同学的身上画出外行部分。

(5min)4.请其他组的学生对呈示结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必要时予以更正。

(5min)5.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十二经脉的始发经起于中焦,其二为什么肺经是始发经。

(10min)6.每组学生共同学习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定位,并应用腧穴定位法把肺经的11个腧穴标记在model同学的身上。

(30min)7.请一组学生呈示腧穴定位的结果,其他组学生查找错误。

(10min)8.教师对腧穴定位的自学情况进行点评,强化腧穴定位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0min)9.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介绍手太阴肺经腧穴的临床应用。

(30min)10.布置课后作业:自我挑战(1)单选题(2)将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联系脏腑、器官和腧穴在纸上画出来(纸上印有人体的轮廓)(备注或反思)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