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控制要点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35翻印
泌水处理
当浇筑面坡脚接近顶端模板 时,改变浇筑方向,从顶端往回 浇筑,与原斜坡交成一个积水坑, 并将水及时排除。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36翻印
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升温值不宜大于50℃; ➢ 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 ➢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 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频率: ➢ 第一天至第四天,每4h不应少于一次; ➢ 第五天至第七天,每8h不应少于一次; ➢ 第七天至测温结束,每12h不应少于一次;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时, 可停止测温。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6翻印
(7)砼浇筑-标高控制
拉线:在柱子钢筋上做好50cm标
高控制点,通过标高控制点挂线
确定混凝土标高或采用激光仪配
合控制。
扦插:楼板厚度检测工具,混
凝土浇筑、收平时用于控制楼
板厚度,楼面标高用激光仪配
合控制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7翻印
(8)砼浇筑-收面 1.通过拉线(激光仪)、扦插控制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37翻印
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 7d ;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后浇带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有防水要求的后浇带混凝土不得少于28d;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一般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3翻印
(4)梁柱节点振捣
1、梁柱接头处钢筋过密时,绑扎时适 当调整接头处钢筋间距,以保证砼顺利 通过,并留置振捣孔。 2、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选择适宜塌 落度,用φ30振动棒振捣,并规范操作。 3、雨水、冲洗模板的污水不得残留在 柱模内,垃圾应及时清理掉。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4翻印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5翻印
(6)砼浇筑-处理堵管 1、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混凝土,重新搅拌后再进行泵送; 2、可用木槌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在管外击松混凝土后,重 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 3、当上述两种方法无效时,在混凝土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 管,排除堵塞物后,再接通管道。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 打紧接头。
(5)砼浇筑-防堵管
1、料斗内的混凝土应保持在缸筒口上100mm~150mm之间。避免吸 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反之,混凝土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 负荷。 2、泵送过程中,若需中断泵送,应预先确定中断浇筑部位,中断时间 不得大于45min。 3、泵送少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停歇 时间超过20min、管道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长时间停泵 (超过45min),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1)浇筑顺序和布料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17翻印
(2)不同强度交接处混凝土
设计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一个等级以上时, 在梁柱节点处应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并在节点处墙(柱) 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同一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两个以上时,应分构件 部位挂牌进行标识,标识牌上应至少写明构件名称和相应混凝土 强度等级。
严禁将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入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之中。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18翻印
板墙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隔断做法示意图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19翻印
梁板与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隔断做法示意图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0翻印
(3)砼浇筑-振捣
混凝土振捣最重要的技术要点就是:垂直插入、快插、慢拔、 间距合理、保证振捣(振动)在振捣半径内,不漏振、不过振。 1、快插慢拔:快插可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 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拔则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所造成的 空洞。 2、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cm,离开模 板距离为20mm。
不得少于14d)。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38翻印
3)、养护方式: 楼板养护:采用洒水保湿养护; 剪力墙养护:模板拆除后即开始
养护,可采用喷雾器进行养护; 柱养护:可采用薄膜包裹养护。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39翻印
4、采用自然洒水养护的方式进行保湿 养护,洒水养护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 状态。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10翻印
Part 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
隐蔽验收
砼浇筑令
混凝土 养护
铺设固定 泵管
泵管拆除
湿润泵管 泵管清洗
泵送同配 比砂浆
浇筑混凝 土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12翻印
1、泵管架设与连接
垂直向上配泵管时,地面上水平管折算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 长度1/5,且不宜小于15m,因场地所限,不能放置上述要求 的水平管时,可采用弯管;泵送高度>100m时,应在混凝土 泵出料口3~6m,处的输送管处设置截止阀;
(3)浇筑前验收 钢筋模板工程通过隐蔽验收,且由监理工
程师同意后,填写浇筑令方能进行混凝土 浇筑。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砼开工前,编 制砼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严禁私自处 理砼质量缺陷。 浇筑前,根据砼配合比通知单,到搅拌站 进行开盘鉴定和随机抽查。
混凝土浇筑令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6翻印
二、区段划分与浇筑路线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2翻印
6、底板混凝土表层进行二次振捣,待第一次振捣完成20-30min并 已浇筑出一定面积后,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 7、宽度大于0.3米的预留洞底部区域,必须在洞口两侧进行振捣,并适 当延长振捣时间,以防洞口底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8、振捣时不碰撞预留孔洞模板、箱盒、预埋件等,以确保其位置准确 9、浇筑混凝土时,不应有水泥浆遗漏在非浇筑面上,若发生应及时 清理;布料机的泵管口位置,应垫模板和彩条布,及时将遗漏的砼 清理,严禁长时间堆积砼不清理而滞留在楼层板面上。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14翻印
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散落的混凝土严禁 用于主体结构构件的浇筑,但经过二次拌和后,可用于砌筑结 构的预制构件。
冲洗泵管的污水应设置排水管至地面,经收集沉淀二次处理后 排出场外。
实体厚度≤2m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整体推移式连续浇筑法;> 2m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
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 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冲洗混凝土表面的
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34翻印
浇筑过程中,泌水和浮浆顺浇筑 面流到坑底,汇集到浇筑方向一侧, 由抽水机抽走;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 水随着混凝土推进被赶至基坑顶部, 由模板顶部排出。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供应过程应加强通信联络、调度,确保连续均衡供料; 混凝土在运输、输送和浇筑过程中,不得加水;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9翻印
三、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商品砼公司在浇筑前,应提供配 合比、原材料检测等技术资料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商混站原 材料、实际配合比,做开盘鉴定
区段划分:根据浇筑能力和温度控制要求合理划分区段,确保砼浇筑 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冷缝。 浇筑路线:按照由低到高、由远及近、边浇边退的原则确定砼浇筑路 线;同一区域,先浇筑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 全面分层: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浇筑,上层在下层初凝前浇筑完 分段分层: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情况。 斜面分层: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
混凝土工程控制要点
讲师
目录
Content
01 施工准备和组织部署 02 施工工艺流程 03 质量验收标准 04 常规检验试验 05 质量通病防治 06 混凝土工程专项治理
Part 1 施工准备和组织部署
一、施工技术准备
(1)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总工组
织编制,并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讨 论和审定,确保方案的正确性和可实 施性。
炎热季节或冬期施工时,应采取 专门技术措施。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4翻印
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施工技术条件分析 混凝土运输方案 混凝土输送方案 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措施
(2)技术交底
在开始浇筑混凝土前, 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 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 技术交底,以保证砼连续浇 筑为目的,明确施工项目的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9翻印
5.收面完成后覆盖薄膜或棉毡并洒水养 护,防止产生收缩裂纹,影响质量观感。 6.楼面砼收面完成后,应挂警示牌,严 禁在未终凝时上人。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30翻印
(9)大体积砼浇筑 大体积砼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的组织安排: 核实商品砼的供应量; 安排对管理人员的值班,操作人员的换班; 供水、供电、机械操作及维修人员; 安排好养护、测温、实验人员; 配备充分的砼浇筑机具设备。
倾斜或垂直向下泵送施工时,且高差>20m时,应在泵管下 端设置弯管或水平管,弯管与水平长度不宜小于1.5倍高差。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13翻印
2、混凝土的泵送
混凝土泵送施工前应检查混凝土送料单,核对配合比,检查坍落度。 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清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
和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泵送完毕后,清除泵内 积水。 经泵送清水检查后,选用与混水凝土内除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 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 润滑用浆料泵出后应妥善回收,不得作为结构混凝土使用。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21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