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历教学规培2

药历教学规培2

患者目前心室率偏快,请示上级医师查房指导下一步治疗。
李卫萍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查看病人,病史、查体无补充。治疗方面:1、继续院外倍他乐克、可定口服;2、加用克赛抗凝、西地兰控制心室率;3、完善动态心电图、食道超声心动检查,考虑择期行射频消融术。
治疗药物:
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10mg*7片/盒 10 mg po qn
入院诊断:
心房纤颤
血脂代谢异常
2型糖尿病
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脾梗死
出院诊断:
心房纤颤
血脂代谢异常
2型糖尿病
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脾梗死
肝功能异常
咽炎
初始治疗方案分析:
2013-10-11(入院第一天)
主诉:患者自觉轻度憋气。
查体:脉搏:70次/分,血压:110/85mmHg。神清,精神可。未见颈动脉异常搏动及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大,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138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心脏病理性杂音、额外心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坦,腹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及剑下未及,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四肢末梢暖,双下肢无水肿。
(3)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克赛)为了防治血栓栓塞,又不发生出血并发症,一般慢性房颤病例应服用阿司匹林或噻氯吡啶等抗血小板药物。紧急复律者可用肝素抗凝防治血栓栓塞。: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和无房颤者相比,其病死率、病残率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升高。因此,预防房颤引起的栓塞性事件,是房颤治疗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4)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为常用的注射用速效洋地黄类药物。通过直接对心肌细胞和间接对迷走神经的作用,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提高浦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可用于控制快速性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初始药物治疗方案监护计划:
(1)瑞舒伐他汀常见不良反应有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神经系统异常(头痛、头晕):胃肠道异常(便秘、恶心、腹痛);骨骼肌、关节和骨骼异常(肌痛),应监测血糖与肝肾功能。
C21(32项):谷丙转氨酶43U/L,谷氨酰转酞酶117U/L,总蛋白80.6g/L,总胆红素21.13umol/L,直接胆红素7.81umol/L,间接胆红素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2umol/L,总胆固醇3.55mmol/L,甘油三酯3.3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9mmol/L,葡萄糖7.76mmol/L。
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尚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体格检查
体温:36.0℃,呼吸:20次/分,脉搏:70次/分,血压:110/85mmHg。
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配合。身高175cm,体重80kg,BMI26.1kg/m2。全身皮肤粘膜无苍白及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头部无压痛,眼睑无水肿,球结膜无充血、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眼球活动可,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辐辏反射与调节反射存在。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未见颈动脉异常搏动及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节律规整,两侧胸廓扩张度对称,双侧语颤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及凹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各瓣膜听诊区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138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心脏病理性杂音、额外心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坦,腹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瘢痕,未见腹股沟疝、脐疝,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腹肌紧张,麦氏点无压痛,肝、脾肋下及剑下未及,Murphy征阴性,腹部叩诊呈鼓音,肝、脾、肾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及叩痛。活动自如,关节无红肿,四肢末梢暖,双下肢无水肿,双侧皮温大致对称,肤色无紫青、苍白等,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四肢肌力、肌张力大致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心电图(2013-10-,我院):心房纤颤。

既往病史:
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未系统诊治;血脂代谢异常病史半年余,目前口服可定;2型糖尿病病史半年余,未系统诊治;反流性食管炎病史半年余,间断口服奥美拉唑;脾梗死病史半年余,曾静点凯时对症;否认高血压、肾病、哮喘等其它慢性疾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外伤、输血史。
既往用药史:
血脂代谢异常病史半年余,目前口服可定,剂量不详。
反流性食管炎病史半年余,间断口服奥美拉唑,剂量不详。
脾梗死病史半年余,曾静点凯时对症治疗,剂量不详。
间断服用地高辛,可达龙,剂量不详。
家族史:
父亲因胃癌去世,母亲因肺癌去世,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用药监护:
(1)应用美能患者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钠及液体潴留、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观察(血清钾值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给药。另外,还可出现脱力感、肌力低下、肌肉痛、四肢痉挛、麻痹等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在发现CK(CPK)升高,血、尿中肌红蛋白升高时应停药并给与适当的处置。应关注患者电解质水平(尤其是血钾水平)
其它主要治疗药物:

药物治疗日志
2013-10-12(入院第二天)
主诉:患者自觉应用西地兰后心慌、胸闷症状略改善。
查体:脉搏:60次/分。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8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腹平坦,腹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四肢末梢暖,双下肢无水肿。
继续目前治疗,监测心率、脉率。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25MG*20片 12.5 mg po bid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克赛)4000iu0.4ML2013-10-12起 8000 IU ih Q12h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0.4MG2ML2mg iv2013-10-12起 .2 mg iv bid
用药分析:
(1)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是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转变成甲羟戊酸过程中的限速酶,甲羟戊酸是胆固醇的前体。瑞舒伐他汀能增加细胞表面的肝LDL受体数量,由此增强对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并抑制肝脏VLDL合成,从而减少VLDL和LDL颗粒的总数量。本品常用起始剂量为5 mg,一日一次。起始剂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胆固醇水平、预期的心血管危险性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对于那些需要更强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患者可以考虑10mg一日一次作为起始剂量,该剂量能控制大多数患者的血脂水平。如有必要,可在治疗4周后调整剂量至高一级的剂量水平。本品每日最大剂量为20mg。本品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给药,可在进食或空腹时服用。
(2)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可起到控制心室率的作用。β-受体阻滞剂:对阵发或持续性房颤,不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β-阻滞剂均有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其维持窦律的疗效弱于Ⅰ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长期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是心力衰竭、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线用药,有降低这些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因此,β-受体阻滞剂最常用于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也经常与其他抗心律失药物合用。此外,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室率的作用还可减轻房颤复发时的症状。:大多数房颤病人的心室率在休息和活动时增快均十分显著。快而不规则的心室率是引起病人心悸、不适症状的主要原因。过快的心室率使心室充盈时间缩短、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冠状动脉血液灌注量减少而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较长时间过快的心室率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控制心室率是房颤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
便常规+潜血、尿十项+镜检、DIC初筛:未见异常
超声心动:双房、左室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左室整体室壁运动减弱
胸部x线:心影饱满。
1、患者目前肝功能异常,考虑药物因素不除外,加用美能。
2、患者既往糖尿病病史,目前加用拜唐苹,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3、继续目前其它治疗。
吴永全主任医师查房:病史、查体无补充。患者许印珠,男,57岁,主因“间断心慌4年,再发2月”于2013-10-11入院,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此次房颤再发2月。1、完善入院各项常规检查,继续低分子肝素抗凝、西地兰控制心室率;2、患者超声心动提示左房内径较前缩小,完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有无左房血栓,考虑择期行射频消融术。
(2)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血压,心肝肾功能。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应定期检查血糖。
(3)应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克赛)应测定凝血时间,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大便潜血实验,尿潜血实验等。
(4)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慎用于低血钾患者,应注意患者血钾水平。在用药时应监测患者①心电图,血压,心率及心律,心功能等。②电解质水平尤其是钾,钙,镁。③肾功能。④若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做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治疗:
(1)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25MG*100片/盒25 mg po tid
(2)阿卡波糖片(拜糖平)
用药分析:
(1)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为保肝药,可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患者谷丙转氨酶43U/L,谷氨酰转酞酶117U/L,提示肝功能异常。
(2)阿卡波糖片(拜糖平)在肠道中抑制α-糖苷酶(参与双糖、寡糖和多糖的降解)的活性。机体在给予本品后,降解双糖、寡糖和多糖等碳水化合物时,发生剂量依赖性的吸收延缓,更为重要的是,还可延缓碳水化合物来源的葡萄糖的降解和吸收。通过这种途径,阿卡波糖延缓并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并且由于平衡了葡萄糖从肠道的吸收,减小了全天血糖的波动,使平均血糖值降低。配合饮食控制可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的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