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初中作文指导:说明文写作技巧

【精选】初中作文指导:说明文写作技巧

说明文写作技巧一、说明文的含义和分类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类别。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超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

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

关于说明文的分类,现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各自的标准,对说明文有不同的分法。

我们根据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大体上把它分为三类:一、阐释性说明文;二、述说性说明文;三、文艺性说明文。

从几个不同侧面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叫阐释性说明文。

有关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科学卫生、语言文艺等方面的知识性文字或教材、科学实验报告、器物使用说明等都属于这一类。

通过简述概况或情节来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叫述说性说明文。

电影、电视剧各戏曲的剧情简介,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心的内容提要、连环画或某些摄影照片的解说词等都属于这一类。

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

这类说明文具有较多的文学色彩。

知识小品(或叫科学小品)、名胜古迹、文物的说明简介等都属于这一类。

一般说来,前两类的写法比较平实,重在对事物或事理的条分缕析的解说。

后一类的写法活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

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有如下特点:1、说明性所谓说明性,是指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侧重对客观事物或事理作如实的介绍、简要的解说,力求使人有所知。

就整个文体而言,说明文与记叙文、议论文的特点有显著的区别。

记叙文记叙人物的活动,事情的经过,景物的状态,以及作者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观感,主要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重在使人有所感;议论文通过逻辑论证形式,分析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特点,提出主张,发表见解,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重在使人有所悟;比如,同是写读书学习这件事,高尔基在《我的童年》里描述了一段读书的具体情景,把人物读书时的画面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了,这是记叙性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里写了一节“学习”,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任务以及必须采取正确的学习态度等问题,阐述了观点,论证了事理,这是议论性的;《读书笔记》用简洁的文字介绍做读书笔记的几种常用方法:“第一种是在书上画记号”;“第二种方法是摘录,就是把书中的重点、重要的材料、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抄录在笔记本上”;“第三种方法是写出全篇或全书的提要”;“还有一种是写心得体会(读后感)”;“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卡片”。

全文既没有具体描述,也没有分析论证,主要是运用了说清事理的表达方式,条分缕析地介绍了作读书笔记的具体方法,读后使人获得学习经验。

这是说明性的。

由于写作目的不同,由于表达内容的方式不同,文章的特点自然也就不同了。

正如记叙文具有形象性、抒情性,议论文具有说理性、逻辑性一样,说明文具的说明性。

当然,一篇说明文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部分地使用记叙或议论的表达方式,也是常见现象,但是这只能说它含有记叙或议论的成分,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它的说明性质。

2、知识性一般说来,记叙文、议论文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各种知识,能给人以教益,但是在传授知识方面,都比不上说明文那样直接、集中和强烈。

这是因为说明文写作,其直接目的就给人以知识或技能。

说明文的内容以知识为核心,不管是哪一篇说明文,它的内容不外乎是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基础学科到尖端科学,从奇妙的微生物到人类社会,从石器到电脑,从沙漠到海洋,从地层变化到天体运行,……漠漠宇宙,大千世界,无一不是说明文内容所涉足的领域,知识性是说明文写作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

说明文既然要给人传授知识,就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包括阐释事理的合理性)。

不管是对实体事物的说明,还是对非实体事物的说明,都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做到内容真实可靠,反映准确恰当,解说清楚明白。

如果说明文违反知识的科学性,则是一个致使的伤。

说明文主要对客观事物或事理予以冷静地解说阐释,一般不需要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表示作者的倾向,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辞海》是这样介绍银杏的:银杏亦称“白果树”、“公孙树”。

银杏科。

落叶乔木。

叶扇形。

雌雄异株。

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

系孑遗植物,我国普遍栽培;日本亦产生长较慢,寿命较长,可达千余年。

种仁供食用,多食中毒,外种皮可提栲胶。

木材浅黄色,细致,轻软,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他工艺品用。

又为庭园树、行道树。

中医学上以种子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

功能敛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

种子含有氢氰酸、组氨酸、蛋白质等。

这段关于银杏的说明文只是对银杏的名称、特点、产地,用途等作客观的如实的介绍,全是解说式的语言,把它与郭沫若的散文《银杏》对比,其客观性就显而易见了。

3、实用性从说明文的社会功用看,它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诸如法律条文的撰写、典章制度的编纂,天文历法的修著,生产知识的记录,工作经验的介绍等等,从卷帙浩繁的百科条目到一种产品的使用说明,说明文的触角,探伸到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起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人们交换思想、交流经验的工具,沟通文理学科的桥梁。

三、说明文的写作写说明文和写其它文章一样,必须明确写作意图,确立文章中心;充分占有材料,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除了这些一般性的要求之外,说明文的写作还有如下要求:(一)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

事物往往有方面的特征,介绍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里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

因此,要写好说明文,还必须把握说明文的中心。

如:《漫活圆周率》是一篇介绍数学基础的说明文。

文章题为“漫话”,并没有漫无边际地随意堆砌关于圆周率的材料,而是围绕求出圆周率的更精确的数值这个中心,向人们介绍了古今中外数学家对圆周率的数值所做的贡献。

抓住事物特点,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说明文的一个重要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写作者必须在写作前对被说明的事物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必须懂得只有熟悉被说明的事物,认识并掌握被说明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才能做到这一点。

(二)针对具体情况,选好写作角度写说明文也是要求有的放矢的。

写什么、怎样写,要从读者的实际情况考虑,使文章具有针对性,切合读者的知识水平、职业特点和年龄大小。

往往读者对象不同,写的角度也不同。

如阐述吸烟有害的说明文很多,有的是针对老年人的,有的是对妇女而言的,的有是对青少年而言的,角度不同,说明的内容则各有侧重。

《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篇文章从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的高度介绍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突出分析青少年的生理特征,说明青少年接触毒性物质比成年人吸收快、排除慢、毒害大的情况,指出“吸烟对青少年是绝对有害而无一利的”。

这样说明目的清楚,针对性强。

写说明文选取什么角度要依实际情况而定。

比如,介绍牛的知识,如果是为饲养者写的,要侧重介绍牛的生活习惯和特性;如果是为使用者写的,要侧重介绍牛的功能和力气;如果是为兽医写的,则主要介绍它的身体构造;如果是为食用者写的,可以主要介绍它的营养价值。

当然,作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妨全面一点为好。

(三)务求解说清楚、做到条理分明写说明文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知识的技能,只有解说清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说明说明,一说即明,如何解说清楚,要讲究说明的方法,注意结构的安排,着力语言的运用。

关于说明的方法,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这里着重讲讲结构安排的条理性问题。

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理本身的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

说明文解说事物、阐释事理要按其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的次序,使之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安排说明文的结构首先要注意条理性。

如何具体安排结构,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有不同要求,介绍产品制作过程的说明文,往往按照产品生产工序来安排结构,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介绍手工工艺品景泰蓝的说明文。

它按照制作工艺的程序,抓住“做胎”、“掐丝”、“涂色”、“烧制”、“打磨”五道关键工序依次作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全篇言之有序,给人的印象十分鲜明。

这一类安排,以时间变化为序,着重写事物的过程。

(四)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选用准确的语言,精当地解说事物的事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性内容为主的,只有如实反映被说明内容的客观情况,才能保证知识的科学性。

相反,语言不准确就会失去知识的科学性。

明代学者徐光启笔译古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其中的一节:凡论度必始于一体。

自点引之而为线,自线广之而为面,自面积之而为体,各自三大纲。

是心有长而无阔者谓之线,有长与阔而无厚者谓之面,长与阔厚俱全者谓之体。

唯点无长阔厚薄,其间不能容,不可以数度,然线之两端即点,而线面体皆由此生。

点虽不入于数,实为从数之本。

这节解说数学基本概念的说明文,把什么是点、线、面、体,点与数度的联系和区别作了确切的阐释,语言也很精当。

此外,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些内容是带有专门化的科学知识,涉及一些专门名词和专业术语,在说明中特别要求把它们运用得准确无误,使读者便于领会。

如:“航空”与“航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篇文章作了这样的解说:“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称为航空;卫星、飞船在大气层外飞行,称为航天。

它们是采用不同的飞行器在不同的空间来完成飞行任务的”。

这种解说是十分准确的,使人对什么叫“航空”、什么叫“航天”得到了科学的了解。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简要精当。

看下面的这段文字:“蝉的幼虫脱皮是从背上开始的。

先出来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

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翅膀,只留下尾边尖儿还在那层旧皮里。

这时候(由[]整理),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部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

接着,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脚的爪子钩住那层旧皮。

这个动作使它的尾巴尖儿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脱出不了。

那层旧皮就只剩下空壳,成了蝉蜕,。

从开始到完全脱出来,大约要半个钟头。

这段文字不到二百个字,具体说明了蝉的幼虫脱皮的整个过程。

用简明的语言把幼虫脱皮的复杂动作细致而真切地写出来了。

文字不枝不蔓,语言富有表现力,给人很清晰的印象。

相关主题